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中国成人过早死亡风险减半,可能吗?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7-11-08 06:21
摘要:如果要降低中老年人死亡率,他首先提到的是控烟,并强调吸烟是最大的危险。

“把中国成人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一半,是完全可能的。”昨天,英国牛津大学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中国项目组主任陈铮鸣,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举行的“2017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国际研讨会”间隙,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终身教授刘思敏,同样认同80%~90%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膳食干预来预防。

 

吸烟是最大的危险

 

陈铮鸣教授参与设计并主持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这一项目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51万中国成年人,建立了基于血液的基础健康数据库,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环节研究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规律和趋势。

   

如果要降低中老年人死亡率,他首先提到的是控烟,并强调吸烟是最大的危险。目前,我国每年有100万人死于烟草。如果不加以控制,到了2030年,每年的死亡数字将上升到200万。中国男性占了全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却消耗了全世界40%的烟草,烟民还在以每年新增600万的速度递增。陈铮鸣介绍,英国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近几十年下降了四倍之多,即为过去的四分之一。除了部分归因于治疗,这和英国政府提倡控烟和戒烟是分不开的,英国男性的吸烟率从最初的约70%下降到了现在的20%~25%左右。而中国现在处于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上升阶段,这与吸烟人数的增长关系密切。“吸烟造成的疾病会有一个滞后效应,估计三四十年后形势会更严峻。”

   

有的人可能会说,他的爷爷抽了60年烟,却也活到了80岁,而隔壁邻居从不抽烟,却只活到了60岁。“这只是个体现象,从大数据来分析,吸烟者平均寿命至少缩短10年。”其实,有关吸烟的研究国外从上世纪中期就开始了,由Richard Doll主导并持续了50年的男性吸烟者研究表明,每2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因吸烟过早死亡。

   

其次,控制血压。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尤其重要,除了要勤测血压,还要注意保暖。“气温每下降10摄氏度,血压就会增加7个毫米汞柱。”研究发现,我国1/3的成人患有高血压,其中有2/3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压。由于多数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这直接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和死亡风险。陈铮鸣提倡饮食要少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适当锻炼,保证睡眠。“我们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证实,新鲜水果的摄入和心血管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如果每天食用一份新鲜水果,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每年可减少五十多万。”

   

第三,控制血脂。“这就像下水道被堵塞了,肯定会水流不畅。血脂过高,血管自然就不通畅了。”为此,他提倡饮食要少油,少吃红肉。“血脂要尽量控制在一个低位,而且越低越好。”

   

第四,控制血糖。今年1月,世界顶级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一项最新研究,与无糖尿病者相比,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将缩短9年。“在中国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病例中,高达16%的人直接死于血糖管理不到位导致的急性并发症,这个数字是中国城市的四倍,而中国城市又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四倍。”这正说明社会的医疗体系还不够健全,对于慢性病的管理还不到位。

 

 不良生活方式和营养失衡将使慢性病负担增长50%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终身教授刘思敏说,研究表明80%~90%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膳食干预来预防,但慢性疾病患者仍然消耗了全球医疗资源的80%以上。2010年,中国有超过85.0%的人具有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美国心脏协会于2010年提出了“2020计划”,采用吸烟、体重指数、体力活动、健康饮食评分、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对心血管健康进行评价。据此标准,中国只有0.2%的人群达到心血管健康的理想状况。

   

如此高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却低得惊人。2012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6.5%,治疗率为41.4%,控制率仅为13.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比1980年至1982年与2001年至2003年的中国人均每日热量摄取量,这一数字从2327千卡迅速增加到了2940千卡;而糖与甜味剂的摄入在1980年至2003年之间增长了51.9%。在1991年至2006年之间,成人平均每周体力活动运动量下降了32%。中国不仅是烟草消费大国,男性的酒精摄入量,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也急速增加。如果不加以干预控制,到2030年,不良生活方式和营养失衡等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性病负担增长50%,人口老龄化则可能使中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

   

 刘思敏特别提到了“隐形杀手”糖尿病,“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还在国内做医学生时,如果来了一位糖尿病人,大家都会聚拢来去看病人,一是这个病当时不多见,二是这个病会影响许多的器官和组织。后来我在哈佛大学工作时,我的同事周五还正常上着班,过了周末就再也没来上班,他因为糖尿病继发感染心包炎和心肌病去世。此外,因为糖尿病造成截肢、失明的人也不在少数。”目前我国的成人2型糖尿病人超过1亿,已居全球之首。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预计到 2030 年,我国糖尿病的医疗开支将达到 3600 亿元人民币。

   

对比国外,从1980年至2000年,美国居民的血压、血脂以及吸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体力活动水平显著增加,心血管代谢疾病与死亡率因此减少了50%。1999年至2009年,由于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这一数字又降低了33%。

   

尽管刘思敏的研究组已发现人类的一些基因位点比较容易导致糖尿病,未来也许可以对健康人群进行营养干预,但他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膳食干预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