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江宁路街道唤醒历史老街坊的文化身份,让居住其中的居民以此为荣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17-08-17 16:37
摘要:这个不太起眼的小区突然成了游客的“打卡地”。不少游客走进这个小区走走看看,与好客的老居民聊聊,还会在新建的雕刻着聂耳人像的音乐墙前留影。

恒德里,静安区常德路上一处不太起眼的小区,里面都是两三层新式石库门里弄,有近百年历史,如今住着200多户人家。小区内的65号楼曾是1932年聂耳的寓所。1931年4月,聂耳考入明月歌剧社,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32年,他作为明月歌舞社的一员,曾和黎锦晖、周璇等人共同居住于此。

 

最近,这个不太起眼的小区突然成了游客的“打卡地”。不少游客走进这个小区走走看看,与好客的老居民聊聊,还会在新建的雕刻着聂耳人像的音乐墙前留影。原来,今年,江宁路街道对恒德里进行了“美丽家园”建设,通过修缮、改造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与综合品质,还充分挖掘了小区的文化基因,在环境改造中注入历史故事与人物元素,打造了一处可以阅读的建筑群。在这个过程中,住在里面的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获得提高,“现在我出去都说,我们家住在聂耳当年住过的小区。”住了50多年的居民罗强这样说。

 

鲜花墙音乐墙营造烂漫风情

 

如今的恒德里很漂亮,一进门口,可以看到乳白色的拉毛墙、简洁的绿棱窗户,最吸引眼球的是——底层居民围墙外的一面面鲜花墙,爬满绿色、黄色与红色植物,不同季节上面还会有小花盛开,颇有国外小镇的烂漫风情。在鲜花墙的掩映中,还有两面雕刻着聂耳人像的音乐墙,墙上描绘着聂耳手执提琴、凝神演奏的情景,悠扬的琴声仿佛飘入身后的寻常居所。

改造后。唐烨摄

再往里走,便是聂耳居住过的65号楼。与前面几幢建筑不太一样,65号楼是红砖褐瓦的风格,清水泥色的挑高门头非常雅致。这里是聂耳早期生活和学习音乐、乃至接触进步思想的最重要场所之一,见证了这位伟大的民族音乐家成长的重要过程。

聂耳旧居,由于住着普通人家,不能进去参观。唐烨摄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很少有人知道在65号楼发生过什么。小区里的老建筑因为年久失修,早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尤其是一进来的主弄堂,两侧终年堆满底楼居民家的杂物,少有外人会进来。恒德居委会书记鲁剑萍告诉记者,聂耳旧居是恒德里众多小楼中的一幢,因为住着普通居民,不对外开放,只是在小楼外墙上挂着一块介绍这段历史的铭牌。所以,别说外人不知道这里的历史故事,就是住在小区中的居民感受度也不深。

 

通过修缮改造提升环境品质,固然是一个办法;但在街道看来,要让住居民能与老建筑和谐共处,甚至以住在里面为荣,不仅要有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要有可以产生共鸣的人文情怀。“‘城市记忆’才是社区居民共同的情感纽带。通过深度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人文,提升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让那些即便搬出来若干年的居民仍旧留有住在这里的记忆。”街道负责人说。

 

如何在恒德里更新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在“美丽家园”建设征询意见中,居民都觉得弄堂一进来的主弄堂两侧,多年堆满了杂物、停满了汽车,环境非常不好,而这里本应该是小区居民可以共享的“客厅”。为此,街道请专业设计师做了几轮方案,又征询居民意见,最终在这条弄堂里设计了鲜花墙与音乐墙,让这个原来几乎没有绿化的老小区有了生气。设计师还在音乐墙前设计了带着音乐符号的健身地面与健身设施,受到了上了年纪的居民欢迎。如此,多年被人“淡忘”的恒德里被重新唤起了文化身份。

改造前,主弄堂两侧堆放着杂物、停放着车辆。街道提供

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的自治热情被激发。“当初有底层居民担心附在外墙上的鲜花植物容易枯萎,不少热心居民就自发组织了志愿护绿队,担当起鲜花植物养护的日常工作。”居委会主任季建音说,几个月下来,他们养护得非常好,最近市中心难得一见的黄蜂在我们小区也看得到了。

 

重新唤起文化身份的恒德里,也激发起了周围社区单位的认同感。作为恒德居民区辖区单位的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将这里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定期安排师生志愿者向游客讲解这里发生的故事,并将学校的主题升旗仪式也放在弄堂里。

改造后。唐烨摄

老厂铭牌勾起居民集体记忆

 

位于武定路530号的南洋小区,离恒德里远处,是今年街道在“美丽家园”建设中另一处被唤醒文化身份的老小区。

 

这里原来是南洋电机厂的一处仓库,上世纪80年代末,重建后作为南洋电机厂的职工家属楼。南洋电机厂是一家有历史的上海老工业厂,生产各种工业马达,是现在的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的前身。最早的南洋电机厂位于胶州路上,2000年之后搬迁到嘉定区。如今,南洋小区中绝大部分居民还是当年南洋电机厂的老职工。

改造前。街道提供

改造后,南洋电机厂的LOGO被挂上门头。街道提供

今年,有着近30年历史的南洋小区,被街道列入“美丽家园”建设中。小区居民听说,由政府出钱修缮改造自家的小区,都觉得是好事情,非常欢迎。在业委会的带领下,居民自发提出了24个修缮改造建议,最终由居民代表选出了18个最迫切的项目进入“美丽家园”建设中。业委会主任陶金海说,居民最满意的是,这次解决了小区经常发生的下水道堵塞、小马路严重积水以及将天空中乱七八糟的电线网等问题,增加了景观墙等绿化点缀,让小区的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档次。

 

不过,让居民觉得有意义的是,当初挂在南洋机电厂大门上的Logo铜牌“回归”了。原来,南洋机电厂从胶州路搬迁后,厂门口的Logo铜牌被丢弃,老陶将铜牌捡回来,由小区业委会珍藏。这次,小区变美后,业委会拿出了这块铜牌,挂在了小区大门口,上面清晰地写着“南洋”两字、画着机电厂的厂标。不少老居民看到这块铜牌,激动不已,回忆起当年大家在机电厂工作时的情景,也更加珍惜眼前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区的缘分。

 

街道负责人说,通过将人文基因植入修缮改造为主的美丽家园建设,从提升城区品质变为感受城市温度;通过唤醒历史老建筑、老旧小区的文化身份,希望住在其中的居民能与老建筑和谐共处,更能以居住其中为荣。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改造后的恒德里内,鲜花爬上墙壁,与百年石库门,相映成趣。唐烨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