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三匹马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宗兵 2017-11-30 09:58
摘要:2002年7月,三匹马从黄浦江边来到了塞外,住进了新疆温宿县人民医院一幢孤立的宿舍楼。老马张树忠,48岁,来自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二马徐建德,36岁,来自嘉定区江桥卫生院骨科;三马宗兵,36岁,来自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普外科。原本素不相识的三匹马,自此开始了三年援疆“同居”生活。转眼间,那段“同居”的日子已过去十余年,老马现在已经退休在家抱孙子了,两匹小马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青春已逝,抹不去的是回忆。夜阑人静,仰望繁星点点,思绪不由自主就会回到塞外江南阿克苏,三位属马的男人在一起经历过的事历历在目。

【口述前记】宗兵,1966年9月生,现任上海善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任金山区亭林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担任温宿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上海市第四批援疆干部。


 

2002年7月,三匹马从黄浦江边来到了塞外,住进了新疆温宿县人民医院一幢孤立的宿舍楼。老马张树忠,48岁,来自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二马徐建德,36岁,来自嘉定区江桥卫生院骨科;三马宗兵,36岁,来自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普外科。原本素不相识的三匹马,自此开始了三年援疆“同居”生活。转眼间,那段“同居”的日子已过去十余年,老马现在已经退休在家抱孙子了,两匹小马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青春已逝,抹不去的是回忆。夜阑人静,仰望繁星点点,思绪不由自主就会回到塞外江南阿克苏,三位属马的男人在一起经历过的事历历在目。

 

团结就是力量

 

三位男人此前的人生都没有交集,性格各异。老张稳重,人高马大却心细如毫,休息的时候喜好拿着放大镜研究他淘来的玉石;建德内向,做事慢条斯理却井井有条;我性格外向,做事风风火火略显毛躁。三个大老爷们住在一起,吃一锅饭,一起上下班,共同参与病人的救治,一起下乡考察、义诊,还真是不容易的事。就拿吃饭来说,我喜欢辣,老张喜欢甜,怎么烧?谁买菜?买什么菜?谁来烧?谁洗碗?偶尔凑合一顿没有问题,要坚持三年问题就大了。

 

经过一周的磨合,达成共识:周末三人一起到阿克苏超市买菜,我负责烧菜,建德负责洗碗,老张负责烧早饭(他年纪大、醒的早)。遇到周末温宿小组八位兄弟聚餐,则大家一起劳动,甚是热闹。我们的自助餐曾让其他组的援疆兄弟们无比羡慕。没有山珍海味,红烧羊肉、大盘鸡、手抓饭等沪疆风味不断变化,把三匹马养的体重直升。我们的理念是不怕胖,养的壮,工作起来有力量。

 

生活的默契很快演变为工作上的默契。我和建德是外科医生,遇到抢救病人两人共同参与,相互讨论制定救治方案。老张是病理科医师,为我们开展手术提供病理诊断,尤其是快速冰冻病理的开展,为我们外科手术提供了坚强的病理支撑。三年的时间,我们填补了阿克苏地区医疗技术上的数项空白。比如,老张开展的细针穿刺病检,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填补了阿克苏地区的空白;建德开展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填补了阿克苏地区的空白;我开展的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甲状腺癌中央淋巴结清扫、腮腺混合瘤腮腺叶切除、胆管癌切除术为阿克苏地区首例,胆囊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填补了阿克苏地区空白。我们三位援疆干部团结如一人,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均被评为优秀援疆干部,先后被群众推荐、县委组织部任命为院长助理、副院长。

 

做什么?留下什么?

 

2002年7月28日,我们刚到温宿县人民医院,还未从旅途的疲惫和时差的错乱中恢复过来,就投入到工作之中。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各方面状况,检查医院现有的器械和设备情况。第二天,我就开始了查房并为一位维吾尔族退休干部做了胆囊切除术。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又为慕名而来的数名患者作了手术。三年来,我们没有白天晚上,没有节假日,只要病人需要,我们就会立刻赶到病房,为病人诊治和手术。错过吃饭和休息时间是经常的事,无数个夜晚和节假日我们是在病房和手术室度过的。有时通宵手术,第二天还照常查房和手术。就算生病了,也会坚持为病人看病和手术。有一次,我患重感冒,头痛欲裂,全身酸痛,体温39度。我正在接受输液,听说来了一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需要立即手术,病人希望我能为他主刀。我没有犹豫,拔掉输液来到手术室。手术成功了,病人转危为安,可此时的我已几乎没有站立的力气了。

 

2003年春节休假回疆,刚下飞机,从接机的医院同事那里得知病房里正有一个需要抢救的病人,我回到房间放下行李就直奔病房参加抢救。为病人作完手术回到宿舍,刚吃完饭,又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手术室正进行的一例手术碰到困难,我又立即赶去。当我拖着疲乏的身躯回到宿舍时已是繁星点点。

