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无水厕所、“认脸”厕纸机、垃圾桶“停车场”……世界厕所日新奇环卫设施亮相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17-11-19 19:25
摘要:正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厕所革命创新博览会上,一大批新奇的环卫设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不用水的厕所、会“认人”的厕纸机、可以和厕所配套的智能垃圾房……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正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厕所革命创新博览会上,一大批新奇的环卫设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不用水,靠泡沫和微生物

 

打开厕所的门,里面只有蹲坑,没有冲水箱,蹲坑内充满着白色的泡沫。在一个展台,记者注意到一批号称“基本可以不用水”的移动厕所。

 

产品制造商的工程师表示,这些移动厕所主要通过两个环节来节水。首先,白色泡沫是油性物质,让蹲坑壁变得光滑,排泄物不会滞留在上面,而是直接滑入厕所底部的生化处理池,这样就免去了冲洗的麻烦。其次,生化处理池里添加了生物菌剂,微生物可以“吃”掉排泄物,并不产生固体和液体,只产生气体,气体经过收集和处理,可以无味无害地排放到周边环境。

 

据制造商工程师介绍,该移动厕所主要应用于缺水环境,目前已在山西通天峡、四川峨眉山等景区试点应用。从经济性上来说,该厕所一个单位(蹲坑)一天消耗的泡沫成本只有0.3元左右,而生化处理池的生物菌剂一年只需添加约3公斤,就可以应付日均近300人次的较大客流。

 

“如果游客的素质足够好,理论上还可以使用更长时间。”该工程师表示,不排除一些游客在如厕时,将尿布、袜子、内裤、塑料杯等异物投入坑内,这些异物是微生物“吃”不掉的,还会破坏它们生长的环境,这样就需要一年内多次投放生物菌剂,并定期清理生化处理池,将异物取出。如此,相应的运营维护成本就比较高。

 

坑内只有白色的泡沫,底部连接生化处理池  陈玺撼 摄

 


“面生”才给厕纸,“熟人”不给

 

站在黄线上,正视前方3秒钟,自己的脸部特征便能被机器记住,随即长60厘米的厕纸从机器下方缓缓吐出。在两台“生物识别厕纸机”前,不断有路人驻足尝试。

 

设备制造商表示,厕纸机可以短暂记住取纸人的面部特征,从而确保在这段记忆时间内认出取纸人,防止他再次取纸,进而减少厕纸的浪费。等到规定的记忆时间(可人为设置)到了,厕纸机会自动删除相关信息。

 

一个生物识别技术能省下多少厕纸?况且这样的机器不便宜,为了节省厕纸,谁会购买使用?

 

对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质疑,该展商表示,他们在北方市场已经进行了多年试验,经分析,设置“生物识别厕纸机”的厕所可比没有设置的厕所节省80%的厕纸。按照北京某著名景点厕所日均节省16卷厕纸、一卷10元计算,一个多月剩下来的钱就可以买一台这样的机器;一年就可以买10台。

 

“别看小小一片厕纸不值钱,但把大家的浪费加在一起,其实十分惊人。”该展商表示,为厕所运营方节省下的厕纸费用,就是他们商业模式的盈利点。

 

一台机器的“肚子”正好可以装下一卷厕纸  陈玺撼 摄

 


“停车场”自动调度垃圾桶

 

寸土寸金的上海,能够设置公共卫生设施的空间相对有限,尤其是一些市中心的老式小区,可谓“螺狮壳里做道场”。其实,通过别出心裁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也可以让公共卫生设施的效率增加一倍。

 

展厅内,一个两米多高的垃圾房颇为引人注目,六扇垃圾房门被漆成了四种颜色,分别对应上海生活垃圾的四个分类,只要有人靠近,门上的垃圾投放口便会自动打开。现场的管理员用磁卡一扫门右侧的感应区,垃圾房门就会整体打开。往内看去,别有洞天——一只垃圾桶竟然悬在另一只垃圾桶上。

 

管理员告诉记者,门后的垃圾房就像是一座垃圾桶的自动停车库,只要“车库”内的探针感应到垃圾桶快满了,就会自动调度一只空的垃圾桶下来,把满的吊上去,同时通过短信提醒当地负责收运垃圾的单位尽快前来清理。

 

据了解,这座智能垃圾房可以根据设置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调整,比如不是把垃圾桶吊起来,而是把垃圾桶藏在地下,到需要时提拉上来,还可以与厕所无缝衔接,共享一个排污、除臭通风、烟雾警报系统。

 

智能垃圾房  陈玺撼 摄

 

垃圾桶正被吊起  陈玺撼 摄

 


专家谈上海公厕发展

 

嘉宾:上海市公厕协会秘书长顾承华

 

上海公厕拥有悠久历史。自清同治三年(1864年)工部局在南京路旁始建上海市区第一座公有公共厕所起,上海的公厕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从数量和质量上,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1864年至1929年上海公厕发展概况  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数量起伏期】

 

解放初期,为解决集中居住在棚户、简屋和市郊结合地区人们的如厕需求,上海开始大批建造公厕。

 

至1955年年底,上海共有环卫公厕830余座。

 

但由于公厕管理不到位,至1965年,上海公厕仅剩699座。

 

以后的岁月中,由于公厕建设经费减少,每年只新建公厕四五座。至1970年,上海公厕增至785座,但在1976年又回落至739座。

 

数读上海公厕  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提供

 

【稳步增长期】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普遍遭遇“如厕难”。为解决这一难题,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率先设计编绘了我国第一套公厕定型图,这提高了公厕设计的水平和建设效率,上海公厕也随之稳步进入增长期。

 

1984年至1987年,上海总共新、改建公厕219座。至1987年年底,上海共有公厕978座。

 

1990年至1992年,上海共新、改建公厕703座,仅3年就对几乎所有公厕进行了大改造。

 

至1994年年底,上海公厕共有1100座。

 

上世纪90年代的新、改建公厕投资大,等级高,设备好,能够更好地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如厕服务。上世纪末,上海还自主研究开发了我国第一台投币自控水冲式活动厕所,由此开启了自动化技术在公厕领域应用的先河。

 

20世纪90年代,上海当时面积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西藏中路和平电影院对面公厕  来源:上海市公厕协会

 

【质量飞跃期】

 

进入21世纪,上海以迎接2010年世界博览会召开为契机,不断提升上海公厕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不仅使公厕总量大大增加,更提升了上海公厕人性化服务水平。同时,为提升公厕科技化水平,上海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利用集装箱建设的箱体组合装配式公厕、第一台大型拖挂式活动厕所和拉臂式活动厕所,极大地推进公厕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力度。

 

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公厕的保障服务凭借过硬的软硬件水平,满足了7000多万人次的如厕需求,经受住了单日百万大客流的严峻考验。上海世博会创造了世博会有史以来最高的参观纪录,上海公厕不仅是这项纪录的见证者,更是这项纪录的保障者,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如今,公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目前,上海共有2600余座环卫公厕以及规模庞大的社会公厕,开放公厕的总量已达到8700余座,基本满足了市民和广大游客的如厕需求。

 

上海世博会公厕  来源:网络

文字编辑:张奕 图片编辑:周寅杰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