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上海五年新作为③】以“绣花功夫”探出治城新路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7-10-16 06:30
摘要:打造“全球城市”殊为不易,何况“卓越”,摆在面前就有多道不得不过的关卡,比如:怎么让一座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运转高效、安全有序、充满活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朱珉迕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座城市的高下,更需要从经济之外找指标。


2016年秋天,“卓越全球城市”开始在上海成为愿景。这座城市将目光瞄向2040年,试图全方位比肩那些老牌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的历史地位,以及今天在全国所处的方位,让这个目标显得顺理成章。但打造“全球城市”殊为不易,何况“卓越”,摆在面前就有多道不得不过的关卡,比如:怎么让一座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运转高效、安全有序、充满活力?


这是世界性难题,亦是必破之题。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要求上海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此前连续数年,总书记都叮嘱上海,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总书记的这句话,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而正是通过打磨“绣花功夫”,上海直接回应着正在遭遇的挑战,亦从一个侧面诠释“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

 

 

从“不可能”到“必须成”


有至少两年时间,这座城市的许多人,是在近乎“2+5”“白+黑”中度过的。他们的休息日,被用来做一件叫“补短板”的事情。


2015年下半年,“补短板”在上海成了高频词。那年夏天,由市委书记率队的几次突袭式“暗访”,揭开了城市深处种种“暗疮”——违法建筑丛生、交通秩序混乱、中小河道污染……存在于上海角角落落的现状,同这座城市的光鲜外表极不相称。


很快,“补短板”成了上海的一大要务。2016年、2017年,上海市委连续两年将其列为“一号课题”。这曾出乎不少人意料。在他们眼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龙头的上海,历来关注的是最出挑、最前沿的事情。


这或许也是一种辩证法:超大城市治理,既要探索前沿,又要修补短板,两者密不可分。201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直言,上海现在的突出问题是“短板太短”,这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果下一个五年不补好,就会反过来影响长板继续加长。”


那份长长的任务书,亦随这种辩证法而来——2015年秋天,启动“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要求坚决拆除违法无证建筑、取缔违规无证经营,全市覆盖、没有例外、没有特殊;2016年春天,启动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力图最大程度整顿道路交通秩序、遏制交通违法;2016年秋天,中小河道整治推开,要求到次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一环紧扣一环的“补短板”任务,每一项均被要求“紧要目标、务期必成”。


对不少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来说,这份任务书里,一度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譬如拆违,仅市西一个小村庄违建量就达60多万平方米,而这存在了至少10年的60多万平米,每年会为当地创造上亿元收入。在许多类似地方,拆掉违建,就等于拆掉一棵根深叶茂的摇钱树,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历史问题。


亦是由于任务之巨、根源之深,交通整治、河道整治等伊始,同样伴随“怎么可能”之类的疑问。


但着眼一座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全体市民的民生福祉,愈是“不可能”之事,愈是“必须成”。

 

 

从“点对点”到“组合拳”


在“五违四必”整治启动大半年后,一位村支书悟出一句话:“想干事,就能想出很多办法;不想干事,就会找出很多理由。”


经由市领导的推广,这句基层干部的切身感悟,成了流行沪上的“金句”,亦成为上海治城的写照——面对超大城市治理的种种挑战,需要“想干事”这一基本态度,以及基于态度的“很多办法”。治城之道,既要雄心,亦需智慧,两者结合,方为担当。


有两个词,如今被视为重要的方法论:一是“协同”,一是“支撑”。前者针对的是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窘境,这种“九龙治水”式的格局往往导致无用功;后者则指向另一种陈弊——出现问题总是基层一线冲在最前面,但冲在最前面的却往往赤手空拳,结果同样是无用功。


今天,无用功就是资源消耗,这是新的“不可承受之重”。而在一个超大城市,改变这种僵局,不靠就事论事,而需系统变革。


2014年的岁末,上海拿出了一套“1+6”文件——历时一年形成的《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是当年上海“一号课题”的直接成果,亦掀开一场20年未有的基层大改革——全市街道被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居村党组织书记培养作为重要的班长工程推进,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体系……


那一年,上海的决策者把很多时间花在了上海的百余个街镇和千万个村居上。这些城市的末梢受到了空前关注,不少居委干部被直接请到市委大院出谋划策。“一号课题”结题时,市委召开的推进大会,亦罕见地直通全市村居。


“一切围着基层想、一切围着基层干、一切围着基层转。”这三个“一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后来人们慢慢读懂了这句话的深意——解决治理难题尤其是“短板”问题,都依靠着基层打下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动员能力、创造能力,是现代城市治理的根基。


而在两年多以后,上海拆掉了1.5亿多平方米违法建筑,交通事故数下降了近四分之一,黑臭河道正在逐步变清。还有一件事让外界惊讶:连续两年春节,上海外环内再没有燃放过烟花爆竹。


不止一位基层干部事后回忆,如果没有一系列制度为他们“赋权”,并使之得以调动更广大的基层力量,这些事“想也别想”——当然,缺乏了专业帮助、政策支持、法律支撑,要做成许多事,同样“想都别想”。

 

 

从“管今天”到“治未来”


对一些年事已高的基层干部来说,“1+6”文件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曾经因为后继乏人,不少基层“老法师”面临着难以退休的尴尬。如今,有了专门针对后备队伍建设的一套体系,至少能保证20年内不会“青黄不接”。


他们的经历,如同一个缩影。某种意义上,能看到20年甚至更久以后,这比解决当下问题更具意涵。


在“补短板”两年之后,阶段性的成果并未让这座城市沾沾自喜,相反更有远虑。短期政策效果会有衰减,当下成果能否转化为长远成效,而不至于遭遇反弹回潮,是治理者们思量更多的问题。


也正因此,“长效机制”在上海的许多领域都被反复强调,亦频出新举。在交通大整治一年之后,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出台。被称作“史上最严”的这部地方法规,其修订几乎与整治同步,就是为了给“长治”提供法律后盾;而在“五违四必”整治初步告捷后,镇、村的招商引资权亦被套上“紧箍咒”,目的则是从源头切断“低能低效”的可能性,治标而更治本。


按照中央和总书记的要求,上海探索的这条治理新路,要在“当下”之余顾及“未来”,用持续换得长效,用长效体现品质。这也顺应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恰恰蕴含了眼前与长远、短期与长效的区别。


也正因此,今年,上海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强调有加。这并不是赶时髦,而是真正意识到,精细化的城市治理既为前沿课题,就不能罔顾新兴技术手段,更不能错过新技术的窗口期。


而持续一年多发力的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以及诸多公共文化空间的兴起,则诠释着另一种认知:一座城市终究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品质为先导、以人为尺度,今天付出一点,明天将得到更多。

文字编辑:张骏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