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这些图画之中,藏着百年上海
分享至:
 (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18-01-02 08:52
摘要:从清末的小说绣像、西方引入的铜版画、民初西式美术教育带来的审美格调、国货运动的商业广告包装、战时的红色印迹,至新中国的工业腾飞、改革开放掀起的流行风尚……这些图画真实地将各个年代中各种媒介的历史笔触展示在今人面前。

“百年上海图画展”在徐汇艺术馆开幕。

 

展览收集了近百位绘画者的近200件作品及实物,试图从文学、儿童读物、科学美术和商业设计领域的图画入手,呈现20世纪的“上海故事”,引发人们对城市视觉文化的回忆与思考。

 

记者专访了上海风景工作室设计师姜庆共,请他谈谈20世纪百年上海那些不应被忽略的视觉文化。

 

 (1965年 《儿童时代》杂志,锻炼身体,孙平剪纸)

 


 

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次的展览是一个“副产品”。

 

2015年,姜庆共与徐汇艺术馆合作,举办了“上海字记———百年汉字书写和设计展”。他把自己从2009年起收藏的小说、杂志、电影海报、名片、包装盒、票证、节目单等各种印刷物按年份整理出来,展现了一条印刷汉字在设计和书写方面的变化轨迹,并出版成书。

 

一天,姜庆共突然起了念头:字体是研究、整理过了,但还没有人从视觉的角度,对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印刷品和生活用品上的图画做过梳理。从清末的小说绣像、西方引入的铜版画、民初西式美术教育带来的审美格调、国货运动的商业广告包装、战时的红色印迹,至新中国的工业腾飞、改革开放掀起的流行风尚……姜庆共认为,这些图画真实地将各个年代中各种媒介的历史笔触展示在今人面前,能够勾起人们对城市文化和个人记忆的回顾。

 

于是,他一面对之前收集来的藏品进行“再利用”,一面继续入手1900年到1999年间的老物件,试图补齐这一“百年图景”。这便有了现在展出的近200件作品及实物。

 

(1930年 《中国学生》杂志,团圆,马国亮绘)

 

【月份牌:当“洋货”遇到年画】

 

说起老上海插画,不少人都会想到印着“时装美女”和日历节气的卡片式单页挂历———月份牌。这一次,姜庆共特意挑选了1920年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月份牌进行展示。

 

何为月份牌?月份牌画又为什么得到人们的喜爱?

 

其实,所谓“月份牌”就是商家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近代化进程加速,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开厂设店。为了销售商品,他们想到了借鉴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并将其融入商品广告。

 

起初,外国厂商聘请中国画师设计的月份牌画,画面中除了要宣传的商品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如传统山水、仕女人物、戏曲故事场面等,艺术手法上则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作表现。后来渐渐发展为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色彩更加明净鲜丽,以写实手法作表现。印刷技术方面也更为先进,采用了新式的石印或胶印技术,丰满逼真的彩图比之前单线平涂的版画更为生动感人。当铜版纸替代硬卡纸后,月份牌更受欢迎。因为印出来的月份牌上下两端还镶有铜边,上端铜边居中穿孔,可以张挂。

 

(1924年  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月份牌,周柏生画)

 

从一定程度上看,月份牌之所以在社会上普及度高,是因为它是赠送的。1883年1月25日,《申报》头版二条显要位置刊出公示:“本馆托点石斋精制华洋月份牌,准于明正初六日随报分送,不取分文。”为强调月份牌的美观实用,文中还特地加入了“诸君或悬诸画壁,或夹入书毡,无不相宜”等字样。

 

月份牌画蔚然成风,人们时兴把这种配有月历节气的商品宣传画张挂在家中,既作装饰欣赏,又可查阅日期节气。每年春节之前,商家都会大量发行月份牌赠予顾客,因此人们在走亲戚、拜年时,常常会将其当作年画一同欣赏,谁家墙上若是不挂一张,怕是要被说“落伍”了。

 

如今,网上有不少售卖老上海月份牌的店铺,但真假不一。姜庆共说,刚拿到这次展出的一张1924年的月份牌时,发现画面上的手工描金有些粗糙,他马上进行检查。“上世纪20年代的月份牌采用胶印和石印混合印刷,但现在石印已经绝种了,我拿放大镜,能看到石印的网点就放心了。”