 

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尽可能多的为当地群众解除疾苦是我们三位援疆干部最大的心愿。三年中,我们共完成了500余例手术,其中胆道手术就达200余例,这是温宿县人民医院过去10年胆道手术的总合。还开展了新技术的运用,填补当地医院空白50例次。成功抢救了胆源性胰腺炎、十二指肠断裂、肝脾破裂、输尿管断裂、坐骨神经断裂、感染性和创伤性休克等50余例重危病例。老张的病理诊断在阿克苏地区可谓最好的,请他会诊的、慕名而来要求他看片子的越来越多,他总是认真仔细会诊,打报告。

 

我们每开展一个新的手术项目,都会亲自带着病人去做检查,制订周密的治疗方案,亲自到手术室挑选器械,与麻醉科讨论麻醉及监护,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手术后的顺利康复。在外出进修的麻醉医生未归而医院麻醉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我们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为数百名患者完成了手术。这些困难在上海是难以想象的。比如,麻醉效果不好,病人因疼痛而乱动叫唤,麻醉机在手术中间频繁故障,手术中突然停电,手术器械陈旧落后,病人必须治疗时因经费不足而停止用药,肿瘤病人缺少化疗、放疗的条件,术后没有必要的监护设备等等。为确保医疗安全,我们每做一例较大的手术,都会陪在病人床前,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三年中,我们没有1例医疗事故发生。

 

我和建德分别担任普外科和骨科主任,医院为我们分别挑选了两位徒弟,我们利用查访、讲课、手术等各种形式,把自己的技术无私的传授给他们和其他医务人员,选派技术骨干到上海进修,使他们在三年的时间里医疗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能独立开展一些手术以及增强了独立处理病人的能力。这些骨干如今均是医院的院部领导或科主任。留下一支不走的技术队伍是我们的援疆目标。

 

列车上妙手回春,展现上海医生风采

 

2002年10月5日,我们三人在医院领导的陪同下去喀什考察,正当我们在列车上欣赏窗外的塞外风光时,喇叭中传来紧急寻找医务人员的呼叫,我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朝病人所在的车厢奔去。原来是一位维吾尔族青年昏迷不醒。经过检查,判断是一位癫痫发作的病人。我们密切配合,为病人掐人中,在病人口腔里塞入一把牙刷以防抽搐时把舌头咬断,把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窒息,打开车窗通风。两分钟后,病人醒了过来,望着三位陌生的汉族朋友,泪水夺眶而出。看见病人安全了,我们便悄悄的离开了。事后知道,当周围的群众从乘警哪儿得知刚才救人的是上海援疆干部时,都不由翘起大拇指“上海医生,亚克西!” 

 

无独有偶,2003年8月12日,在回阿克苏的列车上,我和建德又一次碰到了急救病人。当我们得知病人是外伤,立即从行李中取出备用的创可帖等急救物品奔向病人所在的车厢。原来是一位老妈妈在通过车厢接头时不慎将手指夹到门缝里,只见受伤的手指血流入注,骨头也露了出来。老妈妈脸色仓白,冷汗直冒。我们一边安慰老妈妈,一边迅速的为她处理伤口,并用筷子做了一个夹板,将受伤的手指固定。血止住了,老妈妈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连声道谢。

 

痛失亲人,不忘援疆

 

2003年5月的一天,当建德刚从手术台上下来,便接到家中急电,母亲摔伤,病危!心急如焚的建德一边给家人电话,安排抢救,一边还在安排病房的工作。在联络组的安排下,建德赶回了上海,可母亲没有等到见儿子最后一面便撒手西去。如果自己没有援疆,作为外科医生的儿子也许可以挽救母亲的生命。悲痛之余,建德没忘援疆,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就到区组织部汇报工作,联系援疆项目经费,又奔波200公里到金山和黄浦区看望在那里进修的温宿县人民医院的三位医生。

克孜尔烽燧

 

老张的老母亲80岁高龄,患有老年痴呆,生活难以自理。为了不影响援疆工作,老张临出发前将老母亲送到养老院,并告诉母亲自己要到国外出差。母亲直到去世还以为儿子在国外。2003年7月,老母亲突然昏迷,在她“清醒”的时候,就一声声的呼唤儿子的名字,可她哪里知道儿子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援疆去了祖国最边远的地区,与上海有万里之遥的温宿县。此时的老张正在为病人的标本作诊断。在回上海的日子里,张医生没能更多的陪伴在弥留之际的母亲身边,而是忙于联系援疆设备和汇报工作。母亲的病情稍稳定他便回到了温宿。没想到他刚到温宿,母亲便撒手人寰。张医生没有回去,因为有很多的切片要他会诊......

 

三匹来自黄浦江畔的马,结伴驰骋在祖国的边疆温宿,三年,无怨无悔!

 



题图说明:在温宿县医院外一科指导工作

 

专题推广                 

文字编辑:孔同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