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老虎灶泡水、理发店烫头…老底子上海人有哪些“海派”年俗?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8-01-27 21:37
摘要:上海过年的年俗,也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

 

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这几天,大家已经开始置办年货、购买新衣,小菜场里也挂满了酱油肉、鳗鱼鲞等过年的食物。吃年夜饭、闹元宵、剪头发…老底子的上海人也是这样过年的吗?今天下午,在上海首个都市开放型旅游景区徐家汇源的“海纳百川道年俗”活动上,几位上海老爷叔就将过去上海人的年俗娓娓道来。

过年吃年夜饭,自古有之

 

“上海过年的年俗,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琴安说。上海的年俗十分多元,既有中国各地年俗文化的交汇,又有中外年俗文化并存的影子。以徐家汇老城区为例,徐镇老街和华山路商业街,就留存着几十年前徐家汇的年俗记忆:老街、老虎灶、老照相馆、老宅等,串联起一幅中西结合的海派年俗生动图景。

昔日徐家汇全景,左上角的就是华山路

 

在孙琴安的记忆中,过去他来到华山路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过年时的华山路尤其热闹,车水马龙不可想象。华山路两旁,分布着餐厅、理发店、杂货店、妇女用品商店…琳琅满目,涵盖了过去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昔日徐家汇人行桥

 

每到过年,不管是时髦的理发店还是弄堂里的剃头店,都一样挤满了人。男人要理一个清爽的发型,女士则要烫个漂亮的头发。那时候,电影、海报里的明星都是烫头发的范本,女士为了漂亮要牺牲不少时间。

老上海理发

 

烫完头,过年前还一定要洗澡,干干净净迎新年。过去家家户户没有浴缸,只能去澡堂里洗。华山路上就有一家男女浴室,每逢过年很是热闹。

 

打扮漂亮后,还少不了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欢”。孙琴安回忆,过去知青上山下乡时,家里经常凑不齐人,只有等到过年时全家团圆才能去照相,也因此,过去的全家福里,大家都穿着厚厚的冬衣。华山路上一共有三个照相馆,当时这条路的热闹也可见一斑。

 

关于年夜饭的回忆就更多了,孙琴安还记得,以前大人要上班,在小菜场排队按分配买菜的都是小孩,抬头一看,周围都是同学,孩子们别提多兴奋了。买完菜回家,要炒菜、炖汤,煤球炉烧菜都来不及,怎么烧水呢?这时候,孩子们就会去老虎灶泡开水,1分钱能泡上2瓶。徐镇老街上就有好几家老虎灶,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店铺。

昔日徐镇路老街南侧同兴菜馆

 

老底子的年俗说不完,在孙琴安看来,这些年俗当中都有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子。比如,老虎灶就是舶来品,上海不少英式建筑里都有老虎灶。澡堂、烫卷发、小菜场、照相馆里,都有外来文化的影子。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年俗还是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出国旅行过年,就体现了这一趋势。

 

活动最后,纸艺大师朱立群还带领大小朋友做起了衍纸艺术,将五颜六色的细长纸条卷起,用一条条零件组合成形态不一的金鱼,这也预示着“年年有余”。“过去家里年夜饭总是会烧一条鱼,但是却不准人下筷,就是为了讨口彩,现在不用顾忌了,留下衍纸做的鱼就好了。”朱立群说道,引来一片笑声。

朱立群作品,鱼的元素不少

 

据了解,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汇游徐家汇”公益活动都将举行。负责人表示,之后还将把讲坛空间从历史文化景点延伸至徐家汇商圈的剧院、书城、商场以及特色公众场所,展现古今交融、与时俱进的海派文化特征。另外,文化历史主题讲座后,也将不断组合、推出新的专线游览。市民、游客均可通过徐家汇源景区的官方微信等渠道预约参与。

小朋友学做衍纸艺术 拍摄:裘雯涵

 

栏目主编:李宝花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图为昔日第六百货 编辑邮箱:renwoxinggy@163.com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