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当建筑师、规划师开始爱聊“社会学”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18-02-03 10:19
摘要:规划师们贡献了他们的空间表达能力———空间制图;而我,贡献了社会学的想象力

 

近年来,专业建筑师、规划师受邀参与社区层面的微更新项目成为趋势,亦成为区县层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支点。而在我们与多位建筑师、规划师交流工作心得的过程中,他们无意中脱口而出的社会学概念,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这不由让人感到好奇,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专业建筑师、规划师向“社会学者”靠拢?


大概在十年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就开始了与专业建筑师、规划师的紧密合作。聊及上述现象,“话匣子”就此被打开。


让规划师和社会学者达成共识的三张图


解放日报·上观:许多专业建筑师、规划师,近来常常提及一个观点:如今,一个没有较好的社会学视野和社会活动策划能力的建筑师、规划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规划师。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于海:大概在十年前,机缘巧合让我结识了多位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学学者,一起开始从事社区层面的上海城市更新研究。当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些年,我们很多新造的社区在物理环境上较之过往大大改善,但居民在社区交往和对社区生活的感受性上反而大大下降了。


简单来说,就是感觉不到社区交往、社区生活,感觉不到充满积极互动的邻里和睦关系。而在一些市民发现并指出这些变化前,社会学者和专业建筑师、规划师已经“先行一步”,开始了对突破点的寻找、对改善方案的求解。


当时,我刚开始对上海著名“地标社区”田子坊展开研究。时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的周俭教授,正好带着一些规划师和建筑师跑到都江堰去支持灾后重建。此后,基于对上述现象的共同困惑,我的学生和周俭的学生一起,完成了不少研究。再后来,大家就发现,周俭教授现在完全说着社会学者的话语了。


解放日报·上观:在周俭教授熟悉社会学概念的过程中,您起到了怎样一个作用?


于海:在我跟同济老师的互动中,我不是教导者,而是一定程度的影响者,而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社会学者看不到空间,空间学者看不到社会,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学术分工专门化带来的现象。等到实践提出的问题变得紧迫,大家意识到,我们都要突破学科的藩篱,要有更融合的视野,所以有了我跟周老师的合作。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互动的学问。所以,差不多从2008年开始,我就不断地在与规划师、建筑师的交流中介绍这样一种理念:一个空间设计下来,重要的不光是它的容积、朝向,它还涉及到我们的身份感,涉及到可能的互动方式,涉及到人们对空间的认同等一系列与社会互动有关的东西。


严格来说,我只是起到一个提醒和分享的作用,提醒建筑设计师、规划师应当要了解人、了解人的需要、了解社会关系。而空间,只有拥有了一个适当的尺度,才能够便于人们互动。事实上,差不多也是在那时,建筑师和规划师们已经注意到了“城市的空间密度”和“城市的社会密度”,注意到了空间有机性与社会有机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是有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影响,大家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求解,有了更多更自觉的合作。


解放日报·上观:据说,当上述这些理念在你们之间充分交流后,一个用空间语言来表达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想法,就冒了出来。


于海:是的。这是合作,更是交流与互相影响。当时的一个简单想法是,有没有可能通过一张图,看到我们这个城市的空间肌理变化及其背后的问题。经过一番头脑风暴,这样一组图就诞生了:


第一张图脱胎于上海太平桥地区(如今上海著名地标“新天地”的所在地)旧时的街道空间肌理。借着这张图“俯瞰”,当时的整个太平桥地区仿佛一块经纬线分明的布,有着自己独特的空间质感。


第二张图呈现出,在旧式里弄被大量拆迁后,整个太平桥地区的空间肌理开始变得稀疏。


第三张图属于“将来时”,根据该区域未来的规划图转化而来。通过它,可以看出其空间肌理将变得更为稀疏的趋势。

这三张图合在一起,是过去30年间上海中心城区整个空间肌理由紧实而逐渐离散的微观体现。而这种离散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在整个城市空间中的相遇和互动都变困难了。


经过这番讨论,我们一起把“社会空间”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提了出来。这是连接建筑学者、城市规划学者和社会学者的一个主要的基础概念。其背后的核心命题是:社会关系如何通过空间形态表现出来;怎样的空间形态,才有助于社会互动的展开。


为何说创智农园是一次成功的“社区营造”


解放日报·上观:据说,如今上海“社区微更新”领域非常有名的地标之一“创智农园”,就是一个非常有“社会学觉悟”的社区规划作品。您曾深度参与到对它的探路与研究中。您是在创智农园发展到哪个阶段的时候,开始介入并贡献力量的?


