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唯一一次当众流泪是为了啥
分享至:
 (1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俊 2017-09-11 06:40
摘要:习近平也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表了富有创见的讲话,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列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读习近平在原陕西省延安地区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感悟的访谈录,是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把钥匙。

 


形成“既定不变的目标”和“基本观念”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之一,也是形成终生为之奋斗的信仰的黄金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

 

 

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落户,直到1975年10月离开。从15岁到22岁离开,人生的第一步,风华正茂的年纪,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延川的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同志基本信仰、基本观念和“人生目标”形成时期。习近平回忆他这段岁月的时候就说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是强调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陕北高原是我的根”,“陕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

 


应该说,在延川的知青岁月这个“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一个启承点”中,习近平形成了他坚信并愿意为之终生奋斗、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这里,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和担当的情怀由朦胧到清晰、强烈。在这里,培养了他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了他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形成了他人生道路的“既定不变的目标”和“基本观念”:他“既定不变的目标”就是“为人民做实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他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是群众”、“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共产党干部应该怎么样”,以及对“法治和制度的崇尚”,等等。这些是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后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个人要有一股气,什么事都不信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习近平插队落户前后时期,陕北一带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当时下放知青后来回忆说:“在那个时候,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宁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重要职务。不难想象,习近平所处的家庭环境与延川县梁家河插队落户的生活环境比起来,会有多么大的不同。也就是因为在当时延川县的知青家庭里面,习近平父亲的级别最高,家庭遭遇的冲击最大,习近平插队当农民以后,在入党、上大学方面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其他的知青都大得多。但是,他从来不诉苦,不抱怨什么,从不向困难低头,而是凭着超常的坚韧和苦干精神,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赢得了老乡们的信任。在这里,他先后经历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五关”。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经历了这些困难后,习近平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正如他自己回忆所说的:“插队本身是一个标志界定的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正是在“文革”那个动荡年代,在延川县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在同农民兄弟朝夕相处的2400多个日日夜夜,培养了习近平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处变不惊和乐观自信的品质、不畏艰难和勇于挑战的勇气,以及敢于担当、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品格。习近平后来说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他还说:“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如磐石般的沉稳、乐观和自信、高超的政治智慧,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 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特别是敢于动硬、敢于出招,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党貌为之焕然一新。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意志、气度和精神上,可以看到他年轻时拼搏奋斗的经历,特别是知青生活磨练对他的影响。

 


“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延安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和当地的老百姓真正融为了一体,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群众,树立了群众观念,培养出一个不变的信念,那就是要多为老百姓,多为群众办实事!

 


众所周知,“文革”时期,习近平的父亲被迫害,他也被扣帽子、被歧视。1969年1月,他是作为所谓的“黑帮子弟”,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川县插队落户。延川的乡亲们把习近平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教他生活、教他干活,并且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熏陶着年轻的习近平的心灵。“我人生逆境中、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当地的干部和老乡们,一直都在帮他摆脱种种不利局面,也就是在梁家河的这些年,他先后摘掉了“黑帮子弟”的帽子,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后来入团、入党,当村支书,被清华大学录取。习近平同这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等他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社员一道辛勤劳动,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1975年,习近平同志被推荐上清华大学深造,临走时大家舍不得他走,依依惜别。习近平也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在7年的知青生活中,习近平受过那么多委屈和苦难,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这是习近平知青岁月中唯一一次当着众人的面流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流泪是舍不得乡亲们,这其中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融合,是精神上融为一体后的难舍难分!“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人虽然离开了梁家河,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却没有离开,心里留下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牵挂。习近平把他与延川梁家河群众的鱼水之情,升华为他人生中“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从那时起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习近平形成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至关重要,“它让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使我拥有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身置于群众中,会使我感到非常踏实,非常有力量。”从政以后,习近平把这一上山下乡经历最深刻体会,用郑板桥的咏《竹石》的名诗改几个字作为他的座右铭:“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012年11月15日刚刚履新的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4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执政理念:“我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就是在这样的奋斗目标和执政理念的支持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总是谆谆教诲,要求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做实事,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必须贯彻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

 


习近平在回忆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时,经常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在延川插队时期形成的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实事求是精神,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的思想与实践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

 


在习近平插队落户前后时期,陕北一带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那时,农民的希望和诉求,就是吃饱肚子。当时梁家河几乎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春天到了,老婆、孩子都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在梁家河插队七年多时间里,习近平与中国最贫困的地方的最底层农民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亲身感受农村的真实情况,实实在在地体悟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窘迫状况,从而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现实及他们的所思所感有了深刻认识。2015年10月19日他在联合国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正因为亲身感受过这些情况,从政后的习近平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看作是“知事之本、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与此同时,他心里装着千百个曾经插队落户的“梁家河”, “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所正在奋斗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民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总书记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搞革命、建设和改革,根本目标也在于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国执政的条件下,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实现发展的目标必须摒弃封闭僵化的思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子。正如邓小平所深刻指出的:“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知青岁月这段铭心刻骨的经历,既激发了习近平对带领群众迈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使命感,也促使他思考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中国农民这么勤劳,这样节俭,日子还过得这么苦?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开始反思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让老百姓生活好起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主题定位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中央坚定地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同时,通过深刻回答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向前进。

 


带领社员打坝,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块

 


根据习近平的回忆,很小的时候,他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立志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但那还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把团结精神内化于心的还是在知青的岁月。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靠的是跟群众一起劳动和打成一片——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挑粪、打井、打坝、建沼气、修公路,踏踏实实干,而且一干就是七年。“我几乎那一年365天没有歇着,除了生病。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在这七年里,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诠释了他后来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延川乡亲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他带领社员到寨子渠打坝,就是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块,干了一阵,群众感动了,纷纷脱掉棉袄、棉裤下水干了起来。他还想方设法改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他带领社员们日夜奋战,给村里打了十几个土坝,治理了好几条烂沟。他在村里建了一个铁匠铺,解决了农具短缺的问题,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为了解决梁家河缺煤少柴的问题,他带领社员们大办沼气,梁家河也因此成为陕西省能够靠沼气解决做饭照明问题的第一村。他心系群众,把自己的奖品换成一辆手扶拖拉机和一台大马力水泵,供全村使用……由于习近平的模范作用和善于团结人,加之他的知识丰富、见多识广,他住的那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听他摆书场,讲古今中外。这段经历也让习近平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这个道理:“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凡事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实干;他强调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魂,只有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才是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他提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是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要求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他强调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要真正体现对广大党员政治上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必须既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爱,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这些对党员干部模范作用的强调和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是习近平在知青岁月中形成的的思想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后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左”的错误,逐渐对法制不那么重视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训十分惨痛。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亲身感受过“文革”随意诬陷人、抓人、打人、批斗人、搞人身侮辱和人身迫害,亲身经历过那种用超越党的纪律或违反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等“无法无天”的行为,使习近平同志深切地认识到法治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驰,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头绪众多、任务繁重,但党中央坚定地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重大战略布局之一,把依法治国提到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与此同时,党中央强调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标准,标准就是党内法规,最重要的是党章,必须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以此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知青岁月的艰辛、砥砺和淬炼,磨练了习近平同志的意志品格和精神,坚定了他的信仰和信念,形成了他人生的基本目标和基本观念,培养了他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引发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政外交各个方面展示出来的领袖能力、气度和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真诚信赖。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发展着理论,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当前,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文字编辑:王珍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