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独家专访《中国工程师史》主编吴启迪:今天怎样让年轻人爱上当工程师?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17-07-09 16:14
摘要:2007 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我为德国人写的《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一书的中文版写序,看书的时候,发现中国虽然有众多蜚声世界的工程奇迹,但是在书中却鲜有提及,对于中国工程师则几乎无记载,查了资料,发现中国也没有专门的对工程师的记录。

近日,国内首个系统介绍“中国人自己的工程师史”的图书《中国工程师史》正式发布。全书旨在对中国工程师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记载和评价,提升中国工程师的社会地位,探寻工程人才的培养之路。《中国工程师史》全书近66万字,写人的同时,也记录古往今来冶金、建筑、水利、纺织、通信、道路与桥梁、机械、能源、空间技术、船舶、计算机等领域百余项中国重大工程的建设故事。 

 

该书主编吴启迪教授是一位教育专家,还曾是工程师,但她并不是历史学者,什么“刺激”了她组织编写了这样一本书?在中国倡导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当下,站在历史坐标轴上的她,如何看待工程师的培养?今天,怎样让年轻人爱上当工程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教授。 

 

记者:此前介绍新书时,您曾说到,要编“中国人自己的工程师史”,非常令人触动。能否谈谈,在您眼中,中国历史上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又有何特点?到了今天,您眼中,中国工程技术发展在全球的站位如何? 

 

吴启迪: 2007 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我为德国人写的《工程师史 :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一书的中文版写序,看书的时候,发现中国虽然有众多蜚声世界的工程奇迹,但是在书中却鲜有提及,对于中国工程师则几乎无记载,查了资料,发现中国也没有专门的对工程师的记录,所以才有了这个念头。写史,本来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我是够不上的,问题是没人写,我们来写试试,抛砖引玉。这个过程中,编写工作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包括徐匡迪院士在内,30多位院士都是我们的顾问,很愿意支持这件事儿。主要意图是宣传工程师。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工程技术发展中,脉络有共同之处,因为工程技术是人类生活需求推动的,无论是冶炼、桥路、水利、农业、军工等,都有相似之处,不同的可能是节奏的快慢,技术发展时间点的先后。在今天,中国在核能、桥路、钢铁、石油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已经站在世界的前列。从这一点上来说, 中国人不需要任何自卑感。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程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工程技术是创新的源泉,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工程科技专业优秀后备人才,对于推动我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工程师的社会作用、地位和声望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工程师”这一职业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在下降。这需要我们加强宣传,让工程师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让工程师成为千千万万优秀年轻人向往的职业。编写这本书,主要也希望让更多中学生、大学生了解工程和工程师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与应有地位。

 

记者:当前,大力发展新工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的呼声。在您看来,工科教育与工程师培养,两者间是否能划等号?两者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对于培养工程师,您有何建议呢? 

 

吴启迪:工程教育和工程师之间,不能划等号。前者是工程师培养的前提,教育的产物,还只是一个“毛胚” 。 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需要不断学习理解新技术,解决生产新需求,因此,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执业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等不可少,特别如土木建筑等需强制性认证的专业。坦率地说,注册工程师制度在我国目前还不够健全。应该有专门的通道,如工程师协会,对此进行管理。 

  

最近对“新工科”的讨论很热烈,其实对新工科的探索,并不是中国一家。前段时间我去法国参加全球工学院院长大会,大家都在讨论“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大家都意识到,在新的技术时代,传统的教育课程、模式,已经远远不够,工程教育应该尽快做出应变。我认为,核心点是“学科交叉”,即给予学生复合型专业培养。现在当工程师,可能要考虑创新创业,经济和创业课程可以跟上;做大工程,越来越多考虑环境成本,那么相关课程,是否应纳入系统性的教学;工程技术是把双刃剑,在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可能有所破坏,那么是否在人文伦理教育领域,尝试更好的结合…… 

 

记者:当前“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很多人说,对我国工程技术发展,是一次机遇与挑战,那么对工程教育,您有何建言? 

 

吴启迪:“一带一路”主要是围绕沿线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使之与中国共同繁荣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这对我国的工程教育来说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工程师的流动要求我们的工程教育能经过双边或多变的工程教育认证,能保证我们的工程师能出得去。同时我国的工程技术输出,也需要培训他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此,我们会扩大来华留学生和培训人员。总之,是一次考验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和工程师品质的极好机遇。因此,“新工科”发展应该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与我国自身发展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紧密结合。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