 

【科学绘画:时代功能映照下的美感】

 

本次展览中还出现了一些不那么“艺术”的图画。比如1954年的《科学画报》中刊出的“上海市大场区我国第一个人工降雨灌溉站示意图”,又如1966年《长江流域渔具渔法渔船调查报告》中的“拖网作业法”图示。准确来说,它们和自然图例、地图一道,属于科学绘画的范畴。

 

(1966年《长江流域渔具渔法渔船调查报告》,“拖网作业法”图示)

 

在我国,科学绘画是人们颇为陌生的名词。但在现代科学发源地的西方,科学绘画在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拥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些既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又有极高观赏价值的精美插图很多都出自名家之手。如数学家帕西奥利1509年写的《论神圣的比例》一书,插图作者是画家达·芬奇;比利时医生维萨里1543年编著的《人体的结构》,书中附有278幅木刻插图,出自画家提香的弟子卡尔喀等人之手。

 

目前我国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可以被称为科学绘画的作品据说最早见于公元659年的 《唐本草》一书,但可惜的是书中插图没有被保存下来。其后的插图基本都延续了黑白线描图的风格,描绘较为粗略,似是而非。直到近代,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东方,在其科学绘画理念和技术的影响下,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科学绘画发展才开始了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还有一件科学绘画出自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杂志。1874年,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成立,这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院,收藏、陈列了上海周边地区及长江流域的动植物、矿物、古董及人类学标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科学绘画。虽然这个文会组织与英国早期进行经济和文化的海外扩张有关,但他们的调查收集和资料绘制、整理,客观上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对推动中国文化和科技的进步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览中,姜庆共特意选了好几张年代各异、功能不一、绘制人不同的科学绘画,为这类历来被人们所忽视的作品“正名”。由于科学绘画自身“属性”的原因,它常常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处于尴尬的地位。科学绘画师会认为纯艺术创作中描绘的自然之物是“失真”的、“捏造的”,不具有科学性的,而艺术画家又将科学绘画视作“说明插图”、“工具画”,而否认其艺术价值。

 

(1954年 《科学画报》,“上海市大场区我国第一个人工降雨灌溉站示意图”)

 

但姜庆共认为,“从自然课本上的启蒙到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些图画实质上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成长。”他希望通过这次展出,让更多人在讲究“感情”的文学插图之外,还能够注意到表现“精准”的科学插图,欣赏它们在时代功能映照之下的美感。

 

【《申报》广告:审美风尚可见一斑】

 

研究百年间上海印刷品的字体变化时,姜庆共翻看了不少老报纸,这次展览,他同样视老报纸为“宝库”。20世纪的上海,《申报》发行量大、影响力强,刊登在上面的图画广告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审美风尚。

 

由于《申报》是一份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报纸,所以在创刊之初就很重视广告。创刊初期,每天刊登的广告在20条左右,后来逐步变多,鼎盛时期每天有100多条广告。其内容也从单一的文字介绍向图文并茂转变,最后达到了文字在一边、图画“唱主角”的样式。

 

(1948年 《家庭》杂志,正广和广告)

 

早期《申报》的广告,标题简单,格式单调,语言包装粗糙,内容呆板,形式上只有简单的文字。但随着广告刊登数量的增多,广告商开始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于是重视起读者的视觉体验,在文字中加入了插图。1872年11月14日,《申报》上出现了第一幅配有插图的广告———成衣机广告,这则广告在介绍成衣机的功能之外,还配上了成衣机的画面。

 

后来,插图在广告内容中比例越来越大,也更形象生动,广告创作者们开始将图像和画面融入一个个创意之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产品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当时的阿斯匹林药片系列广告,展现了没有良药时全家人着急的场面和服用药片后病人病痛消除、家庭重归祥和的场景。再后来,图像成为了广告的“主角”,替代了文字来表现产品的功能和优点。

 

姜庆共说,那个年代的一些广告在今天看来可能不再具有那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这仍不妨碍人们跟着这些图画将思绪飘向远方,想象当时社会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1918年 《上海商业名录》,中国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广告)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上海风景工作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