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创业故事 | 杂志总编辞职创业,这次他要做个“摆渡人”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林文昕 2018-01-02 08:37
摘要:近三年来,唐晔走遍了全市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一周采访8位医生,有时候中午都来不及吃一口饭。

最近一两年里,上海三甲医院里时常迎来一位访客。他步履匆匆,出入于科室,病房,门诊大楼,与那些专家医生面对面交流,然后精心推出一篇篇六七千字的人文访谈,在医生群体里颇有口碑。

 

他是唐晔,一位“70后”创业者,人文医学访谈类新媒体《晔问仁医》创始人。而在此之前,他是老牌经济期刊《沪港经济》杂志的执行总编。两年多以前,他卸下了体制内的行政级别,一脚踏进了健康领域,马不停蹄做出了沪上近500位专家级医生的访谈,整理了近300万字的口述实录。他用旁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坚持,在医生和病人心里扎下了根。

 

杂志总编创业,为什么选择做这个?

 

唐晔

 

创业者的闭门羹

 

放下总编身份,告别体制内的生活,唐晔这条创业之路起初并不顺利。

 

“虽然离开传统纸媒,但媒体人的属性还在,创业还是从媒体人最擅长的做内容开始。”唐晔说,他的视野聚焦在白色巨塔,看准了大健康这个方向,而大健康的核心是医者,那些披着白袍,在怀疑,委屈,焦虑,幸福,等诸多感觉中完成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医者。唐晔的初衷是,从人性角度书写医者,在眼下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者缺乏信任,缺乏第三方了解途径的状况下,如纪录片一样真实展现医者多维空间,并成就一部老百姓家庭实用的“寻医宝典”。

 

迎面而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上海是医疗资源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唐晔的起步从上海三甲医院开始。但是,采访谁,谁会接受采访,这两个问题一下子拦在他身前。过去在体制内有官方背书,现在变成新媒体的社会人,怎么说服三甲医院的专家接受采访?

 

从财经领域跨界到医疗界,他一头雾水,只能拜托同学、朋友推荐,从零开始。再有,对医院学科的了解和相关医学常识,也得从头“补课”,他甚至借来医学生的教材,通宵达旦的阅读,只为找到与访谈者相近的语境。

 

好不容易说服对方接受采访。来到医院,谁料到,对方把他当做医药代表一样,轻描淡写地打发了,“只能给你十五分钟”,“给你几篇发表过的拿去用就行了”,这是2015年1月的寒冬,他如同被一盆冷水浇得湿透。但唐晔笃信,他做的事对社会有价值,也能成就自我价值,他不放弃。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没过多久,一篇篇口述实录引起了医生群体的关注。发布在微信平台的一行行文字润物无声,流淌在读者的心里,慢慢改变着别人的看法。一段时间之后,有医生主动邀请他上门采访,而接受他采访的医生,也为他推荐自己的同行和同事,愿意接受晔问采访的医生越来越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医院的党办,宣传科注意到,开始主动为他提供采访线索,牵线搭桥。

 

近三年来,唐晔走遍了全市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有时候一天采访3位医生,一周采访8位医生,清晨七点就出现在医院,晚上十二点还在写当天的采访笔记,中午都来不及吃一口饭。”

 

唐晔(右)在访谈中

 

医者的震撼

 

“白大褂穿起来就能体验到一种成就感,看到病人痊愈是最大的幸福。”其实,唐晔的内心深处一直有着一股医生情结。

 

早年读大学期间,他每天晚上坐轮渡去推拿名医钱震华医生家里,学习一种特殊的推拿绝技——肢端推拿。他风雨无阻,坚持了四年,之后勤练不辍,又苦心钻研,融会贯通,免费为身边许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如今,师父驾鹤仙去,经过权威认证,他已是这项民间中医技术的持有人、传承人。但是,毕竟无法全身心投入临床,内心深处的医生情结始终难以割舍。“我其实是在圆梦,接近医者,也是我内心的抵达。”

