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恶搞《黄河大合唱》,他们心中为何无处安放神圣?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18-01-29 20:56
摘要:人们心中是否保留神圣之地,又视何事何物为神圣,这是长期的教育和社会文化濡化的结果。

日前,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引发了舆论的普遍谴责。随后人们发现,为数众多的《黄河大合唱》恶搞版本早就由来已久,而且追捧者众。在一些营利性娱乐场所里,恶搞《黄河大合唱》甚至是保留节目,演出长盛不衰。这种情况让人颇感意外。

 

众所周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引发了中华民族深刻的生存危机,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危险。在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付出了巨大牺牲,用生命和鲜血夺取了最终胜利。创作于这一历史背景的《黄河大合唱》绝非普通的音乐作品,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神圣的精神价值。

 

一些恶搞《黄河大合唱》的参与者也许并没有太大的恶意,只是觉得这种颠覆新鲜、刺激、好玩。在那家长期表演《黄河大合唱》恶搞节目的娱乐场所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艺术创新”。他表示原汁原味表演《黄河大合唱》没有人要看,“艺术创新”之后的恶搞版本才能引发满堂喝彩和热烈掌声。然而,即便不是蓄意颠覆历史,“无心之过”同样应该引起警惕和反思——为什么人们心中没有保留一块神圣之地,或者说,在心中的神圣之地,为什么没有安放应该安放的事物?

 

人们不会什么事情都拿来恶搞。对于自己感到神圣、深怀感情、郑重对待的事物,他们是不会拿来颠覆、恶搞、丑化的。只有对于自感无足轻重的事物,才会不惮于以任何方式去扭曲、丑化。人们心中是否保留神圣之地,又视何事何物为神圣,这是长期的教育和社会文化濡化的结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一般都会郑重其事地对待自己的祖先、长辈,尤其奉母爱为神圣。很难想象,一个人仅仅为了满堂掌声和喝彩,就在节目表演中颠覆、恶搞、丑化自己母亲的形象。况且,观众大概也不会觉得这样新鲜、刺激、好玩,给予表演者满堂喝彩和掌声吧。

 

可见,恶搞《黄河大合唱》,起码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对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救民族于危亡的先烈没有起码的尊重,对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那一段屈辱苦难历史没有起码的敬畏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说到底还是历史教育出了问题,是社会文化中对于历史的态度出了问题。在历史课堂上,如果抗日战争仅仅意味着一系列需要背诵记忆的考点,仅仅意味着某年某月某人某事的文字表述,而没有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认知,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追问,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这段历史就不会具备沉甸甸的份量,就很难升华为民族感情、民族精神,很难形成一种不可亵渎的民族尊严感,安放于心中的神圣之地。

 

对于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题材,我们的社会文化又采取了什么态度呢?普通公众了解抗日战争最便捷、最可及的途径,既不是历史教科书,也不是历史学科的专业研究,而是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比如电影电视。在充斥荧屏的“抗日神剧”里,大量演绎着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样的桥段。这种“抗战神剧”表面看很“正”,其实是从另一个维度走向了极端,与恶搞《黄河大合唱》殊途同归,都是对于历史的颠覆、解构和恶搞,瓦解历史的神圣性和庄重性。

 

这次进入公众视野,受到广泛批评的是恶搞《黄河大合唱》,但类似这种对于历史的轻佻态度,早就不止一次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某个避暑胜地的旅游风景区曾给前来避暑的游客颁发《凉民证》,拿历史上具有强烈殖民色彩和羞辱意味的“良民证”作商业噱头。还有旅游景区让游客穿上“日本皇军”军服,玩“争抢花姑娘”的游戏。反映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电影《二十二》上映之后,这些历尽沧桑的老人在电影镜头前的悲苦表情,竟然被商业公司制作成网络表情包。这些突破底线的行为堂而皇之出现,可见当事人多么缺乏历史素养,甚至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在谴责这些无知、无耻行为的同时,如何改进历史教育,如何营造更健康的社会文化来培育民众对于历史的正确认知,同样值得反思和追问。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