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收获》创刊一甲子 | 这场朗诵会,作品背后的人走到了台前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7-12-10 21:28
摘要:一场汇聚大半个中国当代文坛的朗诵会

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意思便是,读作家的作品吧,不必看他本人什么样。12月10日,上海作协大厅,《收获》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与时代同行”作品朗诵会,不仅让读者见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圈的很多重要作家,而且听到了他们亲自朗诵自己的作品。“紧张”是大多数作家上台的第一句话,但无论难得登台的作家们朗诵或专业,或和平常人无异,为《收获》庆贺生日的拳拳之心是一样的。

 

“麦子黄了……”毕飞宇第一个登台,朗诵小说《平原》。那是发表在2005年第4期《收获》上的作品,“我和《平原》一直手拉着手。我们来到了海边,她上船了,我却留在了岸上”,毕飞宇曾经这样讲述《平原》的创作感受,而《收获》便是作品登上的那条船。林白读《长江为何如此远》,发表于2010年第2期《收获》的这篇作品登上201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入选2010年度中国最佳中篇小说。作为女性主义小说的代表,林白一度是文坛关注的焦点,站上朗诵会舞台的她异常害羞,自嘲是用“催眠般的语速”去读“本来就不适合朗诵的作品”。中途把文稿散落在地上以后,林白倒显得不窘迫了:“这样也蛮好。”朗诵《在云落》的张楚说,生平只有两次穿西装,一次是结婚,另一次便是今天。

 

东西读《后悔录》,李洱读《导师死了》,格非读《望春风》,张翎读《向北方》,迟子建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叶兆言读《没有玻璃的花房》,金宇澄的《繁花》由上海评弹团用吴语演出,天南地北的作家们听得入味。后来登台的苏州作家荆歌说,本想用苏州话朗读《亲戚关系》,被上海评弹团的珠玉抢先了。李锐、蒋韵、笛安一家三口上台朗诵作品,一家三口都为《收获》写稿,是家庭也是文学的见证。“在座的都是长辈,笛安就像大家的小孩。”浓浓情谊就像《收获》给作家们的感受——大家共同的文学家园。

 

“给我选的篇目是《虚构》,那时候我年轻,不只天高地厚,在里头写‘全世界用汉语写作的小说家不多,就我一个’。今天在这么多小说家面前,读这些会脸红。”马原拿出手机,对着屏幕读起《三眼叔叔和他的灰鹅》,这是他在《收获》今年长篇专号·春卷上发表的新作。

 

莫言读的《左镰》发表在最新一期《收获》60周年特刊上,这是读者时隔数年读到的莫言新作。“其实我过去特别嫉妒的不是余华老在《收获》发作品,而是他老来《收获》蹭饭。他从嘉兴骑着匹瘦马,拿着个锅盖,就往上海来了,到了《收获》门口,人困马乏。苏童也骑着头驴从南京来了。一匹马,一头驴,让廖增湖和王彪(《收获》编辑)牵着,就到《收获》蹭饭了。而我,从来没在《收获》吃过一顿饭,但我写给《收获》的作品比余华要多得多,而且还要继续不断地把作品给《收获》。”朗读前,莫言“回敬”了余华一个“文学语言”的故事。

 

厦门作家须一瓜朗读的《国王的血》即将被改编为电影。“在厦门市图书馆看到《收获》杂志上须一瓜的小说《国王的血》,深受触动。”导演高则豪接受采访时曾这样回忆缘起。须一瓜在《收获》上发表的《太阳黑子》已经被改编为口碑颇佳的电影《烈日灼心》,正是出自《收获》编辑部的推荐。湖南作家盛可以邀请比利时汉学家乔海霖一起朗读《道德颂》,一个用中文,一个用法语。“能为《收获》创刊60周年庆贺,我非常荣幸。《收获》是对所有研究中文的人特别重要的一份杂志,在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可以读到。”乔海霖说。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