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琥珀中的雏鸟”研究者邢立达:让化石说出自己的故事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7-06-24 18:21
摘要:这块估值上千万元的琥珀,将从7月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为期一个月。

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雏鸟标本,就在眼前。一般的琥珀仅有三四厘米长,但这只琥珀足有9厘米。从背后打一束光,即使只用肉眼,也能清晰看到这只鸟的4个脚趾。在不远处,是张开的翅膀,头部则有些模糊。如果再带一点想象力,内心确实有所震撼——这只出生仅一周的鸟宝宝最后的生命形态竟然是在捕食。

琥珀中的雏鸟标本

 

日前,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琥珀中最完整的古鸟类化石。今天,相关研究人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古生物馆馆长瑞安·麦凯勒教授,以及琥珀拥有人腾冲虎魄阁博物馆(筹)馆长陈光出现在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螺讲堂。

 

这块如今估值上千万元的琥珀,将从7月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一层演化之道展区展出,为期一个月。

 

这是一只近乎完整的反鸟类雏鸟

 

如何证明这是一只鸟,而不是蜥蜴?

 

“我觉得‘纤维毕现’这个词语,就是为这只鸟发明的。”邢立达保持着一贯风趣的说话风格。从第一眼看到这块琥珀,他就觉得里面包裹着的像是一只鸟的残肢。因为它皮肤上的纤维,完全不同于蜥蜴的鳞片状。蜥蜴有5个脚趾,而这只鸟只有4个脚趾,3个前趾1个后趾。

 

任何猜测最终要用科学的手段去证明。经过显微CT等无损设备成像和分析,中科院动物所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得到了这只鸟的骨骼状态。“这些合作者平时说话都比较严谨,但给我打电话时言语中都抑制不住兴奋之情。”邢立达说,这是一只近乎完整的反鸟类雏鸟,不仅有眼皮、耳朵,甚至还有牙齿,这些细节从未出现在化石中。之所以被称之为“反鸟”,是因为它的肩胛乌喙骨关节是反向的,与现生鸟类正好相反。

 

“这件标本保留着迄今最为完整的幼鸟羽毛和皮肤,这在白垩纪的标本中尚属首次。”瑞安·麦凯勒说。根据尾巴羽毛的解剖学信息,科研人员把这只古鸟的年龄限制在一周之内,也就是属于早熟性鸟类。这类鸟出生不久就具备了独立生活能力,可以出巢觅食。此前,有关早熟性和晚熟性鸟类到底哪一个先出现,一直存在争议。这一标本为早熟性鸟类更早出现提供了新的证据。  

 

琥珀不仅仅是“树脂化石”,也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琥珀,在中国古代被称作虎魄,或被认为是老虎流下的眼泪。其实,它是由树脂变成的。树脂中含有多种挥发性物质,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挥发,树脂也随之变硬。与此同时,树脂中的有机单分子也在不断聚合,形成柯巴脂。柯巴脂进入土壤或沉积物之后,可以存留很长时间,当它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完全聚合后,不再具有任何挥发物时,就成为了琥珀。“如果非要在这个琥珀化过程前加上一个期限,那么是2000到3000万年。”邢立达说。

 

“琥珀,就像时光的胶囊。它默默地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包裹着花朵、叶子、 羽毛和昆虫等,然后等待着在一亿年后被人们解读。”从10多年前追寻恐龙的足迹,到如今执着于讲述白垩纪时期脊椎动物的故事,在邢立达的眼中,琥珀不仅仅是“树脂化石”,也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即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琥珀,产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距今约9900万年,保存了最丰富的雏鸟骨学与软组织细节,为解读反鸟类和今鸟类在发育上的显著差异提供了新的证据。

 

“寻找琥珀,也颠覆了我对琥珀的认识”

 

皮肤黝黑的邢立达,一年中至少有100多天在野外考察。尽管波罗的海和墨西哥湾地区也盛产琥珀,但只有缅甸北部有恐龙时期的琥珀化石。因此,在这片被他称为“神奇的地方”,经常可以看见他的身影。

 

“对于古生物学来说,标本是非常重要的。”邢立达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说了一段趣闻,著名古鸟类学家周忠和院士原本研究古鱼类,正是一次鸟类化石的意外发现,改变了他的兴趣和主攻方向。

 

在缅甸的一些琥珀交易场所,除了价高者得,就是先到者先得。尽管邢立达经常联系的琥珀商人就有七八个,但他还是经常深入缅甸的各个矿区,生怕错失第一手消息。他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跑遍缅甸所有矿区的科学家。

 

尽管有思想准备,当地的战争局势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一次,他住在缅甸密支那最好的宾馆,紧闭着的窗户还是被流弹击中。

 

交通也是个问题。从密支那到矿区,他先要乘坐大巴,一直坐到汽车开不过去的地方,换乘轮船,再坐摩托车,最后一段路只能骑大象。当地的雨季漫长,路面泥泞不堪,由于土质松软还会坍塌,这一路折腾下来就得两天,晚上只能临时在路边借宿。

 

不过,这些辛苦在邢立达看来都是值得的。“寻找琥珀,也颠覆了我对琥珀的认识。”以往,有着蜥蜴和青蛙的琥珀是非常少见的,但在邢立达的办公桌上,这些东西随处可见。该团队已收集了300多块琥珀,其中羽毛类的最多。他们的研究计划是,争取在五年以内,重建白垩纪时期的脊椎动物群。

 

也正是由于他对琥珀的执着,腾冲虎魄阁博物馆(筹)馆长陈光和他一见如故,愿意把手里的“琥珀中的雏鸟标本”交给他研究。

 

让化石说出自己的故事,这是邢立达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每一块化石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他愿意做那个解读化石信息的人。

    

本文摄影:张驰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