于海:我从创智农园创建伊始就参与其中了。我从一开始就支持刘悦来博士的探索,因为我看准了这个方向是对的。


那么,作为社会学者,我的理解是,如果要在一片荒地上做出一个都市农园,这属于“空间营造”;但如果要把一个农园做成一个人人可及可用的公共空间,就是“社区营造”。而如果想实现后一种层面上的想法,它的核心理念就在于,以种植为落脚点,进行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然后,借由这种营造,恢复和重建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由此,伴随着空间营造而生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互动的社区生活空间。刘悦来博士及其团队的工作,就不再只停留在一个自然教育和空间设计的层面,而是真的变成一个培育社区、发展社区的过程。


基于此,社区营造的根本意义也得到了彰显:社区营造最重要的并非空间营造,而是把人的能量激发出来,把他们变成社区的参与者。让社区中的人们通过做事、通过参与活动,真正连接起来。事实证明,后来,刘悦来博士和他的团队用他们的智慧,自觉贯彻了上述理念,真正实现了一次对“社会空间”的营造。


解放日报·上观:您从跟建筑、规划学者的互动当中,有得到什么启发吗?


于海:我曾经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从空间转向社会很容易,但我们要转向空间就没有办法了。因为我们缺少空间设计者的那种专业眼光和专业能力储备。所以,当他们都不关心社会的时候,我还敢讲很多关于空间互动、空间有机性的问题。等到现在他们都关注社会,并且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用非常好的空间语言,把社会互动的概念表达得很好时,我能做的就有限了很多。

 

反过来,我现在经常会这样向他们请教:我有一个关于社区空间的想法,你们可以帮助我实现吗?我们彼此受惠于对方的学养与专业技能。


包括现在关于创智农园社会功能的最好阐释,也得益于我们的彼此启发。当时我们一直想通过一张图来阐释创智农园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意义。一开始,这项工作推动得很困难。

最终,规划师们贡献了他们的空间表达能力———空间制图;而我,贡献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看出创智农园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是一方在三个互不相连、相互隔离的社区之上创造的活力空间。是我们的合作,让最终实现的这张空间示意图既充满了信息,又有了思想(详见图②)。


未来的合作空间:从彼此锦上添花到完美互补


解放日报·上观:在您看来,在可见的未来,社会学者跟规划学者之间的合作空间大吗?


于海:目前,社区规划师们所需面对的改造、更新项目规模还相对较小,主要任务仍然是空间改造,所触及到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所需沟通的对象主要是社区管理者和小区居民。


未来,一旦所需更新、改造的空间规模变大,所需处理的问题就会复杂很多。诸如社会隔离、社会互动、社会不平等的消除等问题,只有在一个大一点的区域范围,才会体现出来。到时,这些更复杂问题的解决,光靠空间学者就不够了,需要有社会学者参与进来。


解放日报·上观:如今这些项目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的调动,主要还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于海:是。


解放日报·上观:在您看来,在社会学者与规划师之间,一个理想中的合作状态是怎样的?


于海:我觉得首先要在制度上确定社会学者和规划师各自的责任。如果不把责任分清楚,由于他们各自知识能力的范围并不完全确定,到最后,极可能导致谁也无法对项目负责的局面。所以,在可见的未来,我希望有一些类似社区规划师这样的制度化安排,来确定社会学者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在一项社区规划的启动期,社会学者至少能够参与完成其中某一项功能。比如说,针对人群分布、居民具体需求和社区内社会空间的构成,给出一些具体的咨询意见。


此外,围绕整个社区的空间改造,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讨论议程。通过这个议程,让社会学者与建筑师、规划师在专业能力上的互补性得到彰显,让我们的社区生活空间既变得更合理有序,也可容纳更多符合人性需求的互动。这背后的分寸需要双方的协力探寻与打磨。


解放日报·上观:如今,“成为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而不仅仅是一个更美好的物理空间”成了很多社区努力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您感觉目前最缺的是什么?


于海:社区要成为美好生活空间,目前最缺的还是居民的参与。美好生活归根结底要靠社区主人翁自发的创造,不是任何外来力量可以提供的。所以,一定是要找到一个“入口”,把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记得刘悦来博士最初发动居民出来做绿化时,种出来的东西会被人偷走。但是他很有耐心。他说,我做示范,然后等待更多居民来学习;等到这个环境里有6个、7个以上的人觉得,把花偷拿回去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时,这个氛围就出来了。他相信,这样的氛围会有一种强大的自我净化能力。当然,这种氛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还是要靠人的创造。


如今,更可喜的是,在刘悦来博士的实践基地,已经开始出现了居民说我自己掏钱来美化社区环境的现象。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认为我为什么要掏这个钱,等政府来推动不就可以了。


解放日报·上观:这种局面的出现,会推动社区氛围变得更好。


于海:没错。这是最可喜的,但也是最难的。刚开始你不要着急,居民要改变,真的是需要有人去示范、去带动。一定是这样。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