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从露天菜场、中央菜场到三角地小菜场、知青菜场,老上海菜场史你知道吗?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申知沪志 2017-11-22 07:14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集市贸易的恢复和发展,知青菜场的兴办,稍晚又出现了一批农办菜场,蔬菜副食品零售单一计划渠道的模式被打破,开放性、多渠道供应的格局形成。

关于老上海的小菜场发展史,你知道多少?


19世纪中叶,上海老城厢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莱和肉禽蛋、豆制品,主要由近郊农民或摊贩每日清晨在集市上设摊出售,或串街走巷叫卖。也有购自街面的肉店、蛋铺、腌腊火腿庄和鸡鸭鱼行,以及前店后场的豆腐筋粉作坊。当时在县城内外沿黄浦江及城隍布周围的闹市区小东门、九亩地(今露香园路、大境路交会处附近一带)和小桥头(今凝和路)一带集市贸易比较兴旺。这可以说是露天莱场的雏形。然而,当时还没有“小菜场”的概念。

 


早期菜场是外国人建的


上海正式开埠后的清同治三年(1864年),英国商人汉璧礼与一位法国神甫拉波尔德里经法租界市政机关公董局批准,在洋泾浜边(今宁海东路东端一带)空地上搭了几个大棚,命名“中央菜场”,并订立摊贩缴付租金的办法。公董局也发出通告:从1865元旦起,租界菜贩都得集中进场营业。由于当时居民没有上菜场的习惯,摊贩也不愿缴租金到菜场营业,不到一年,中央菜场便关门停业,但这一创举也成就了上海第一家室内小菜场。


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在原英租界也出现了早期的室内菜场。在当时盆汤弄(今南京东路山西路)一带,摊贩较多,常被租界巡捕拘罚。有位富人杨子京出于怜悯,捐资在一块空地上用芦席盖起一个菜场,当时称为“东荒场菜场”。后来市面兴盛,清同治十一年,租界当局又在荒地对面杨子京的另一块基地植石柱,盖铁皮,允许菜农设摊。此后杨子京把之前的那块用地捐给当局,工部局就以木板盖成一个菜场,在里面设摊的每月缴捐1银元,被称为“西荒场菜场”。5年后又改为铅皮棚。这个菜场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因翻造里弄住宅才迁到福州路浙江路。


早期的菜场还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英国教会出资建造的杨树浦太和街菜场,砖木结构;清光绪二十九年老城厢的唐家湾菜场,木结构人字形梁架,上覆小瓦下支石;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松潘菜场,铁皮棚架结构;和在这前后的爱而近(安庆)菜场,哈同菜场(安义路,当时为大地产商哈同产业),民国6年(1917年)西门(顺昌路)室内菜场。


19世纪后期,租界工部局先后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修筑了文监师路、汉璧礼路、密勒路(今塘沽路、汉阳路、峨媚路),这三条路相交处形成一块足有10亩的三角形土地,被叫做“三角地”。


几位英国人就在这“三角地”建立了一个叫做“飞龙岛”的游艺场,这也是上海出现的第一个综合性游艺场,主要游艺就是“滑车”,在一幢楼房与平地之间设有一定坡度和呈波浪起伏的铁轨,轨道上安装滑车。滑车由高处向低处下滑,在波浪形轨道上起伏,对当时的上海人来讲确实是一种有惊无险的“好白相”东西。过了好几年,滑车的设备陈旧破损而得不维修和改造,还时常发生滑车倾翻伤人的事故,于是破工部局勒令停业,这块空置的“三角地”就渐渐成了一个露天的菜场。


1890年,随着虹口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正规公用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工部局因势利导,在此搭建了一个颇有规模的木结构室内菜场,这就是著名的“三角地小菜场”。1916年,工部局又将菜场重建为二层(部分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为蔬菜市场,二层为鱼肉副产品市场及罐头包装食品柜,三层规定为各种小吃点心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三角地菜场”始终是上海滩占地面积最大,经营品种最全,服务设施最到位的室内菜市场,“三角地”也成为上海著名地名和菜市场的代名词。

 


三角地菜场引领室内菜场“风潮”
 


上海解放后,三角地菜场以“巧理千家菜,温暖万人心”为宗旨,开创菜场规范服务新风尚。1959年,菜场经理王福洲出席全国群英会。三角地菜场是上海最大的室内菜场之一,以经营蔬菜、肉类、禽蛋、水产、豆制品、腌腊为主,兼营上特产、南北货、调料、饮料等。多年来,一直保持供应充足,服务优良,买卖公平,购买方便的特色。


