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第34次南极科考下周启程,将直奔难言岛,为第5个南极科考站做前期工作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7-11-03 18:19
摘要:难言岛被称为环境最恶劣的地方。25名突击队员将在那里生存、工作,非常具有挑战。

11月8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即将开始第34次南极科考之旅,它将载着25名突击队员一路向南,途经新西兰,直奔罗斯海的难言岛,为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做一些前期工作,预计4月20日前后返回上海。这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今天在“雪龙号”上透露的。

 

首次通过航空航海方式进入南极

 

从1985年建立长城站起,我国现有4个南极科考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昆仑站、泰山站两个度夏科学考察站。即将新建的第5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区域位于罗斯海特拉诺湾的难言岛,将是一座常年科考站,可独立支持开展陆地、海洋、大气、冰川等多学科综合考察项目,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罗斯海地区是国际上南极科考的要地,美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都在那里建有考察站。“罗斯海是深入南极内陆纬度最高的海,难言岛被称为环境最恶劣的地方。25名突击队员将在那里生存、工作,非常具有挑战。” 孙波说。

   

相比之前,第34次南极科考的支撑保障模式有了很大改变,将第一次通过航空航海两种方式进入南极。除了将在南极海域阿蒙森海组织多学科、大规模的科学调查,还将组织对南极大陆的系统观测。

   

据介绍,我国将初步建立国家海洋大数据极地分中心。“毫无疑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南极包括陆地和海洋,海洋就是南大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10%,吸收了人类活动40%的碳排放,最重要的环流都聚集在南大洋,这是进入深海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初步建立数据中心,来了解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南大洋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开展了全南极考察模式

 

即将出发的“雪龙号”。黄海华 摄

 

我国极地考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孙波感慨不已:“国外对极地的考察已有百年历史,我们只有33年,但我们的组织管理模式有中国特色,从而可以在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我们开展了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全南极考察模式,这对支撑保障体系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我国的一些极地科学研究成果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孙波特别提到了不久前轰动一时的引力波事件。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10月16日通报,南极巡天望远镜今年8月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此次引力波事件,让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我国南极望远镜成功追踪并独立观测到该引力波光学信号,意味着中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

 

15年助力中国极地事业

 

眼下,第33次南极科考越冬队员正坚守在南极中山站,他们已经在那里奋战了整整一年。在与他们的现场视频连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外正刮着暴风雪。“这里的风雪特别大,差不多积到中山站的石碑一样高,不过我们已经铲出了一条道路。”中山站站长赵勇说。

   

赵勇坦言,中山站可吃的蔬菜已经不多,队员们平时会补给一些维生素。他们在南极的生活用水需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海洋中。因此,对清洁用品的要求更为严苛——不能含有磷和其他有害环境的成分、须可快速生物降解。

   

2002年8月起,我国南(北)极的考察站、考察船全面启用安利产品。今天,安利公司表示将继续为中国南北极科考提供优质环保产品,助力中国极地事业。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