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解密“双11”数据 | 系统说8.12亿个包裹就快送达,有多少是“假签收”?
分享至:
 (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7-11-13 17:29
摘要:部分快递企业为了完成配送指标,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双11”的快递速度提速了——这是不少“剁手族”的感受,因为从11月12日起,很多消费者开始陆续收到“双11”当天的订单。根据菜鸟网络的统计,今年“双11”天猫平台供产生8.12亿个包裹,占“双11”物流订单总量的95%以上,截至11月12日16时,全国已有355个城市(含港澳台)收到包裹;从11月13日起,更是进入“双11”包裹配送高峰。

 

可是,消费者真的能及时收到“双11”包裹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伴随着智慧物流的建设,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等关注相关包裹配送的实时动向,可部分快递企业或快递员为了完成配送指标,仍存在在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嫌疑。这就是说,系统显示的“即将送达”或“已经送达”,未必真的是消费者的感受。

 

仓储物流出错,消费者“背锅”

 

“双11太忙可以理解,忙中出错也可以理解;但是,这种不讲诚信不负责任的态度不可原谅!”这是消费者陶先生对“双11”快递服务的感慨。“双11”当天,他在天猫上一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台冰箱,下单后负责配送的物流公司与他确认,该订单将在11月12日完成配送。11月12日,陶先生早早收拾了家,等着快递员上门,并且通过天猫App查询配送进度。

 

根据系统显示,当天13时57分,物流公司完成商品揽收;14时08分,派件员开始派件。可直到当天17时许,仍不见冰箱上门。于是,陶先生先联系了派送员,对方称这台冰箱压根没出库,他没有接收到,无法配送。派送员建议陶先生联系卖家。随后,陶先生通过旺信联系天猫商家,商家给了他物流公司的400电话,请他联系物流。打通物流公司电话后,客服说,仓库没发货,不是他们的责任,让陶先生再去联系商家……如此循环往复,进入了死循环。

 

无奈的陶先生只得求助天猫平台客服,但天猫客服说只能帮忙反馈……“感觉上就是被踢皮球。”更让陶先生气愤的是,当晚21时,冰箱没有上门,他的手机App却显示该包裹异常,原因是“收件人收货时间不确定或超出可预约日期”。这让在家等了一天且不断与天猫、商家、物流公司等沟通的陶先生非常不理解。

 

陶先生向记者反映这一事件后,记者联系了天猫方面,天猫表示将进入协调。然而,11月13日,相关方面的表现仍旧让人寒心。“12:33有人给我电话,表示10分钟内会再次联系送货,可等到现在,仍旧没有任何人和我联系。”14时许,陶先生告诉记者最新的进展。可是,直到13日17时记者发稿,仍然没有实质进展。

 

“数字物流”是把双刃剑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大部分电商平台都引入了“数字物流”系统,即相关物流企业将配送信息接入平台,消费者可随时查询配送动态。然而,这一数字化进展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加清晰明了的物流配送服务,电商平台、快递公司也能对物流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但另一方面,部分快递公司、快递员为了达到所谓的配送效率,也存在数据弄虚作假的嫌疑。

 

根据菜鸟网络的数据,“双11”当天,已有超过3.66亿件包裹实现出库;京东物流的数据则显示,85%的“双11”订单实现当日出库。按照目前的配送效率,同城配送一般一两天能够完成;主要城市的配送在三五天左右。不过,由于“双11”包裹数量太大,容易出现漏件、掉件的情况,所以配送效率可能要打折扣。

 

然后,部分快递公司为了保证配送效率,也会出现“假签收”的情况,记者本人也遇到过:为了避免“双11”的快递高峰,记者特意在“双11”前通过淘宝购买了一款儿童用品,淘宝App的物流进展显示:购买当天,位于无锡的店家就完成发货,次日凌晨包裹到达上海并开始配送,但当天傍晚18时许,记者没有收到商品,而淘宝App显示“包裹异常”,原因是“暂时无法联系上收件人,尽快安排下次派送”。

 

 

始终在等快递的记者觉得纳闷,就致电派件员询问。派件员解释称,当日工作太忙,来不及送,就选择了“包裹异常”——这样就不会影响公司对他的工作考核。派送员希望记者谅解并表示次日完成配送。虽然记者接受了这一解释,但觉得快递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考核、在物流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并不可取。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快递员的行为不是孤例。随着“数字物流”的普及,很多物流企业都使用相关系统保障物流配送效率,既是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对终端派送站点和派件员的监督。在此过程中,有的终端配送部门或个人为避免被追责,会将快递不能按时送达的原因归咎在消费者身上,包括“联系不到消费者”“无人接收”等。而消费者对于“不能送达”,除了抱怨几句,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督促或惩罚相关企业。

 

“双11”中,类似问题可能会更突出,因为“双11”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也是不同电商平台的“肉搏战”:除了比销售额,更比物流等售后服务。所以,是否及时发货、是否准时送达等,是电商平台、相关商家、物流企业等非常看重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排除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配送效率,在不能送达时,让消费者“背锅”相关责任。因此,面对“双11包裹“高速送达”的统计数据,不防多一些质疑:相关企业真的能送到吗?对消费者来说,宁可要货真价实的“送到”,也不要统计数据中看起来的“高效送达”。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