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上海七浦路市场被电商打败了?“双11”里的七浦路是这样的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7-11-10 08:12
摘要:“双11”为线下带来了线上的挑战,但更带来了机会。

“如果不是及时转型,我也许早就放弃这家店了;但现在看看,‘双11’带来的其实是机会。”说这句话的,是七浦路兴旺国际商厦中懒狐狸童装批发店的老板娘黄举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见到她时,她正指挥店里的两个小工将第二天要快递的订单称重,她的丈夫则在柜台上盘点当天的营业额,看到记者来了,接过黄举花的手机,继续和对方交流订单的细节。这些细节,都传递出“双11”的味道:忙碌,但不失条理。

 

黄举花和丈夫在店里为“双11”的订单忙碌

 

黄举花说,这种状态已经维持了两个多月——从9月开始,他们夫妇俩、小工还有他们设在外地的工厂,都已经开足马力为“双11”备货。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他们小店的“双11”订单价格将达到80万元,比去年增长30%,差不多是全年的60%。

 

不过,这个成绩在两年前是不敢想的。“那个时候,电商势头正猛,七浦路的商户冲击真的不小,批发生意没有起色,零售生意更糟糕,我差点想转行了。不过后来我想,既然人家可以在网上把生意做大,我为什么不可以呢?没想到,真的做成了。”黄举花坦言,电商对店商有冲击不假,七浦路的商户也确实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更有不少商户像她一样选择了拥抱互联网,结果顺利走出了困境。在今天的七浦路里,利用互联网做大生意的商户还有很多,而“双11”也是他们的盛宴。

 

今年是第九个“双11”,而电商们的竞争也已经从销售额的新纪录变成对商业生态中所有参与者的赋能。这个时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听到好几个与黄举花类似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外界:“双11”为线下带来了线上的挑战,但更带来了机会。

 

 

 

“互联网+”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黄举花说,自己小店的转型契机,在于把店搬到网上去——2015年生意差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客源。她选择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主打批发的平台1688,因为还是想做批发这个老本行。没想到,触网后,同样的商品,迎来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经销商,她的生意立刻从七浦路这个有限的市场中跳了出去,变成全球贸易中的参与者。如今,她的衣服已经通过经销商,卖到了欧美、迪拜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91年出生的王宽是七浦路豪浦服装城里“慕邦”保安服专卖店的“少东家”,之所以说是“少东家”,是因为他的父母创办了“慕邦”这个品牌,而且在保安服行业中小有名气。不过,对于接班人的王宽,父母总有些看不懂:当年做生意早出晚归,不是在店里,就是在工厂,但是王宽很少到处奔波,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对着一台电脑点点戳戳。一度,父母甚至认为王宽不务正业,不是接班的料。

 

可谁料到,就是这个在电脑前点点戳戳的90后“少东家”,只用七年时间就把店里的销售额做到了2000万元,上海本地排名靠前的保安制服公司都成为“慕邦”的客户,“慕邦”也坐上了七浦路上保安服销售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而这一切的秘密,就是从王宽2010年在天猫开设的慕邦旗舰店起步的。王宽说,别的产品可以通过“双11”大卖,保安服为什么不能参加“双11”?“双11”展示了互联网的魅力,从事传统批发生意的七浦路商家,为什么不能利用这种魅力?

 

“双11”前,王宽来实体店盘点出样情况

 

当然,触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王宽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上网做生意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都是向天猫“小二”请教的,包括怎样设计网页、怎样发货、怎样与顾客沟通等。但慢慢地,网店走上了正轨。

 

王宽说,上网开店是觉得当时的生意局限性太大,最多只能卖到上海周边地区。不过“互联网+”后,发现互联网为父辈经营多年的小店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让他能把服装卖到全中国。

 

记者走访七浦路市场发现,像黄举花、王宽这样同时设有实体店和网店的商户不在少数。站在“双11”前的市场里,不仅能看到大包大包打包好的商品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更能看到商户们在电脑键盘上不停地敲敲打打,应对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买家的咨询。这个时候的七浦路批发市场,已经成为实体经济触网发展的典型。

 

七浦路不少店铺里打包好商品,准备发给来自网上的买家

 

新金融产品成为小微商家的助推器

 

