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市场解码 > 文章详情
上海大米PK东北大米?除了拼速度,还靠“颜值”和“才华”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迟腾 2017-10-17 20:21
摘要:从“卖稻谷”到“卖品牌”,“上海新大米”让市民吃的放心,市郊农户的收益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蒸熟的大米泛着一层油光,香味扑鼻,很惊艳”“吃起来糯糯的,细细咀嚼有淡淡的甜味,是熟悉的上海味道”。十一长假过后,上海市农委专门邀请了百余位市民前往上海新大米主要生产地区之一的松江区泖港镇,实地观摩大米生产、现场品鉴大米口味,土生土长的老上海和吃东北米长大的新上海人品尝完毕后,赞不绝口。

 

上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沪郊盛产的优质稻米,食味清香、略甜,口感软糯有弹性、冷饭不硬,特别适合上海市民的消费习惯。但长期以来,上海本地稻米产销分散,产业链不完整,品牌集中度不高,所以“上海人吃不到上海本地新大米”的现象一直存在。江苏和东北大米也趁“虚”而入,成为上海市场大米消费的主流,上海地产大米成了“只闻稻花香,不识米饭味”的乡愁。

 

今年,上海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从大米入手,由过去的“卖稻谷”变为如今的“卖大米”、“卖品牌”。9月22日至10月22日,全市统一品牌的“上海新大米”首次亮相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的10家大卖场、43家标准超市。 市农委表示,此次受邀观摩的市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合理和可操作的,将纳入今后的种植动态调整方案中,供给侧改革有没有成效,“由市民说了算”。

 

那么这些让好吃到“停不下来”的新大米,到底有什么“门道”?

 

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科科长、高级农艺师陆铭昌介绍,“松江大米”是今年上海新大米重要产品,市民能够在国庆前吃到新鲜大米,得归功于“松江大米”的主栽品种“松早香1号”。这个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主繁育的优质水稻品种,获有知识产权专利,具有抗病性强、生产稳定性强、易高产等特性。米质松软、嚼劲足,使得松江大米的“软米”特点在市场的识别度渐高,成为特色。

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泖港基地培育出的新品种。

除了“松早香1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应用现代育种技术,相继育成了“沪早香软1号”、 “沪早香软2号”、“沪早软粳”等早稻新品系。“以奉贤区为例,目前‘沪早香软1号’在奉贤区试种面积在638亩,亩产量在350至500公斤,亩产值在4600至6200元,净收益是常规水稻的三到四倍。”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水稻育种专家吴书俊告诉记者,可以说,国庆稻新品种的全面开花正积极推动沪郊农户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国庆前后新米市场的空白得到填补的同时,农户的收益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从消费者的层面,国庆大米的农药化肥残留也更少,食用更健康。”陆铭昌说,由于“国庆稻”收割早,比一般晚熟品种至少减少3次农药使用。所以从育种研发到种植生产,上海大米打出品牌除了靠“颜值”更靠的是“内涵”!

 

“我们这里的大米没有用过任何农药和化肥。”上海群超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金伟荣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285亩国庆稻全部采用有机肥料,这里饲养的都是新西兰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兔子们食用的是一半为草料的专业饲料。而兔子排出的粪便,将会由这里的自动清粪机送到外面的搜集处,进行发酵等环节后会被用作水稻的有机肥。

 

目前,合作社450亩的农田全部安装了监控探头,等线上系统搭建完成后,这里产出的每一袋大米都可以实现全程追溯,消费着可以直接调取田埂上的摄像记录,“是否使用农药、化肥,一看便知。”

 

文字编辑:吴卫群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