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走进清华附小,四问“小学生运用大数据研究苏轼”
分享至:
 (9)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宰飞 余晨扬 2017-10-12 13:29
摘要: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清华附小造噱头、搞炒作?这些研究成果真的出自十来岁的孩子之手,还是由父母、老师捉刀代笔?基础教育是不是跑偏了?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初看这些研究课题,你或许会以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毕业论文,可是你错了。他们的作者是一群小学生。

 

昨天,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文章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文章说:“利用假期时间,我们进行了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

清华附小六(4)班学生的苏轼研究报告。

比如在报告中,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子由”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苏轼诗词全集》中共出现229次,“足可见苏轼与弟弟子由之间的手足情深。”

 

另外,“归来”一词共出现157次,“归去”则出现92次。学生随即展开思考,这样用词的原因是因其总是在到处云游吗?通过进一步分析诗词创作的年代,结合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学生发现,“苏轼一生三次被谪,每次被谪结束之后,苏轼诗中'归来'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增加。”

 

看着文章里分享的5篇质量不低的研究论文,很多成年人惊诧不已。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清华附小造噱头、搞炒作?这些研究成果真的出自十来岁的孩子之手,还是由父母、老师捉刀代笔?基础教育是不是跑偏了?网上的质疑、赞扬、思考出乎学校师生意料。师生家长平时用来内部互通的班级公众号少有外人关注,怎么一下子点击量破了百万?清华附小的老师们也有点蒙。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清华附小,向学校老师们当面求解。

 

一问:清华附小借苏轼炒作?

 

看到网上有人说,清华附小在借题炒作,学校老师觉得委屈:“班级微信平时就是用来向家长展示教育教学活动的,是一个常态的行为,不知为何被转了出去,学校根本就不存在炒作的动机。”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清华附小是一所创办于1915年的清华子弟学校,走出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6位两院院士、6位共和国将军。在学校会议室,记者看到两幅书法题词:“祝清华附小同学们学业猛进!”“发展自己的兴趣”,落款均为“杨振宁”——这所学校的老校友。

 

事实上,类似苏轼研究的小课题在清华附小并不是头一遭。据介绍,在之前的几年,全校师生共同做过史铁生研究、鲁迅研究等等,明年学校计划进行朱自清研究。

 

校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送了上届六年级孩子的作品合集——《鲁迅小课题研究》。看看题目,也都颇有学术气息:《鲁迅笔下少年形象》《鲁迅童年课题研究》《那些年鲁迅吃过的零食》《故乡·少年》……这些研究课题去年也同样发在了班级公众号上,并有没有发舆论热议,而今年的苏轼研究反响之强始料未及。

 

六(4)班两位班主任之一的易老师是一位教数学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小课题研究在学校是一个常态化教学项目。说话间,他捧出一摞足有一尺高的A4打印文稿,记者翻看发现都是孩子们的研究报告:《共享单车的受欢迎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关于无红绿灯路口的建议》《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优缺点的调查研究》……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之火并非刻意而为。“小课题成果我们一直用微信在公布,咋《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一出来就不行了?很多人之所以对我们有非议,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他们的所见不一样。” 学校对一些不理性的评价很是无奈。

 

二问:小学生研究苏轼是否揠苗助长?

 

小学六年级就拿出专业调查报告,学校是否 “揠苗助长”?不少网友提出质疑,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快了?

 

“别忘了,这是清华附小。”校方这样答复。作为有着历史传承的清华教职员工子弟学校,生源所受家庭教育与众不同。因此也就有了推行7年的“1+X课程”的育人模式,“1”凸显学科价值,“X”强调创造生成。苏轼研究就是清华附小“X”课程的一部分。

 

六(4)班另一位班主任连老师说:“国庆长假的‘遇见苏轼’作业是为期一年研究的报告初稿。其实,苏轼研究在今年春天已经展开。”

 

上半年主要是对苏轼的静态学习,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学生们大量阅读书籍,学校还请《百家讲坛》名师康震来校做了3小时讲座。下半年开始进行选题讨论,对选题不断修改后开始调查研究。学生利用国庆长假将这几个月的研究整理成报告,随后还将进行小组讨论、再次修改、答辩等多个环节。

 

此次网上疯传的六(4)班《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并非一蹴而就。这些孩子们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已经接受课题研究训练。易老师回忆起第一次研究 “种小苗”,他带着孩子们一点点记录着“小苗”的成长。孩子们结合语文课进行“种小苗”的日记写作,结合数学课进行小苗的测量,结合自然课学习“小苗”的分类……老师不断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报告书写规范等。

清华附小六(4)班班主任易老师。

 

三问:研究是孩子做的,还是父母老师捉刀?

 

对于《小学生遇见苏轼》是否为孩子独立研究的疑问,校方并不否认家长在其中的参与,但表示主要内容仍为学生个人完成。

 

当前教育改革倡导“家校协同”。清华附小拥有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大师、院士进校园成为常态。校方认为学校利用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并不是件坏事。

 

易老师解释说,大家可能把这个研究想得太难了。在小学课程的统计里,已经接触了研究方法的学习,调查问卷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包括“信度”、“效度”等统计学知识也曾教授。

 

老师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有个孩子进行“高频词检索”研究,是其父亲在网上帮忙找到搜索分析软件,“软件把高频词汇检索出来,剩下的事儿就是利用课上所讲的数学统计分析了。”易老师解释道。有家长教给孩子做折线统计图,有家长帮忙将问卷导入“问卷星”网站。几份研究报告中,《苏轼的朋友圈》研究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

 

连老师抱着孩子们的一摞作业说:“我对这帮孩子太熟悉了,从小学二年级我就带他们,从一片纸的小作业到今天的研究报告,我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哪个孩子什么研究水平我了如指掌。他们是靠自己独立完成的作业,还是家长帮忙完成,一看便知。”

 

老师主要扮演论文指导角色。易老师告诉记者,“遇见苏轼”的研究选题由班主任逐一把关。学生选题的最大问题是太大,比如“苏轼诗歌风格研究”,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修改。有的调查问卷由老师提出意见并“改到崩溃的第11稿”。

今年是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学校里有关苏轼的内容随处可见。

他们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全天候的。下午6时,连老师看看表,“一般我都7时回家,当孩子有问题找我,就是我的上班时间。”国庆8天长假,用一个词形容两位班主任对学生的帮助就是“陪伴”。他们随时等着孩子们的问题,不断为孩子们打磨研究报告。

 

四问:清华附小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引领中国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她说:“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不过回到教育思路本身,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成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能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学校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她所做的,只是在清华附小因材施教。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地区间、学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客观现实,教育改革正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但均衡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其焦虑或纠结于客观条件,不如在教育思路突破、教学方式创新上多动动脑筋。

文字编辑:樊江洪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