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海上医聊 > 文章详情
输液不良反应你了解多少?专家:请关注“针尖上的安全”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艳辉 2017-12-13 17:40
摘要:随着近期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各大医院特别是儿科门诊“爆棚”。为求“速”好,不少患者常要求医生进行输液治疗。但专家指出,输液未必会加快感冒痊愈进程,输液过程甚至暗藏很多健康风险。

随着近期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各大医院特别是儿科门诊“爆棚”。为求“速”好,不少患者常要求医生进行输液治疗。但专家指出,输液未必会加快感冒痊愈进程,输液过程甚至暗藏很多健康风险。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教授呼吁,全方位加强输液管理是重中之重,科学的循证实践对患者安全及医护人员自身专业发展非常重要。

 

► 安全合理用药原则需普及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早在四年前,这一国家层面的“用药小贴士”就让用药安全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时至今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日常门诊中,很多成年人生病了会尽可能选择吃药,会下意识地避免打针和输液。但对于生病的小孩,家长会觉得药见效慢,看着孩子症状持续不减,心里会更加焦虑和不安,因此会向医生提出打针或输液的要求,希望尽快减轻症状。

 

但从医生专业角度来看,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的药物。静脉注射是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若发生不良反应,时间很快,也可能更严重。因此,国家提倡的安全合理用药,不是仅指注射方式的改变,而是倡导人们不要过度用药,不要在不需要用药的情况下用药,无论是口服、注射还是输液。

 

► 药物和包材也影响输液安全

 

近年来,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输液管理的加强和民众对输液风险认识的提升,我国大医院对门诊的输液管理日趋严格,不少医院甚至取消了输液门诊,相比之下,基层医疗结构仍是过度输液的“重灾区”。

 

由于输液可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在“见效快”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也快。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占57.8%。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皮丘疹、恶心、呕吐等,严重不良反应往往发病急,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除药物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输液操作差错等风险外,输液过程也暗藏很多健康风险,包括热原反应、肉芽肿等。此外,输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也日渐受到关注。微粒指的是药液中肉眼观察不到的小颗粒杂质,其来源有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注射用水、药物与添加剂、内包材、环境污染等。这些微粒随输液进入人体血液,不能被机体吸收,将可能产生潜在、持久的危害。

 

► 着眼患者安全 助力分级诊疗

 

有了急事,调快输液速度早点结束可以不?不行,要严格听从护士医嘱。上次青霉素输液皮试通过了,这次不做可以吗?不行,超过24小时就要重新做过敏试验。输液拔了针头后不按压行不行?不行,科学的按压可防止局部皮肤及皮下发生出血或瘀血。

 

看似简单的一个输液行为,却和患者安全息息相关。尤其是西部地区,在此方面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为此,世界健康基金会与静脉输液领域的先行者BD在沪启动为期三年的“患者安全之西部医护人员能力建设项目”。将通过专家培训与持续督导,配合实战性临床实践,改善以实践为中心的患者安全相关的临床专业能力,提升以安全为目标的医疗护理质量。2018年开始,项目将首先在云南、四川等西部重点省份落地实行。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教授表示,这一项目,整合医疗机构、学术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多方资源,通过配套培训,改善西部地区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水平、循证实践能力,促进中国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带动患者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栏目主编:许莺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