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名震沪西的共和大戏院,小马路上的大戏院,这些属于老上海的影剧院如今去了哪?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建华 2018-01-31 16:29
摘要:1988年4月,新燎原电影院在全市最早开办通宵电影,被誉为上海的“不夜城”。与大光明电影院周末通宵场不同,新燎原竟然开设了天天通宵场,夜夜火爆,为青年男女创造了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最近一座座全新影院陆续在各大商圈启用,imax巨幕、4k双机激光放映、全新环绕音响等等,观影体验越来越好。现代化的强大攻势下,一些传统影剧院陆续关闭、转型,有的连建筑也已不存在。然而消逝的老影院承载着一代代上海人的记忆,并未被历史所遗忘。
 


小马路上的大戏院


在虹口与闸北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小马路,叫罗浮路。而在罗浮路、东新民路丁字路口矗立了一幢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过去曾是有名的百星大戏院(Pantheon),地址是福生路27号(今罗浮路)。

百星大戏院由俭德储蓄会(中央俭德会,馥记营造厂承建)内的演讲厅改建。此前这里曾建立过昆曲团,后经三阳公司改建为影戏院。占地面积1110平方米,建筑面积6610平方米,坐东朝西,大楼略呈新古典主义风格。西立面入口两侧顶端方座为平拱门头,有小装饰。南立面两层置巨型弧拱窗,三层四层为平拱窗,其中三层挑出外阳台,有一对牛腿支撑,几何形铸铁栏护。1926年10月9日启幕,首映法国宫闱巨片《风流皇子》。

上海早期影院一般都经历从无声到腊盘(即唱片)配音,再到片上发音(即边片发音)的过程。由片上发音的有声电影,始映于百星大戏院。


当年,海上文化名人也是百星大戏院的常客。如郁达夫曾在一则日记中写到:“1927年2月7日,走进了宝山路,就折入一条狭巷,寻到百星大戏院Pantheon theatre去看电影。影片名Hele of Troy,是德国人导演的。”住在虹口且喜爱看电影的鲁迅也常去“百星”,他曾在日记中写道:“1929年7月25日晴,热……夜同柔石、真吾,方仁及广平往百星大戏院看卓别林主演《嘉尔曼》电影,在北冰洋冰店饮刨冰而归。”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影戏院大多电影、戏剧、歌舞兼营,百星大戏院也不例外。1927年百星大戏院由月明公司接办,重新开幕,戏院边放电影,边邀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来演出。 1931年9月起,戏院又一次进行内部停业改组,并易名明珠大戏院,于11月1日正式开幕,除继续放映电影外,一度成为粤剧演出的重要场地之一,尚勉强维持营业。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戏院被日军占领而歇业。从此,百星大戏院在上海滩上销声匿迹。抗战胜利后,戏院大楼由国民党《中央日报》社接收,改作社址。1950年7月永生金笔厂(1987年更名永生,其前身为国营新华金笔厂)迁此。2003年12月16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百星大戏院旧址为虹口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名震沪西的共和大戏院


共和大戏院又名沪西共舞台,位于劳勃生路(今长寿路)427号,由业主吴某创设,设施极为简陋,于1931年开幕。戏院位于越界筑路地段,中国政府与租界工部局分而治之。说起“共和”二字,当年还是很时尚的,北洋政府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当年以“共和”为名的文娱场所也不少,戏院就有几家,如南市共和大戏院,大世界内还有个共和厅。


戏院所处的沪西地区有多家棉纺织工厂,是产业工人集居的地区,也是中共地下组织经常活动的地方。开业不久,这家小戏院里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共舞台事件”。


1932年5月5日,中日《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央指示,为进一步扩大和统一全省反帝大同盟,推动抗日救国运动,并为“八一”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成立全国反帝大同盟作准备,决定7月17日由上海反帝大同盟、江苏省民众援助东北义勇军反对上海停战联合会(民联),以“江苏省民众反帝抗日援助东北义勇军联合会”的名义,商借共和戏院演剧筹募捐款,并由戏院老板郑福珍向国民党第六区公安局备案,实为召开各反日团体代表大会。


