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为什么?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18-02-13 06:00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在中老年阶段被时代抛在后头的危险。当他们尽其所能都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的时候,确实更加需要子女的宽容和善待。

正值岁末年初,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然而,父母子女团聚一堂,是否就必然能够尽享天伦之乐呢?

 

日前一项网络调查的结果,使人们对这个问题很难过度乐观。尽管大多数父母都希望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子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但高达52%的受访年轻人对父母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以防止他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对于父母来说,这样的情况令人无奈。小时候对自己千依百顺、言听计从的孩子,随着年龄渐长,开始变得越来越独立、叛逆。在他们的社交圈子里,父母成为一种讨人嫌的存在。

 

父母的失落感来自于比较。一些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在小时候和成年之后判若两人。对此,有人将之归因于代沟。但问题是,代沟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为什么现在却表现得特别突出,以至于子女要对父母全面封锁自己的信息呢?

 

在传统社会里当然不是这样的。著名学者梁漱溟认为,比之于西方社会,传统中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人们“不把重点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实在放在关系上了”。这种“关系”构成了一个人际交往的社会网络,它以家庭、家族和宗族为核心,以血缘、姻缘、地缘、业缘为基础,以各种伦理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在这个社会网络中,父母无疑占据着关键核心的位置。在这种传统的社会形态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终其一生都非常密切。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条基本原则,也得到亲子双方的认同和遵守。

 

现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这给亲子关系带来了挑战:父母仍然试图维持长辈威严,希望对成年子女继续保留过去那种干预甚至掌控状态。但与此同时,成年子女的独立意识已经大大增强,他们希望跟父母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双方对于对方的角色定位和心理预期,很容易出现错位。如果子女发现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尊重和独立,他们就有可能宁愿不跟父母交流,也要摆脱干涉和掌控。

 

传统社会以经验性知识为贵。长辈在晚辈的心目中拥有权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掌握着更多宝贵的经验性知识。现代社会出现了知识和信息的大爆炸,技术迭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社会中经验性知识的重要地位,早就被现代社会中创新性知识所取代。在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方面,年轻子女显然比中老年父母更具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子女要向父母学习,而是父母常常要向子女请教。父母在信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劣势地位,很难支撑起他们所期待的权威。

 

更有甚者,在知识经济渐占主流的当下,拥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成年子女,很容易在经济收入、事业成就和社会地位上超过自己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考验双方的智慧。一方面,父母要摒弃“孩子是我的附属物,他们的事情由我来做主”这种陈旧思维,学会尊重子女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子女也应该多体谅父母的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在中老年阶段被时代抛在后头的危险。当他们尽其所能都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的时候,确实更加需要子女的宽容和善待。

 

当然,移动互联网介入人们的社交活动也带来很多新变化。网络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层级结构,彰显了人际交往中独立、自由、平等的一面。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多以价值观、个性和兴趣爱好为标准来“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在社交媒体上互动最频繁的对象,往往都具有相似的价值观、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彼此的身份地位也大体平等。父母和子女、长辈和晚辈、上司和下属,这些在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对象,在社交媒体上普遍缺乏热络的联系互动。那些不是以价值观、性格和兴趣爱好为纽带,而是以血缘、业缘、地缘等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微信群、同事群、同学群、老乡群,大多属于一种尴尬的存在,或者根本没有人在里面发言,或者不痛不痒地“尬聊”,与那些以共同价值观、相似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微信群里热火朝天的热聊不可同日而言。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可能本身就不是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的合适平台。哪怕父母被子女屏蔽于朋友圈之外,也许也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