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台湾教育谈•古文篇】台湾人用得很好的文言文,怎能因民进党“去中国化”说删就删呢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鑫诚 2017-09-05 06:01
摘要:同样不论党派,台湾有识之士应都了解,中国文化客观上始终是台湾在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也是长久联系两岸民众情感、在关键时期缓和对立气氛的纽带。

近期,台湾当局教育部门课程审议会提议,岛内普通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比例从原先的45%至55%降至30%,将20篇文言文减到10篇,并在此前举行为期一周的网络投票,在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委员选出54篇古文及诗词中,网友投票选出前10名。

 

在仅有571位网友选出的10篇文言文中,只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的《赤壁赋》、司马迁的《鸿门宴》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4篇是“语文领纲小组”的选文,其他6篇都是新增、与台湾相关的文言文,且无论内容、文字或意境,都与韩愈、欧阳修等唐宋大家相去甚远。

 

此举旋即在台湾引发反对声浪。截至8月26日下午6时,有超过45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专家与民众联署声明,捍卫课纲修正不要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

 

从李登辉到马英九的你来我往

 

然而,从1997年时任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推出“认识台湾”教科书,把“我国”变“中国”以来,台湾的课纲修正始终没能绕过政治的影响,背后正是蓝绿两党以“中国文化”为轴线的拉扯。

 

陈水扁时期大力推动修改语文、历史教科书,把原为高中必修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改为选修,把“国语文”、“中文”改称“华语文”,把“台湾史”从“中国史”中抽离等。

 

到了马英九时期,面对台湾文教界的呼吁,在2012年重新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改回必修,又在2014年通过“课纲微调”,试图逆转“分离史观”,其中就包括调高“国文课纲”中的文言文比例,以及把“中国”改为“中国大陆”等。

 

然而这次“微调”在2015年正式推行后遭遇激烈的抵制。正是“反课纲运动”将学生代表送入课程审议会,也才有了文首“中学生审课纲”的巨大争议。

 

为何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三人调整课纲导致的社会反响差异如此之大,其中暗含两个问题。一是李、陈二人在两岸交流仍不密切,媒体、网络亦未全面普及的时代“先下手为强”,到了马英九时期,蓝营再想通过教科书来争夺年轻人的中国认同,常常事倍功半、容易被舆论带向“民意”的对立面。二是从“草根”“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民进党不论在动员民众、舆论,乃至“议场攻防”上,都比“不接地气”的国民党更为擅长,使得后者常处于被动,就算有理也很难真正向社会大众清楚传达。

 

长此以往,在这场“去中国化”和拨乱反正的博弈中,“蓝天变绿地”不断上演。

 

台湾人的文言文水平究竟如何?

 

由政治暗潮形塑的课纲之争,留给现实的痕迹却是具体可循的,台湾民众文言文水平的代际变化就是明证。

 

其实直到现在,不少没到过台湾的大陆民众说起对台湾的印象时,多半仍然会有“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温良恭俭让”等评价。而来自台湾的国学“大师”们,更曾一度风靡大陆。直到最近,一位高中校友的父母还送了我两本蔡礼旭所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书籍,我翻开作者简介一看,又是台湾人。

 

真实的台湾社会又如何呢?2011年首次开放陆生赴台求学时,最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台湾老师的书信礼仪。像“顺颂 时祺”这样的格式,我在那年做交换生时第一次从教授“半文言文”的回信中感受到了台湾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有此同感的大陆学生不在少数,而在几年前的一则豆瓣帖子中,博主就感叹“感觉台湾人的中文水平比大陆高”,他表示,“经常看电视中的台湾人(包括政客,主持人,普通老百姓)说话出口成章,还经常使用成语、典故。”有意思的是,评论大多表示赞同,其中就分别有网友提到台湾人从小要写文言文、繁体字。

 

天津师大谭汝为教授便整理过台湾人喜用的文言书面语,例如“台端”、 “台鉴”、 “尊驾”、“圭臬”(标准)、“国祚”(国运)、 “幕僚”(下属)、“甫”(刚刚)、“旋”(立刻)、 “至”(最)等等。这些词语在今天大陆不大常用,只在书面语中还会使用一部分。然而在台湾,上到达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这类词语几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公文、信件中使用相当普遍。如我这样的青年学子,甫被以“台端”、“尊驾” 、“钧鉴”、“敬啟”、“鈞啟”等相称时也是诚惶诚恐,后来才渐渐“入乡随俗”起来。

 

此外,在台期间与我信件来往较多的当属报社编辑,而就算是一封婉拒稿件的邮件,也写得让你没脾气,像是如下两封,感受一下。

 

 

年轻人丢掉传统优势?

 

然而,李登辉、陈水扁时期课纲改革的力量正在悄然生效,广设大学又稀释了台湾大学生的教育资源。上文描绘的画面,已经开始与当今台湾年轻人产生隔阂。

 

2012年,曾有一名在台陆生以笔名Tina在《旺报》发表文章,认为她最初对台湾古文水平的崇敬在赴台之后找不到支点。作者在文中说,她驻足台湾时间越长,就越加感到迷茫,因为发现身边台湾学生的古文水平没有想象的高,还有平日里同学间的讲话词汇贫乏、语法错乱。

 

对此台湾好友给Tina的理由是“或许是学校的差异性”,其实就是“我们毕竟不是台大”,但身在台大的我也常有与她相似的困惑。虽然我身边的台大师生当中不乏文字功底深厚、吟诗赋词作曲不在话下者。但台大内外,遇到“话都说不清楚”的台湾学生也不让我意外。确实,台大学生水平较高并不能撼动台湾大学生古文水平下降的整体趋势。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与一位同门师弟讨论这事。他同意我的观察,认为台湾大学生整体文言文水平已大不如前。在我问他对于“学校差异”的看法时,他指出这个差异更多体现在高中而非大学。他说:“高中打基础的时期,如果不是好学校,(对文言文)不会有太多要求。”

 

而当我把询问的对象的教育背景转向两蒋时代,一位70后的台湾作家及一位已退休的公务员都告诉我,他们的年代非常重视“国文”教育,文言文十分重要。这位70后作家还说:“我爸写信给我们也是之乎者也。”在她看来,读文言文既可学习古人智慧,又能深化中文能力。

 

通过与台湾青年、中年及老年朋友的对谈,可见台湾人文言文水平的代际差异,及背后以课纲为代表的教育政策的影子。

 

再看当下,台湾学界呼吁课纲修正不要意识形态化的诉求当然正当,却在冷漠的政治现实面前多少显得苍白。蓝绿都心知肚明,教育大计事关“认同”、能够缓慢决定台湾社会底色,那么课纲又如何能在一个选举社会超然于政治?

 

同样不论党派,台湾有识之士应都了解,中国文化客观上始终是台湾在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也是长久联系两岸民众情感、在关键时期缓和对立气氛的纽带。

 

倘若台湾方面以政治挂帅文教、草率对待课纲,今后不止大陆民众对台湾的文化亲近可能逐渐被“去中国化”的敌意所替代,而未来台湾人在两岸及世界大市场中原有的语言及文化优势,恐怕也将在蓝来绿往的删来改去中风雨飘摇。

 

 

文字编辑:洪俊杰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