7月17日清晨,大会工作人员提前来到会场布置,民联青年部长温济泽和曹仁飚带来大批文件和宣传品到达会场,发现情况异常,遂向大会主持人建议不能开会。但是,大会主持人不仅主张继续开会,而且派学生代表刘志超等3人去附近国民党公安局交涉,结果被扣留。8时左右,100多位代表按规定的“秘密口号”进入会场。9时许,大批警察、特务包围戏院,除少数代表从后院翻墙脱逃之外,共有94人(其中大会代表88名)被捕,先被押送至上海市公安局审讯;同月21日下午4时,除戏院老板郑福珍及该院茶房等几人交保外,其余88人解送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30日又移送至南京。事发后,次日(18日)《申报》作了较大篇幅的新闻报道,之后又连续追踪报道事态。“共舞台事件”轰动上海滩。


1935年共和戏院改建,更名为高升大戏院,演出厅为7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简易平房。戏院虽不豪华,但地处纺织女工集居的沪西劳勃生路一带,有众多的江淮戏迷,是演江淮戏的理想场所。

1939年,戏院老板向在上海走红的淮剧名伶筱文艳发出邀约,而筱文艳等人为了剧种的发展,也想在沪西有个固定的演出场所,双方一拍即合。同年底,筱文艳与何叫天等在高升大戏院演出连台本戏《七世姻缘》中的《梁祝哀史》时,与琴师高小毛、鼓师王士广合作,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为“自由调”的曲调,逐渐形成了她自己的唱腔艺术。从此,“江北梅兰芳”的美誉在观众中不胫而走。


1948年,高升大戏院改名为大都会电影院,开始放映电影。1964年扩建改造,座位从594个增加到684个,后改名为燎原电影院(简称“老燎原”)。


燎原电影院地方太小,设施落后,没有大堂。为满足周边居民的娱乐需求,1982年9月,影院投资215万元,在长寿路600号近胶州路口处易地兴建新燎原电影院,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市建五公司施工。1984年9月竣工,同年11月1日开业。新影院为1幢扇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茶色玻璃面墙体的3层楼房。


“新燎原”开张后,前来观影者络绎不绝,票价也从5角涨到1元不等,白天可放七八场电影。有新片上映,片厂往往选择这个新式电影院作为首映。许多电影明星都来过“新燎原”,如巩俐、刘晓庆、古月、刘德华等。当年电影《芙蓉镇》公映时,曾引得长寿路、胶州路口人山人海。


1988年4月,新燎原电影院在全市最早开办通宵电影,被誉为上海的“不夜城”。与大光明电影院周末通宵场不同,新燎原竟然开设了天天通宵场,夜夜火爆,为青年男女创造了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90年代以后,卡拉OK和VCD风靡起来,且很快成为年轻人的娱乐主菜单,尽管1990年12月新燎原又在楼顶添建上海首家360度环幕电影厅,但已无法遏制电影市场的颓势。1994年,因长寿路拓宽工程,燎原电影院按计划被拆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闹中取静的杜美大戏院


1899年法租界第二次扩界,1902年越界修筑了一条长474米的小路,由当时法属越南总督杜美(Doumer)而得名杜美路(Route Doumer,今东湖路)。1908年,杜美路9号建有一座医院及药材仓库,后改建成溜冰场和夜公园。上世纪20年代,这座花园住宅由犹太人加登(S.Gatton)入住。


1939年,加登夫妇私宅再次易手,由德籍犹太人K·冈勃和H·科恩盘下并改建成影院,初名杜美大戏院,占地291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同年6月4日影院开幕,首映美国派拉蒙巨片《欲望》。


