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解密“双11”数据 | 3分钟破100亿元,这个成交额从何而来?
分享至:
 (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7-11-11 00:03
摘要:进入第九个年头的“双11”,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见证了中国零售业的变迁。

3分零1秒破100亿元!2017年11月11日凌晨,进入第九个年头的天猫“双11”,再次创下了“开门红”。

 

不过,“双11”已经不再是天猫一个平台的狂欢舞台,而是成为一场所有电商以及实体店共同为消费者带来的消费盛宴。在众人关注的“双11”成交数据背后,是中国零售业的变迁,更是零售业上下游的升级。

 

 

从追求销售额,到实践“新零售”

 

今年,天猫将其“双11”主会场设在上海,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海是商业创新的前沿城市,面对热门的“新零售”,上海的实体店纷纷交出自己的答卷。

 

“新零售”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6云栖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强调用技术创新打通线上线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如今,不同电商平台都提出了类似的概念,比如京东的“无界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核心一致。不难发现,“双11”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曾经,电商平台或互联网企业以创造销售纪录为主要目标;但今年,他们更关注“双11”中的技术创新驱动。

 

苏宁易购副总裁、上海苏宁总经理范志军说,今年是苏宁第五次举办“双11”O2O购物节,也是苏宁向社会交出自己在智慧零售上的实践成果。他说,比起销售额,苏宁更看重“科技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目标。

 

“所谓智慧零售,是指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简单来说,智慧零售主要体现在智慧采购、智慧销售、智慧服务三个销售端口,对所有线下门店进行革新。”范志军进一步解释说,苏宁是从实体商业起步的,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深深感受到线上线下联动的重要性,而“智慧零售”就是用技术创新,让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实践也证明,零售业不能割裂成线上和线下,只有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他举例说,通过智慧销售上的实践,苏宁的实体店不会成为线上平台的展示厅或前置仓,而是能够触及更多人群:“比如,苏宁推出的‘共享导购’是对金牌销售导购员这一线下人力资源的共享。过去,优秀的导购员只能面向有限的顾客介绍,但现在通过视频,可以在苏宁APP上把自己的专业展示给更多的对象,导购效果呈几何级倍增。而感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预约V购,既能在线了解产品,也能到店体验,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的销售拉动。”

 

 

“双11”的峰值,激励创新

 

“在‘双11’可能是峰值,但每年‘双11’之后,就变成常态。”这是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确实,九年“双11”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年比一年高的成交额,更是一年比一年大的物流配送量、一年比一年要求更高的网上支付环境、一年比一年种类更丰富的技术手段。

 

所以,比起成交额,“双11”更大的意义在于成为各方参与者的峰值测试节点——如果能应对“双11”的大客流、成交量,就意味着相关技术或服务已经趋于成熟,推动中国零售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升级换代。

 

记者梳理发现,今天的“双11”堪称一艘需要面对前所未有之规模和复杂挑战的巨型航母,支撑这一商业航母背后的技术体系,也已进化成代表互联网技术巅峰的“超级工程”:除了交易、支付系统以外,还有数据、客服、搜索、推荐、广告、库存、物流……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精密的商业协同系统。在这其中,涌现出一系列创新。

 

例如,物流业是“双11”的重要受益者。针对每年“双11”的大量包裹,过去拣货员需要在仓库里逐一将货物找出来,一个拣货员经常要日行八万步。可今年“双11”,菜鸟、京东、苏宁等都在仓库内部署了机器人,由机器人负责将装有商品的货架拉到拣货员跟前,拣货员抬手就可以拣货,一天只要走两三千步,拣货效率和准确率都大大提高。

 

此外,“双11”的订单背后,离不开客服与消费者的交流。但随着成交额骤升,人工客服已经不足以应对如此大的客流量。于是,越来越多的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机器人客服。例如,阿里巴巴为商家开发的一键授权客服机器人,可以一年365天7*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双11”预售开始,这一名叫“店小蜜”的客服机器人一天能服务350万个客户左右;而在过去,一个人工“店小二”每天只能服务200至250个客户。

 

可见,“双11”不仅成为深入人心的营销节点,更是改变了中国的商业形态。它从单日销售狂欢发展为社会商业力量的整体巡礼;从单纯的商业交易数据发展为衡量全球消费趋势的风向标;从简单的上网卖货发展为如今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创新成果的试验田。

 

中国的“双11”,正成为世界“双11”

 

经过九年发展,“双11”的影响力更是从中国拓展到了全世界。除了海外的消费者关注“双11”,诸多海外品牌也纷纷“蹭”热点,甚至连资本市场也认为,中国的“双11”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含金量”。

 

近日,财经媒体BusinessInsider以《Bubs加入天猫双11,致股价疯涨》为标题报道称,澳大利亚乳制品企业Bubs在宣布其将在天猫平台出售乳制品以及参与即将到来的“双11”之后,股价瞬时暴涨23个百分点。

 

像宝洁这样的全球日化品巨头,也依靠“双11”的销售来支持其业绩。宝洁最新公布的季报显示,依托天猫带来的强劲销售增长,宝洁中国区销售额增长8%,而其第一大市场美国市场,销售额仅增长0.3%。从去年开始,为了更好地开发中国市场,宝洁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其电商总监承认:电商渠道是中国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带动了宝洁中国的销售。

 

面对这些变化,张勇认为,天猫“双11”不是对传统销售场景的简单线上化,它的魅力在于提供的平台和模式。而这种平台和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国品牌,同样也适合国际品牌。2014年,阿里巴巴将“全球化”明确为集团三大战略之一,自那时起,“双11”就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推动自身全球化,服务更多海外消费者和品牌商的重要载体。如今,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天猫“双11”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的“双11”中,中国消费者可触达超过六万的国际品牌和商家,同时也有超过100个中国品牌将借“双11”全面出海。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