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舆论+】“佛系青年”不要丧,《人民日报》喊你做一名“斗战胜佛系青年”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查睿 2017-12-13 17:17
摘要:青年人所谓的“佛系”,其实无非是自我吐槽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听着不太“正能量”。

《人民日报》今日版面截图

 

微信公号“新世相”推送的《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又成了爆款,顺便带火了“佛系青年”。

 

“佛系”不是“新世相”的首创,“佛系追星”、“佛系恋爱”等这些词在网络上屡次出现,所谓的“佛系”与宗教没多大关系,所表达的意思大致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新世相”文章截图

 

比如:

 

佛系乘客:给司机打电话说,你不要动,我来找你

佛系健身:下班后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开心

佛系好友:在朋友圈随缘点赞,都是爱的鼓励

佛系购物:能不跟卖家交流尽量不交流,自己看看商品介绍,合适就买

佛系养娃:出息的孩子不会多,童年何必那么苦

……

 

微博自媒体“小野妹子学吐槽”也总结了“佛系微博用户”:“不发,不评,不转。不撕,不怒,不传。一切爱豆,皆是虚妄。种种谣言,过眼云烟。热搜热榜,不过梦幻泡影。明星劈腿,菩提静静吃瓜。自在刷新,欢喜圆如。随缘点赞,善哉善哉。”

 

“新世相”文章截图

 

年轻人总该有点朝气吧?

 

青年人所谓的“佛系”,其实无非是自我吐槽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听着不太“正能量”。

 

网友“风景如画superman”说:“都说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总该有点朝气吧。”网友“ASTROWHORE”也表示:“提出所谓佛系青年,是把青年刻画得无聊化庸俗化,纯粹是一种抹黑。”

 

但“人民日报评论”不认为“佛系青年”是一个负面形象,“还原到生活场景,一方面,这可以是不争不抢、不钻营不吹捧的随性、豁达;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时候的怠惰、消极。好与不好,存乎一心。”

 

文章认为, “佛系”之说,在无奈之外,更多了一些“不焦躁、不执著、不强求”的态度,也未尝没有“不愿给人添麻烦”的心情。人们从中,也会看到“世代转换”之后人生观、价值观的悄然转型。

 

网友“枣小尘”也表态:“我不认为它很消极,我更把它看成一种与人为善,与万物言和的态度。”网友“_EdwardYao”对于“佛系”的理解也是“在于不断的精简,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内耗,趋于纯简的过程”。

 

无论是“佛系青年”还是“第一代90后”系列,这些文章总能流露出对“90后”生活态度的质疑。

 

网友“蜜斯展在码字”认为,年龄是一种天然的屏障,每一代人越过这道屏障审视别人,都有些虚无缥缈之感,加上对时间的失真感和自身的危机感,偏见几乎无可避免。

 

听着“90后”的“佛系”人生,难道就忘记了以前80后“垮掉的一代”吗?

 

别太丧,中国青年人对未来最乐观了!

 

在“佛系”的背后,明眼人不难看到隐隐约约的“丧”字。就连“新世相”在文章中也说“把佛祖无欲无求的概念偷换到自己身上,其实就是丧文化的一种表现”。

 

生活太丧,显然是不好的。

 

《光明日报》曾撰文警醒“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的思想和情绪。“长期在这样的话语里生活浸润,不免会沾染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对待生活、周边的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群的和谐,都有极大的危害。”

 

“澎湃新闻”评论说,“丧”其实并非年轻人的主动选择,而是一种无奈,它偏向斯多葛学派的处理方式,“以深思熟虑的理解为名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试图改变现实的秩序”

 

该文评价“丧文化”其实是种自我矮化,是屈从、放弃和自我阉割,并最终丧失了远景想象以及塑造历史意志与行动能力。“丧”的确自我保护了,但也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图片选自网络

 

“丧到极致,只剩下原子化的自我,对外界漠视、对人情冷漠,落入颓废虚无的精神荒漠,对于人生失去目标和希望,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新华日报》认为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丧文化”,“部分喊‘丧’的年轻人,其实依然在卖力工作、生活,喊‘丧’不过是他们负面情绪的宣泄而已。对于这样的宣泄,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早在7月11日,《人民日报》就曾刊文谈到“丧文化”流行,援引了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资质调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结果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乐观。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丧文化”的流行,的确反映出青年人的一些独特心理状态。文章中就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也的确面临着他们的父辈不曾遇到过的新问题,孤独、渺小感、无力感也并非无病呻吟,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变成心理问题甚至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背后问题,或许才是社会应该真正去了解、关注和关心的。

 

不妨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

 

“佛系”也好,“丧文化”也罢。抱怨归抱怨,“90后”终究还是要成长起来的。

 

微信公号“灰鸽叔叔”在《我们第一批80后都还俗了》调侃说:“我真的,真的非常羡慕遇到中年危机的90后。哪怕是试错,你们也有时间可以去浪费。只要你开始感知到中年危机,那就说明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你的手里。你要握紧它。加油。”

 

网友“续登峰”也呼吁“90后”要振作,即便是不能改变世界,也不能让世界改变自己的初心:“人人都想成为大人物,而小人物永远是时代的主流,坚守凡人的操守没有错,甘心当一辈子凡人却是大错特错。”

 

“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人民日报》指出,古人也好闲好从容,但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

 

“佛系”口中说,梦想心中留。如果你是一名丧丧的“90后”,也别忘记另一句流行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栏目主编:刘璐 文字编辑:刘璐 图片编辑:项建英
内文图: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