 

《晔问仁医》2015年8月正式上线,除了节假日,双休日,每天推送一位医者专访。为了写作更新,唐晔有时候得早上5点半就出门,从东区赶到西区,横穿这座城市,6点半赶到约定的医院,与约定的医生见面,“这是很多医生一天中仅有的自由时间,之后就要去门诊,或者手术。”杂志总编的阅历和综合性知识结构,以及步入中年的人生体味,让他和医生对话时,双方都能产生很多共鸣。

 

与医生交流越深,带给唐晔的震撼就越剧烈。在他口述实录中,经常见到直面生死的医者的肺腑之言,“病人辗转找到我,我无论如何要给病人一束光。不然,他最后的日子里是一片漆黑。”“我用中医的手段,拉住一匹奔向悬崖的快马,尽最大努力延长病人的生命。”“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都凭借着一股向死而生的勇气努力,直至绝处逢生。”“病人大老远来,挂我的号很不容易,我就晚吃一口饭。我爱看病,累觉不累。”

 

如是,唐晔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定位。他问的是仁医,而并非名医,他问的是仁心,而并非光环,问的是仁心背后的艰辛与伟大。“医生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是社会真正的脊梁,他们值得写。医生不仅是大夫,还要当老师,搞科研,做心理学家,做谈判专家。他们有自己的苦恼,手术失败的不甘,无法顾家的遗憾,未能晋升的失落……有时候,他们手术很成功,但患者因为并发症而去世,这都是医生难以释怀的。”

 

他采写的群体里,有院士,有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大咖”,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医生,这是他在参加一个面向全国村医绿色治疗技术培训的公益组织“善医行”,无偿为村医们做肢端推拿培训时结下的深厚之缘。“他们比起大城市的医生,更不容易,在缺医少药的背景下,坚守在大山深处,村村寨寨,终日无休,是村民的守护神。这样的报道,老百姓愿意看,就连专家教授们也愿意读,那是他们另一种同行的生活。”

 

目前,唐晔访谈过的医生,已接近500位,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他说,每次和医生聊完,就长一分智慧,多一分力气。在疲惫时,他总问自己,如果自己是医生,每天一台又一台手术,怎么永远保持第一刀的水平?

 

摆渡人的愿景

 

许多读者在后台留言感谢,公号的文章好比一张张素描画,把一位又一位的医生从冰冷的简历中唤醒,变成一个个有轮廓有精神的形象。每位医生的擅长领域、治疗特点、资历情况,甚至同行评价,都在访谈中揭示。

 

同时,《晔问仁医》订阅号开设了搜索功能,也很实用。在菜单栏里,按照医院和科室分类,或者输入医生姓名,都能快速找到相应的医生。

 

读者数量与日俱增,《晔问仁医》的平台价值开始显现。这里成为医生同行之间切磋交流的盛宴,更是许多病人按图索骥,求医问诊的主要选择。将近三年的坚持,这个平台赢得了医生的信任,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被多家媒体持续引用和转载。不少知名的投资人主动上门,寻求资本合作。

 

唐晔很欣赏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说的一句话:“医生治病,就好像把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这个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医患关系的本质。但是,“背人过河”也有风险,月黑风高,河水湍急,各种情况都会发生,这就是医学的风险性。

 

他坦言,希望自己成为医患之间的“摆渡人”,他要绘制一份上海医疗界的“活地图”,并在今后打造一个医患交互平台,让患者更好地对症寻医,让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也尽可能降低“背人过河”的风险。

 

“我曾经荒废了很多时间,现在已经到了中年,再不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就来不及了。”作为一个曾经媒体人,他的创业从中年出发,从初心出发,带着很深的媒体烙印。心中的人文关怀,让他可以不求回报地付出。有舍才有得,他投下的“笨功夫”,也在无形之中构筑起别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