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那个空中遇险的歼15飞行员,就在我的朋友圈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海苔哥 2017-08-19 19:02
摘要:8月18日,海军舰载航空兵某团副大队长袁伟,在驾驶驾驶歼-15战机的一次飞行训练中与鸟群迎面相撞,左侧发动机突发火情。袁伟沉着应对,成功挽救了战机。创下了战机撞鸟起火、载重超极限着陆、低高度单发迫降成功的航空兵特情处置奇迹。

 

8月18日,海军舰载航空兵某团副大队长袁伟,在一次飞行训练中,驾驶歼-15战机起飞不到一分钟与鸟群迎面相撞,左侧发动机突发火情,在塔台指挥员冷静果断指挥、僚机全程伴随提醒下,袁伟沉着应对,10分57秒的时间,接收指令50多条,完成操作上百次,成功挽救了战机,创下了战机撞鸟起火、载重超极限着陆、低高度单发迫降成功的航空兵特情处置奇迹。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01  

 

如果不是撞鸟的新闻,我差点忘了朋友圈里还有个叫袁伟的飞行员。

 

那是2016年7月,为了采访张超烈士的新闻,在渤海湾畔的军营里,我和袁伟等歼15舰载机飞行员有过一面之缘。

 

▲袁伟(右)海苔哥(左)

 

袁伟和张超是同一批选拨进舰载机部队的,那年,张超29岁,袁伟30岁。渤海湾的冬天让这两个湖南老乡冻得够呛。两人穿着借来的毛坎肩猫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用跳绳绕着脖子和手掌,训练“细腻的油门手感”……

 

后来,张超牺牲了,袁伟就成了“D班”最年轻的飞行员。

 

我仍然记得采访的那个下午:艾群拿着张超送的小电筒,念叨着“将来着舰时要带上它”;曹先建还躺在北京的病房里(2016年4月遭遇空中特情跳伞后负伤),进行着漫长的康复训练;王勇在宿舍的黑板上写了一段话,默默勉励着自己。

 

▲王勇写在黑板上的字

 

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也是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倔强前行的岁月。

2016年8月中旬,袁伟、艾群等“D班”战友驾驶歼15战斗机成功阻拦着舰。

2017年5月30日,曹先建在重伤住院419天后,驾驶歼15战机成功阻拦着舰。

2017年7月,袁伟驾驶的战机遭遇空中撞鸟左发失火的特情,最终成功挽救战机并平稳降落。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这些飞行员配得上这句话。

 

▲艾群带着张超的小电筒着舰

 

 

02

 

2016年那次采访,我还拍到了下面这张照片。

 

 

从左至右分别是曹先建、艾群、袁伟、张超。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袁伟说的一段话:

 

“如果当时是我登上117号战机,那牺牲的就不是张超而是我。我们是这个国家航母舰载机事业的探索者,注定要承受这些意外和牺牲,我不知道下一次着舰是否平安,我只知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这张照片和这段话,让我的胸口一阵阵发烫。

 

 

03

 

在朋友圈里,我认识的海军飞行员从来没有豪言壮语,他们甚至一年到头也难得更新一次。袁伟更是做到了极致,他的朋友圈一片空白。

 

 

我和袁伟唯一一次微信对话,还停留在7个月前的春节祝福。那些在看不见的地方守护我们的人,总是沉默的。

 

几年前在372艇遇见电工区队长陈祖军,这位满脸褶子的大叔不会用微信,说话也慢条斯理,你很难想象他在喷射的水雾中,用几十秒的时间旋风般地关闭了轴式空调、舱室冷却风机、主电机首尾枢通风机等10多个开关。

 

我问他:怎么能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做到那么快速准确地完成动作?

 

他说:当你把技能练成本能,你就能做到了。

 

我想,袁伟能够驾驶着火的战机单发平稳着陆,也一定是靠的那种“本能”,那种他和张超在昔日寒冷的教室里就开始锤炼的“本能”。

 

 

 

04

 

我们常说“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降临”,而对于军人来说,意外隐藏于每一个明天,隐藏在每一个冒险突破战斗力极值的瞬间,隐藏在为守护国土而不断磨砺的每一个战位。

 

那又怎样,当那一天来临,军人自信且无悔。

题图来源:新民网 内文图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徐佳敏

文字编辑:白璐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