上网,只是七浦路商户转型的第一步。在黄举花、王宽等商户的故事中,记者还发现一个共通点:他们善于把握互联网潮流中诞生的新兴事物,为我所用,助我成长。

 

黄举花说,2015年开始上网做生意后,原本备受冲击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但流动资金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她想问亲戚借钱,发现很多人在投资房地产,觉得她的服装生意变数大,不太愿意借;而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非常高,需要抵押担保,她又拿不出合适的抵押物。这时,1688上客服致电她,表示以她的资质可以申请网商银行的信用贷款。

 

“当时来了一个信贷专员,考察了我的门店和仓库,让我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证明,三天后就拿到20万元贷款,非常意外。”黄举花用这笔钱完成了小店的扩张;然后又在2016年和2017年依样画葫芦,再次申请到17万元和13.5万元贷款,用来为“双11”备货。因为这个时候,她发现即使做批发生意也可以赶上“双11”的消费高峰——经销商们直接面对零售市场的消费者,自然不愿意错过“双11”,也就对批发商提出了备货的要求。

 

让她更高兴的是,在经过第一次人工审核放贷后,因为有了信用记录,她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贷款都是直接在电脑上申请操作完成的,几分钟就放贷成功。

 

黄举花说,自己工厂里为“双11”进行备货的资金,有一部分就来自信用贷款

 

头脑灵活的王宽也看中了新金融产品。他研究了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银行提供的新金融服务,先是利用天猫店的交易信用记录,尝试信用贷——花3分钟填写信用贷申请信息,没想到一秒钟后就获得几十万元贷款,全过程没有使用任何担保和抵押。之后,他又尝试了订单贷款,就是在订单已发出、但客户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利用订单记录申请贷款,也顺利拿到了钱。“你要知道,流动资金对做生意很重要,按照传统的做法,回款周期很长,但现在能够用订单贷款,等于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难题。”

 

在七浦路市场,像黄举花、王宽这样善于利用新金融产品的商户还有不少。事实上,越来越多参与“双11”的小微商家或个体户、老婆店,都选择用新金融产品助力自身发展。来自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七浦路地区使用支付宝收钱码的商家超过8000家,其中超过十分之一的商家使用过网商贷。而网商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八九月份天猫、淘宝平台商家的贷款用户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3%,贷款总额同比增加62%,单日放款商家数最高达到14万家,共有超过1000万户商家获得贷款授信,总提升额度超600亿元。

 

聚焦实体经济让线下更有信心

 

对于未来的发展,七浦路的商户也十分看重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聚焦实体经济的论述。

 

“其实,‘made in China’的商品还是很受世界欢迎的。只要用好新渠道、新工具,实体店不怕做不好。”来自安徽的朱永超2006年刚来七浦路市场打工时,主要在仓库里打包装货;过了一年,他就和几个朋友在七浦路开出第一家鞋店,卖各种运动鞋,都是不起眼的国内品牌;2008年,他在淘宝上开出第一家网店,开始了上网经营。从去年开始,他开始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注册了“梵古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新名字,从原先的二手批发商变成了自己设计、生产的供应商。

 

朱永超和他的各式潮鞋

 

“新公司新品牌最大的改变是款式、出货时间都由我说了算,我对产品的控制权更大了,也更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提供产品。” 朱永超说,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是90后以及00后,所以出新款率非常高,平均一个季度出新款要超过20个,一年下来的新款超过100个,如果不是自己打品牌、自己做设计、自己生产,很难满足这种市场需求。但现在,通过自有品牌解决设计和生产问题、通过新金融产品解决资金问题、再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等于打通了产品生产销售的上下游,自然如鱼得水,生意越做越大。

 

黄举花也告诉记者,自己爱看新闻联播,关心各种时事,比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她就觉得,既然有经销商把她供应的童装卖到迪拜等“一带一路”国家去,为什么她自己不能做这个生意?不过,她也发现,要打开海外市场,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去年她和丈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注册了自己童装品牌“花菁”,然后在设计上走GAP、HM等欧美童装不同的风格路线,用自己这些年在童装销售市场积累的经验,主推个性化、中国风和日韩版的童装。“你别看我们只是一家小店,但我们这里卖的衣服的面料都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这样才能用‘made in China’的品质去闯荡国际市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不会忘记互联网以及由此诞生的各种新工具的作用。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