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数字里的互联网 | 拆出来的金融板块,到底前景如何?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7-08-26 06:01
摘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推出金融业务,业务特色决定了发展前景。

多年前,当支付宝还只是淘宝为解决交易双方诚信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服务时,谁都没有想到,在它的基础上会长出“蚂蚁金服”这家全新的科技企业,并有了蚂蚁财富、口碑、芝麻信用这些“兄弟姐妹”品牌。

 

蚂蚁金服的诞生,让互联网公司发现,除了主营业务外,金融板块“风景独好”。从互联网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财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出金融业务,苏宁金服、京东金融等新品牌应运而生。

 

服务主业又超越主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都源自主业,并从细分领域开始。

 

在58同城的财报中,包括58车(原汽车点评)、瓜子二手车等汽车业务营收增长迅猛。58同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姚劲波表示,现在很多二手车平台仍处于烧钱竞争阶段,但瓜子二手车业务已经实现盈利。所以在此基础上,瓜子二手车推出了瓜子金融业务,为用户提供买车贷款。

 

连续19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也拆分出金融业务,电商属性让其金融业务从消费贷产品“唯品花”开始。根据财报,在今年第二季度,使用过“唯品花”的活跃用户达到440万,同比增长179%。唯品会认为,消费贷能有效刺激消费,比如在今年“4.19大促”期间,使用“唯品花”的用户平均客单价比非“唯品花”用户高出48%。此外,唯品会还推出“唯品支付”自有品牌,同步在平台内外拓展支付消费场景。

 

与这些互联网企业相比,体量更大的苏宁在金融业务上的步伐也更大一些。由于业务种类众多,苏宁直接推出的“苏宁金服”颇有蚂蚁金服风范:苏宁金服完成了对苏宁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的整合,在场景、获客、风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根据苏宁云商2017年上半年财报,苏宁金融业务总体交易规模实现同比增长172%。其中,苏宁消费金融上半年营业收入1022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36%;半年度利润总额为428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26%。

 

苏宁方面认为,金融业务来自主业但又能超越主业。尤其是凭借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色,能够降低金融服务门槛,触及更多用户。比如,通过苏宁信贷产品 “任性付”,苏宁进入了电信、教育、旅游、校园等细分市场,主要满足中低收入人群普惠金融服务需求。据统计,“任性付”80%以上的用户年龄集中在18至36周岁,68%以上的用户处于国内二三线城市,63%左右的客户是大专及以下学历。截至2017年6月30日,“任性付”累计发放消费贷款数量超过1500万笔,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平均单笔贷款1400元人民币。

 

京东金融的不同选择

 

在诸多推出金融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中,京东的选择有所不同——其他互联网企业均将金融业务业绩并入财报,但京东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示,京东金融的重组已于今年6月30日完成交割,其财务数据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这意味着,京东金融正式独立成为一家纯内资企业;“自立门户”之后,京东金融能通过业务拓展来强化其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

 

从京东金融的发展看,起步也来自网购,包括推出国内第一个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等。但现在,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苏宁金服相类似,产品和服务已涵盖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小额贷款、保险经纪、基金销售等多方面。

 

不过,京东金融还有另一大特点——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相当密切。相关资料显示,京东金融已与400多家银行达成合作,而且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京东金融与中信、光大、民生、北京农商、广州、上海、华夏、招行等多家银行推出联名小白卡,旨在根据网购消费习惯等大数据,为用户积累第一份个人信用。再比如,京东金融将其“开普勒”系统接入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移动APP,将生活服务等移动端产品向江苏银行等商业银行输出,为其搭建电商场景,也为后续输出消费金融业务打下基础。京东金融还与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在反欺诈数据领域进行合作,发挥京东金融在信贷风险管理和业务管理上的技术优势。

 

从这些举措可以看见,京东金融来自京东又实现了“走出”京东,其发展方向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服务消费者和企业,而是服务整个金融行业。京东金融首席执行官陈生强也曾表示,京东金融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其定位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行业服务,从而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从金融服务到金融科技

 

根据不同互联网企业的选择可以看出,由互联网企业发展出的金融服务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自营金融闭环体系,二是合作开放技术输出。

 

方正证券分析师指出,蚂蚁金服基于自身在场景和金融两大领域的强势地位,目前看,其自营金融仍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并已经逐步形成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挑战,可作为前一类自营产品型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而京东金融自2017年初开始全力推进与金融机构合作,并不断实现落地,可作为后一类合作输出型金融科技企业的代表。

 

不过总体而言,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服务都同时注重两种业务能力,因为比起自营闭环体系,技术输出的发展空间更大。

 

事实上,今年恰恰是互联网企业与大型银行携手合作的重磅之年,四大行纷纷与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牵手:3月28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建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6月16日,京东与工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6月20日,百度与农行携手共建智能银行;6月23日,中行和腾讯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之所以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成为主流,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大背景不无关系。一方面,随着2016年后互联网金融进入监管规范发展时代,政策套利空间被压缩;不能颠覆,那么合作共赢成为主流趋势,不同类型企业的互补优势开始显现。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各具优势。其中,传统金融企业具有牌照齐全、网点下沉、金融服务能力强等优势;互联网企业具有场景真实丰富、用户画像完整、数据高频等优势,并在大数据风控等方面有极强的技术基因。双方合作能各具优势、各取所需。以银行为例,很多银行的信用卡用户平均年龄超过30岁,如果想实现新用户群体的年轻化,银行就必须与年轻人熟悉的互联网企业合作。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