1978年后,该菜场与市郊、外省市建立70多个商品采购加工基地,自行组织货源,设立野味、水发、广帮蔬菜、盆菜等18个特色专柜。1990年增设包装副食品商场,长期对所属地区的残疾人、烈军属送菜上门,专柜供应商品;坚持为社会救济的孤老赠送节日菜;代客校秤、代斩骨头、代发鱿鱼、代验商品质量。菜场于1992年建成超市,经过兼并与租赁房屋以后,营业面积达8200平方米。1979年、1983年受到国务院和商业部的嘉奖。1986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1987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状。1992年被评为全国先进企业,1993年内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企业。1993年,三角地菜场销售总额1.18亿元,居全市同行业之首。


虹口三角地菜场1994年因市政改造拆除,但“三角地菜场”的品牌得以保留。现名“三角地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20世纪20年代起,租界当局开始陆续建造西式的大中型室内菜场,有三角地、铁马路、八仙桥、白克路(凤阳路)、马力斯(老大沾路)、四马路(福州路)、西摩路(陕西北路)、大自鸣钟(西康路),以及辽阳、八埭头(平凉路)和唐家弄(福北)等10多个。另外,上海银行、中央信托社和陶桂记营造厂也分别造了大成(新闸)、西宝兴和虬江菜场。这些菜场都已经是钢筋水泥结构,楼面有2层、3层,底层有柱无墙,四面架空,顾客可从各个方向进出,购买方便。

建成后,租界当局张榜招租,菜场内按3×3或3×5尺规定摊基,每只摊基收租金银元若干。在建造室内菜场的同时,租界当局还将自然形成的露天设摊处,划定地段,规定摊贩申请执照集中固定营业。


较著名有“菜市街”(宁海东路)、麦琪路(乌鲁木齐中路)、巨赖达路(巨鹿路)、嘉善路、徐家汇(今华山路)、安义路以及诸安浜等马路菜场。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本市已有49个菜场。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了22家室内菜场,称为市立菜场。其领导关系参照原租界当局放在市卫生局,下设东南西北中5个菜场办事处。

由于组织庞大,开支甚巨,一年后裁撤办事处,于1947年4月组成菜场管理所,国民政府对菜场的管理基本上沿袭租界当局的办法,即对摊贩设摊采取租承制。1947年底有摊基1万余个,最多的为三角地菜场有1155个,西康、北京和陕北等菜场有300至500个。

 


新中国菜场管理历经变迁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菜场管理所进行改组,将菜管所由卫生局划财政局。不久,菜场划归工商局管理。当时,工商、税务部门主要采取2项措施;一是加强市场管理,经常对商品质量、价格和衡器进行检查,对投机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批评,责令书面检讨。登黑板报,具结悔过及罚款等措施;二是加强税收管理,对摊贩税收采取自报公议、民主评定及每天预提税款、零存整付等方法。为了推进管理,在摊贩中建立代表会议制,并组织小组,通过读报、学习等形式,进行爱国守法等教育。

20世纪50年代初,菜场供应的蔬菜日均在1000至1400吨。“大跃进”后,日均供应量达2000余吨。1961和1962年日均供应3000至3600吨,人均每天供应0.47至0.58公斤,是历史上吃菜水平的最高点。当时,蔬菜已从进场交易、自由选购实行统购包销,计划上市、计划分配、计划供应,菜场缺乏经营自主权。


1965年起,合作菜场蔬菜零售亏损每年已达100至200万元,靠“以荤养素”维持经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中心菜场稳定在150个左右,供应网点有500余个。为有利于副食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70年代起市区公司已开始为菜场筹建小冷库,配备机动货运车。在蔬菜零售供应上,日均供应在2300至2500吨,保持人均每天0.40公斤的吃菜水平,但淡旺矛盾突出。品种单调,质量下降经营继续亏损,1970年和1972年最高达700至800万元。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集市贸易的恢复和发展,知青菜场的兴办,稍晚又出现了一批农办菜场,蔬菜副食品零售单一计划渠道的模式被打破,开放性、多渠道供应的格局形成。


到1990年,通过新建、改建和划细划小,全市有独立核算菜场224个,其中国营菜场15个,供应网点共511个。有67个菜场进行改造,陕北、八仙桥等37个菜场已成为商场化、商品包装化、设备现代化、计量电子化、经营“大副食”(增加经营糖酒南北货罐头等)和全日制供应的新颖副食品商场。


有的还在场内开辟“自选商场”小区;有30个马路菜场或进入室内、或改造成商亭式菜场。菜场各类设施进一步配套,商品供应丰富。到1990年,通过新建、改建和划细划小,全市有独立核算菜场224个,其中国营菜场15个,供应网点共511个。有67个菜场进行改造,陕北、八仙桥等37个菜场已成为商场化、商品包装化、设备现代化、计量电子化、经营“大副食”(增加经营糖酒南北货罐头等)和全日制供应的新颖副食品商场。有的还在场内开辟“自选商场”小区;有30个马路菜场或进入室内、或改造成商亭式菜场。菜场各类设施进一步配套,商品供应丰富。

文字编辑: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