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前列腺癌进入中国男性癌发前六,我科学家在精准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17-08-19 17:16
摘要: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生物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精准治疗前列腺癌,取得新突破。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青年研究员王陈继带领的课题组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教授黄浩杰、第二军医大学院士孙颖浩的研究团队合作,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是目前全世界男性第二大癌症,每年造成超过25万人死亡。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城市化、膳食结构西方化,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已位列我国男性癌症发病率的第六位,对男性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常规手术治疗、内分泌及化学药物疗法已进入发展平台期,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寻找治疗前列腺癌的新方法迫在眉睫。 

 

据介绍,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复杂多样,存在显著的肿瘤异质性,不同患者的肿瘤在基因组序列、表观遗传学等分子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相同病理类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对治疗药物的反应(耐药性)也不尽相同。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初露曙光。对肿瘤整个基因组的遗传变异能够实现精确分析,而测序成本的迅速下降也使得测序技术能够为普通患者提供便利,准确判读其体内独有的基因突变情况。但是,目前在肿瘤基因组遗传变异的意义解读和寻找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手段两方面,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前列腺癌基因组的大样本测序研究发现,四分之三的前列腺癌可根据其关键癌/抑癌基因的突变分为7个分子亚型,包括ETS家族基因融合(ERG、ETV1、ETV4或FLI1),SPOP、FOXA1和IDH1基因点突变,另有四分之一的前列腺癌是由其他未知的遗传改变驱动。

 

此次跨国跨校的联合研究聚焦于SPOP突变的前列腺癌分子亚型。SPOP是一个介导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E3泛素连接酶亚基,目前对其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2012年,SPOP被首次发现在大约10%的前列腺癌样本中发生点突变。这一亚型肿瘤通常伴有CHD1基因缺失、雄激素受体活性上升和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高等分子特征。然而SPOP突变是如何导致前列腺癌?对该亚型前列腺癌有没有好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课题组专家介绍,研究首次发现BET蛋白是SPOP的作用底物。BET蛋白是目前以表观遗传蛋白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设计的“明星分子”。BET小分子抑制剂如JQ1、iBET对多种肿瘤细胞表现出极佳的杀伤效果,已在前列腺癌中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正常细胞中,SPOP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BET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将BET蛋白维持在较低水平。SPOP突变导致其与BET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促进BET蛋白泛素化降解的能力大为降低,BET蛋白在肿瘤组织中大量积累。有趣的是,肿瘤中SPOP突变导致的BET蛋白大量积累,使得BET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大为减弱。但是BET抑制剂和AKT抑制剂联用的话,则又可以恢复前列腺癌细胞对BET抑制剂的敏感性。

 

由此,这一研究部分阐明了SPOP突变促进肿瘤恶性增殖的分子机制,同时揭示了SPOP突变亚型前列腺癌对BET抑制剂存在天然耐药现象,这些信息为该亚型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关论文以《前列腺癌中由SPOP基因突变导致BET蛋白稳定及AKT-mTORC1信号通路激活介导的BET抑制剂天然耐药》为题,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生物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