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罗店民俗画:留住乡愁的色彩
分享至:
 (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8-02-16 12:17
摘要:民间蒸年糕、纺纱织布、灶台年画、荡湖船、彩灯、蚌壳舞、挑花篮、抬花轿、划龙船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均配以特色的人物形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

只要将这些画放到你的面前,浓浓的年味就仿佛扑面而来。

 

它们的色彩浓郁斑斓,主题鲜明,形象非常逼真。民间蒸年糕、纺纱织布、灶台年画、荡湖船、彩灯、蚌壳舞、挑花篮、抬花轿、划龙船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均配以特色的人物形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乡愁,凝固在源于泥土的画之中,乡情,弥漫在朴素的笔墨丹青之间。
 
 
这就是罗店民俗画。

 

2017年,宝山区罗店镇联手上海书画院,组建成立了“上海书画院罗店民俗绘画艺术传习创研中心”,旨在资源整合重塑“文香罗店”、“花神故里”,以构筑具有罗店特点的文化地标,打破区域“身份迷失”的困境,提升罗店的软实力及影响力。

 

不久前,罗店民俗画应邀亮相上海友谊商店6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让不少参观者感叹“惊艳”。
 
 
海上名家亲自为当地居民授课

 

自南宋以来,罗店就是江南历史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也是古代土布和海产品的交易中心,清末民初罗店镇三里长街有商铺六七百家,有“金罗店”之称。每年元宵节、端午节、“三月廿八”等灯会、庙会期间,八方来会,人流如织,花炮锣鼓之声通宵不绝,龙舟竞渡更是热闹非凡。

在当今工业文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乡风民俗都在急剧消失的状况下,为了用艺术的形式留住乡愁,罗店镇和上海书画院一拍即合,正式成立了“上海书画院罗店民俗绘画艺术传习创研中心”,不仅上海书画院名家名作巡展到罗店参与民俗文化互动,并由海上著名画家亲自为罗店当地居民上课辅导,紧锣密鼓地开展罗店民俗画创作研习。

 

上海书画院院长丁一鸣告诉记者,创研中心依托罗店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希望挖掘罗店特有的民俗绘画艺术,培养传承、创新的艺术人才,以鲜明的具有地域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多角度记录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变化,表现美丽乡村的新气象、新风貌,让艺术更深入地走进社区。

去年7月,创研中心举办的培训正式开班,包括民俗画、篆刻、书法、国画等艺术类型。授课的多是书画院的名师,采用公益性质,居民不需要付费。其中,民俗画的创作研习最富当地传统特色,也特别受到当地人的欢迎。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学员们进步神速,以至于上海书画院罗店民俗绘画艺术传习创研中心负责人王洪吉都有些不敢相信“效果会这么好”。

 

吴燕彬是土生土长的罗店人,虽说是小学美术老师,但开始对自己画民俗画“完全没有自信”。

 

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依据儿时的记忆,将小时候“妈妈做米糕、包汤圆、包粽子、做衣服”等情形逐渐通过一幅幅小稿先画了出来。此后,开始了半年几近“脱了层皮”的艰难创作过程。

“每周日上3小时的课,课上老师讲解,课后布置作业,至少每周交出一幅作品。”吴燕彬说,“我白天要上班,晚上基本上都画到十一二点。有时候对构图心里没底,夜里还发微信打扰老师,真的是这么多年都没有这么认真过。”

 

令她感动的是,负责教他们民俗画的王洪吉老师尽管把他们“逼”得很紧,却常常半夜里对他们的作品随时修改。“这头微信传过去,那头王老师就打开电脑,改好后再传回来,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

 

当吴燕彬的第8幅作品完成后,在回头看第1幅作品,“感觉稚嫩了许多”。

 

罗店像吴燕彬这样参与民俗画培训研习的,共有30余人,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至10来岁的少年。他们来自于本乡本土,出于对故土的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坚持,他们通过调制出斑斓的色彩,在纸上诉说着段段故事,将家乡的美好一一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晓,从而留住乡情。

 

将展示古镇罗店的前世今生

 

在罗店当地,曾有画“灶头画”的传统,以表达吉祥、迎福等寓意。如今的罗店民俗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把“灶头画”跃然于纸上,并将素材扩展,但一定是来自于民间的。画家们的创作介于中国画和农民画之间,带着特有的温度和情感,描画出当地农民日常生活间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还原了祖辈曾经的记忆,反映一方乡土文明。
 
 
目前,30多位作者已经完成了120余幅作品。尽管主题皆是表现乡土民俗,却在着色、细节等方面各具特点。这正是老师的用心之处,为了鼓励每个人拥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修改时也保留着作品原有的特质。

 

自称“基础最差”的学员陆敏,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的一幅《做南瓜塌饼》。这幅画反映的是上海农村的日常生活,祖孙三代节日里其乐融融,一起做南瓜饼、包汤圆的情形。暖色调的画面显得格外温馨,画面中的土灶、水缸、蓝边碗、花布窗帘等布景,也在不经意间透露着当地民俗。

陆敏告诉记者,创作罗店民俗画,要先在白纸上打底稿,再用黑色勾线笔描一遍,之后用毛笔在皮纸或宣纸勾线条,最后用中国画颜料上色。上色的时候,为了防止色彩晕染,需要一手上色,一手拿着电风吹同步吹干。一幅画的周期一般至少一周。

 

陆敏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完全没接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对宣纸和毛笔也不熟悉。她坦言,中途曾经想打过退堂鼓,但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对民俗画产生了痴迷,以至于外出旅游都带着画笔,在公园游玩时都在随时捕捉创作素材。
 
 
据罗店镇镇长申向军介绍:“近年来,罗店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有着艺术独创特色的国家级非遗罗店龙船、上海市非遗罗店彩灯、每年的罗店龙船节等,已经成为了上海特色文化活动的一个亮点。罗店民俗画,内容淳朴率真,表达的主题是我们世世代代经历的一种农耕文明,能让更多人了解过往的历史,特别是让年轻人知道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

今后,将以罗店民俗画为牵引,与罗店的龙头木雕、剪纸漆绘、泥塑和石刻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展开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示罗店民俗的独特风韵,将古镇罗店的前世今生都通过传统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编辑:黄勇娣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罗店镇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