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一元钱购买一幅画作”活动一波三折,国内公益何时告别“反转”?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非君 2017-08-30 18:03
摘要:是否每一次现象级的公益活动都要经历“剧情反转”?公益机构是否可以在一开始就“自证清白”,让公众放心地参与?

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小朋友画廊”刷屏了。在腾讯发起的这次公益活动中,用户花一元钱购买一幅画作,就相当于向腾讯公益平台上的“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进行了捐赠。公益接力效果显著——根据主办方官网提供的数据,“小朋友画廊”展示的36幅画总共募集到1502万元,捐款人数达到580万人。

 

但剧情很快出现了“反转”。有消息称,该项目涉嫌“投资商欺骗行为”。质疑者首先对画作是否为小朋友自行创作提出了疑问,毕竟该公益活动“火爆”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主办方声称,这些画作的作者均为自闭症患者、脑瘫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智力障碍患者。之后又有“觉醒”的公众对活动动机、事件效应、推动过程提出质疑,并称“小朋友”最后拿不到这些捐款。幸好互联网的“快”帮了忙,腾讯火速回应,申明该活动“没有投资商”,“用户捐赠的善款不会进入腾讯公益,将直接存入接受善款的公募机构账户”,“不存在分成”。

 

回望这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就会发现这种波折和反转简直就是国内公益活动必经的环节。而如若腾讯本身不是发布平台,不能迅速回应,这场公益活动就很有可能倒在一片拷问声中了。

 

当然,在当下的公益环境下,人们抱持怀疑态度也无可厚非,毕竟官办慈善和民间公益都曾面临过尴尬。“郭美美”事件爆发后,红十字会的信誉和捐赠额一度降至冰点。后来再发生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时候,不仅全国各地红会的筹资渠道受到影响,各种质疑声也层出不穷。当然,其中不乏真假难辨的信息,但只要骂红会,一些网友的选择就是转发和支持。

 

因为对官办慈善抱有怀疑,客观上推动了民间公益力量的迅速崛起。但在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多有曲折。比如自称“首善”的企业家陈光标就很爱“亲自上阵”,爱去现场发钱。对他的评价,就是典型的“最初被广泛叫好”,后来则因为他随性的慈善行为,转而被广泛批评为“捐助不透明”、“暴力慈善”。

 

每一次质疑声,理论上都应该让公众获得更成熟的慈善意识。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国人对于慈善公益事业还是停留在“情感多于理智”的阶段,成熟的慈善意识一直没有形成。比如,去年11月底备受关注的“罗一笑事件”,白血病患儿罗一笑的父亲罗尔发表了一篇自媒体文章。这篇文章在被广为转发之后,超过11万名网友打赏了260多万元,可谓爱心满满。但是,随着网友曝光罗尔在深圳、东莞拥有3套住房、2辆汽车,部分打赏捐款的网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因为这个患儿的家庭“不够惨”,舆论迅速反转,罗尔一时间千夫所指。最后这位父亲退回了所有人的捐助,包括真相大白之后网友继续捐助的善款。

 

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平台的强有力传播,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容易制造爆款。爆款带来流量,流量凝聚力量,使一些原来很难办成的事情不再难办。但与此同时,爆款也面临着全社会的审视。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把事态引向反面。因为身处事件当中的公众,情绪比现实中置身事外的人更容易被煽动。就好比在昨天这场刷屏的卖画公益活动中,网友们前一刻的爱心和后一刻的怀疑几乎是无缝切换。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透明地做公益,已经成为从事慈善公益的机构和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笔者早年采访一位知名公益活动人士的时候,他曾归纳了几条做公益的要点。一是所有事情必须是光明磊落的,可以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二是要开放地接受批评,保持灵活的纠错能力;三是内部采取民主决策、专业执行的方式,确保不出大错。时至今日,这几条要点依然是公益活动需要坚守的原则。

 

在衡量一项公益慈善活动的质量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让捐赠者满意。从这个标准出发,回应公众的质疑就是每一项公益活动的必修功课。来自社会各界的有质量的“挑刺”,正是民间公益走向专业、透明、高效的必要条件。但是,是否每一次现象级的公益活动都要经历“剧情反转”?公益机构是否可以在一开始就“自证清白”,让公众放心地参与?此次“小朋友画廊”活动留下的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

文字编辑:封寿炎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