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普陀区苏州河论坛聚焦“智能科技”,专家设想打造中环智能科技发展带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7-10-24 16:35
摘要:普陀区应定位“上海智能科技创新高地”。以发展智力产业为核心,以打造智创园区为抓手,以实现智慧生活为目标,着力打造“智能普陀”,着力建设中环智能科技发展带,使普陀成为上海智能科技创新高地,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树立都市创新产业的标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互联网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这场颠覆性的潮流中,以“机器人革命”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切入点和增长点。这个特点正好契合普陀区的智能产业定位,普陀区该如何抓住机会寻求发展?在昨天市政协地区政协联络指导组与普陀区政协联合举办的2017苏州河论坛上,各方专家学者围绕“聚焦智能科技新领域,培育普陀发展新动能”主题,为普陀区发展智能科技建言献策。
 


不止抢位发展更要错位凸显

普陀区“一轴两翼”科创发展战略


根据区政协重点课题组历经半年、召开二十余场调研会所形成的调研报告,提出“发展智能普陀、打造中环智能科技发展带”的积极倡导,契合了普陀发展现实需要与未来趋势。


调研认为,普陀区应当发挥自身在功能性平台、智能企业、空间载体等方面的优势,不止要抢位发展,而是要错位凸显,扬长补短,主动作为,在错位发展中赢得创新主动。


首先要“领域错位”。智能科技产业涵盖领域较广,在产业领域选择上,普陀应当与临港、宝山等地面向大工业、大装备的制造业错位,依托区域内已经形成集聚的企业基础,迎合智慧城市、商业消费、公共服务等市场需求,着力发展服务型机器人研发、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基础设施等都市消费型产业。

还要“功能错位”。智能科技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较长,选择与本地资源禀赋相适合的功能区段是发展的关键。在功能选择上,普陀区应当与张江科学中心的基础科研以及临港规模化生产相错位,依托两大功能性平台,抢抓技术创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环节,发挥智能制造研发、检验检测服务、展示交易、信息集散等功能,以综合服务带动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关注创新创业,打造智能科技创新生态。

而“载体错位”,则是因为载体特征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形态。普陀区一方面占据中心城区的优越位置,交通便利;另一方面还保留一定的楼宇、工业用地,为中心城区发展新兴科技产业留下了难得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载体形态上,普陀区应该与从事高端金融的城市核心区、从事大规模生产的郊区相错位,发展具有小型化、创新性特征的智能科技研发、设计、服务、示范展示等都市型产业。
 


定位“上海智能科技创新高地”

电科所机器人国家检测与评定中心


专家学者认为,普陀区应定位“上海智能科技创新高地”。在定位上,聚焦智能科技源头创新,着力发展智能科技生产服务,推进智能科技成果转化,构筑智能科技功能平台体系,提升智能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关键是要以发展智力产业为核心,以打造智创园区为抓手,以实现智慧生活为目标,着力打造“智能普陀”,着力建设中环智能科技发展带,使普陀成为上海智能科技创新高地,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树立都市创新产业的标杆。


具体功能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智能科技研发功能。聚焦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核心技术研发,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力争在感知技术、基础算法、深度认知学习、人机交互等关键应用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围绕服务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消费等智能科技产业,大力开展面向市场化应用的智能科技二次开发,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二是智能科技服务功能。依托软件园区、总部园区和服务企业,占据价值链上游区段,实现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等专业服务功能和金融支撑、人才培训、企业服务、创业服务、信息交换、展览展示等配套服务功能。


还有智能科技转化功能和智能科技示范应用功能。发挥科研成果的溢出效应,打造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发展适应都市产业的精、细、特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实现企业总部、市场推广、金融并购、个性化定制、众包众筹、电子商务等功能;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培育智能基础设施和面向公共服务的智能科技产品,在桃浦智创城等城市转型过程中率先应用本地化的智能产品,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构筑完善生态体系

桃浦智创城


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才能构筑起一个完善的智能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专家学者认为,首先要塑造一个环境——营造智能科技创新发展氛围。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建设智能科技创新相关专业性众创空间及孵化熔育发展智能科技新兴企业。夯实园区楼宇载体功能,着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高品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载体,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园区转型升级,探索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智能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由传统的产业链向新兴的创新链转变,成为智能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在普陀区树立智能普陀的“大旗”,营造智能科技发展的浓郁氛围,形成智能科技产业的规模集聚。


要做强两大平台——夯实机器人检测评定、嵌入式软件平台功能。以电科所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与华师大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为核心,发挥平台枢纽配置功能,着力构建科创新生态。推动普陀区都市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综合服务带动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打造智能制造研发、检验检测服务、展示交易、信息集散等功能性、枢纽型智能科技服务平台,为智能制造的示范应用提供创新技术接口和创新配套服务,成为各自领域国内外权威的标准制定中心。


此外,必须聚焦三大领域——瞄准服务机器人、智能基础设施服务、智能科技产品研发三大智能科技领域。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针对社会服务、医疗康复、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教育娱乐等领域,引导和扶持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服务普陀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建设,以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等为重点,培育智能基础设施产业并率先在普陀城市建设中应用。面向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的需求,发展以智能汽车、智能照明等为代表智能科技产品,成为未来智能科技消费领域的领头


还必须整合四方资源,构筑产城学研一体发展的创新生态模式。以武宁创新发展轴上集聚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服务资源为核心,聚焦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整合区域内应用、生产、展示、市场等不同环节的资源要素,打通智能制造资源要素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载体布局之间的阻隔,形成智能制造成果就地转化、产业链模块化分工和企业规模集聚的发展态势。

文字编辑:王志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