杜美大戏院在开业广告写道:“开沪上电影经济之路,为孤岛娱乐舒适之宫。以二轮票价看第一流名片,凡属新片本院第一家放映。”影院低调开幕,走的却是小众高端路线。杜美大戏院早期(1939-1941年)以放映美国八大电影公司和英国鹰狮影片公司的影片为主,不放映国产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杜美”立马插上苏联国旗,以示庆贺。抗战胜利后,“杜美”又恢复放映美国影片。当时,“杜美”没有译意风,放原版片靠打灯片显示出中文字来给观看。


当时“杜美”的中国员工有十几个人,还有6个白俄小女孩做领票(领位员,帮助客人找到座位),中国人做售票、检票、放映、清洁等。“杜美”老板冈勃很念旧,1948年离开上海后,于1981年再次来到上海,通过中旅社找到原“杜美”老职工,并在下榻的宾馆宴请大家。


1948年,犹太人冈勃将“杜美”作价转手白俄奥大力克(顺昌路90号亚蒙大戏院,后来改名“大同”,也是他开的)经营,后来又由白俄皮尔泼(又译皮白尔)接盘经营,直至1953年。


1953年,杜美大戏院外籍老板离开上海,影院由职工维持了将近一年,1954年7月1日,由市文化局接管,并改名东湖电影院,仍为专业电影院。1960年,经市电影公司批准进行大修,改建放映室,设置立体电影银幕。同年3月4日,东湖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改建之初,影院因没有可供放映的立体故事片,上海电影系统就开始科研攻关,先试制了几部彩色纪录片《青春的旋律》、《欢乐的童年》、《黄浦江畔》、《漓江山水》,供“东湖”首映,并引起了轰动。


1962年7月1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在东湖电影院隆重献映。影片上映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上海市民闻讯纷纷涌向“东湖”,挤满了原本人迹稀少幽静安宁的东湖路,出现了观众通宵排队购票的火爆场面。从淮海路口到另一头的四岔路口(新乐路、延庆路、长乐路、富民路),天天人山人海。其盛况绝不亚于2010年初的3D大片《阿凡达》。


1987年,“东湖” 改造院外绿化工程,增立《洗女嬉水》塑像。1988年3月至5月,又投资19万元,装潢门面、喷泉、座椅等。1992年,东湖电影院经过立体声改造,成为上海第一批三星级电影院,但立体电影终因当时的技术限制、摄制成本、缺少合适的剧本等诸多因素,影院营业大不如前。上世纪90年代以后,卡拉OK和VCD风靡起来,电影已失去了往日独霸娱乐市场的魅力。


1994年5月,东湖电影院试行转制,影院“以房养文、自收自支”,遂与日本藤田公司合作成立上海东湖富吉达商务公司,拆除影院,原址上筹建东湖大厦,拟在裙房里为“东湖”保留三个放映厅。不幸的是,大厦造到地面二层时,日本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藤田公司资金链断裂,工程被迫停工。当时藤田已投入1000万美金,而东湖是藤田在中国唯一投入现金的项目,为了不让大楼成为烂尾楼,还“东湖”一座电影院,藤田公司退出项目前,再向中方投入472万美金,作为补偿。最终,藤田公司在此项目上近1500万美元打了水漂。“东湖”拿了这笔钱再造一座电影院是没问题的,但考虑到大厦基础是按25层来做的,加之原施工方住宅总公司愿垫资75%继续施工,最终决定完成大厦项目建造。


2000年大厦竣工,名东湖大楼,除放映厅外,其余楼层开始招租。2001年,东湖大楼以近3亿人民币转让上海地产集团,更名地产大厦。大楼内的ktv和三个放映厅全部归属地产大厦。此时东湖电影院已名存实亡了。2003年,“东湖”投入放映设备和工作人员和地产集团合作在大厦内建一座内部电影院,平时还可作开会之用。直到2010年,“东湖”人员退出地产大厦。从此,有70余年历史的东湖电影院在上海影院版图上消失。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