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宇宙如此浩瀚人只是沧海一粟”|叶叔华院士迎来90华诞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7-06-20 19:28
摘要:直到现在,90岁高龄的她依然每天出现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

2017年6月21日,是中科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原台长叶叔华的90岁生日。鲐背之年,这位一直把目光投向未知苍穹的科学家,对于生命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宇宙如此浩瀚,人只是沧海一粟。每一个人作为独立的存在,都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这位智慧的老人,一直都在探寻未知的路上。

 

她耐得住寂寞。在日复一日的枯燥数字中,她的名字和“北京时间”联系在了一起。

 

她胸中有韬略。“文革”后期,她推动了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抓住了世界新老技术的转换发展时机;她开创了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倡导和建立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这是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主持的国际天文合作计划。

 

直到现在,90岁高龄的她依然每天出现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阅读最新的科技文章。

 

从“北京时间”更深地理解了天文学

 

我们每天使用的“北京时间”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呢?1981年7月1日以前,是由上海天文台将标准时间讯号传送给广播电台,其精确度可达到千分之一秒。正是在叶叔华的主持下,我国世界时的精度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时,就是全世界统一使用的时间,它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要靠观测恒星的位置来确定。叶叔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观测天上的星星。天文台观测室的屋顶是可以移动的。天一黑,就得将屋顶打开,让其散热减少热辐射影响。到了冬天,即使手脚冻得发麻,也不能戴手套,否则操作望远镜时手指就不灵活了。一入夏,蚊虫经常来干扰。有时,明知有蚊虫盯在脸上,也只能先忍住,因为观测时眼睛和双手都很忙。上海天文台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不是阴雨天气,哪怕是大年初一,也一定要有人观测。与国外周末不安排观测不同,上海天文台的观测结果相对分布均匀,没有国外的“周末效应”,从而保证了观测精度。

叶叔华的中山大学天文学系毕业证书

 

白天的工作也不轻松。除了数据,还是数据,不能有丝毫差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让叶叔华一度萌生退意。这与她向往的探索宇宙奥秘的天文研究,太不一样了。

 

就在她思索每天测量的“时间”到底有什么意义时,一位专家的严厉批评,让叶叔华从没有生命的数字中,更深地理解了天文学。建国初期,有关部门需要一份精密的全国地图。测绘人员在测量的时候必须要知道精确的时间,而标准时间是由上海天文台负责提供的。如果时间测不准,经度就测不准,测绘的地图就可能拼不起来。这就好比挖隧道,从山的一侧挖过去,那边挖过来,结果两边却不能“相遇”。如果时间和地球自转测不准,导弹发射的时间与地点就不精确,导弹就不知打到哪里去了。一位测绘界的专家说,“不用你们的结果还好,用了你们的结果,反把我们的工作都搞坏了。”

 

叶叔华在作观测前的准备(1959年)

 

时间工作,虽然枯燥却有意义。1958年起,叶叔华勇敢地挑起了筹建我国世界时综合系统的重担。1963年,我国世界时测时精度跃居到世界第二位。1965年,我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我国的时间基准向全国发播,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敢为人先的开拓者气质

 

如果你仰望苍穹,也许能看见一颗被国际小行星组织命名的“叶叔华星”。作为一名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叶先生的身上确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开拓者气质。

 

“文革”时期天文台的图书室几乎是没有人去的,书上落满灰尘。叶先生恢复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图书室看看国外同行在做什么。果然,就在那几年,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的精确度比传统观测仪器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这是她闻所未闻的仪器。如果这时不能急起直追,我国时间工作的优势就将不复存在。

 

1973年,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过问天文领域的发展事宜,叶先生提出要发展我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还要做激光测月球。她曾跑到电子工业部,找到一位处长,询问能否造一个25米的射电望远镜,对方一口回绝。叶先生回忆说:“我就在那位处长的办公桌前不远处,默默地站着,足足站了有15分钟。他后来被感动了,约我第二天去见部长,望远镜的事情就解决了,但是相关计划还要在中科院立项,为此我去找了中科院有关的局长。”经过多年不懈努力,VLBI技术和人卫激光测量技术,相继在上海天文台建成,赶上了世界新老技术的转换时机,很快融入了世界天文科学的发展之中。

叶叔华及射电组部分科技人员与美国VLBI专家Cohen教授的合影

 

九江公路1365号,佘山脚下一个不起眼的门牌号。上海65米口径全方位可动的天马望远镜,在这里静静矗立着。在实施中国VLBI网工程的同时,叶先生根据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的发展需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65米全波段射电望远镜”的建议。2013年12月,“天马”全程参加了嫦娥三号VLBI实时观测任务,使我国VLBI观测网的灵敏度提高至2.6倍以上,以5厘米灵敏度检测出月球车的移动、转弯等动作,为月球软着陆做出了卓越贡献。接下来,我国将在2017年发射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嫦娥五号;2020年,还将发射火星探测器,与地球最远距离超过4亿公里。“天马”将在测量这些探测器位置上大显身手。

 

熟悉叶先生的人,都能背得出她的一句口头禅:办一件事,假设只有40%的把握,如果停在那里不动,就会慢慢变成20%的把握,最后变到零。但积极争取,可以将其变成60%、70%,最后将事情办成。上世纪90年代,一些主持国际空间对地观测合作项目的国家,总希望中国建更多的观测站,然后把所有数据都给他们。“中国也要牵头主持国际合作计划,掌握更多的主动权。”1994年9月,国家科委在北京主持召开联合国亚太地区社会与经济委员会的部长级会议,主题正好是空间观测和平利用,叶先生赶紧去报了名。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提议,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APSG)最终被列入了会议决议。

APSG中央局(设在上海天文台)铭牌

 

但要真正实施这一计划,还得找一个国际组织支持才行。第二年,正好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在美国召开,机会难得。但临近出发时,叶先生的老伴不慎跌了一跤,需要开刀。儿子不在身边,叶先生很想留下来照顾老伴,但如果放弃这次机会,就得再等四年了。在老伴开刀3天后,她拜托老伴的同事和上海天文台照料,每天给她发一封邮件。叶先生狠狠心,还是去了美国。她在会上正式提出了APSG计划,并组织了一个晚上的讨论会,各国专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叶先生一个人“舌战群儒”,赢得了支持。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作为一项决议,确定由叶先生领衔组织实施这项国际合作计划。

 

叶先生在国际天文学领域非常有威望,人们一般不称呼她叶教授,而是叫她叶女士,这是一种更加尊敬的称呼。她曾经担任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这是中国天文学家第一次进入这个学术组织的领导核心。

 

八十多岁时,还经常出差

 

叶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的工作相当于380伏的电压,只有把它变为220伏,才能让大众普及使用。

 

她非常热心科普。1997年3月,古稀之年的她和一群青少年到漠河观测日全食。因途中受了风寒,突发高烧,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她仍然坚持出席最后一晚的联欢会,并且满面笑容地跟大家讲话。

 

她和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一起向市领导建言,上海应该有个科技城,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这正是200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的上海科技馆。叶先生还担任了上海科技馆的专家委员会成员。

 

说她老骥伏枥一点也不为过。八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出差。2012年85岁高龄的她接受了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出院后不久就赶到北京,为首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劳心出力。

 

即使到了今天,叶先生对我国天文大事仍如数家珍:“天宫”空间站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搭建,届时或将成为世界唯一在轨空间站。2018年,月球背面将第一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新中国成立之前,叶叔华夫妇俩在香港一所中学教书,生活安逸。为了用所学报效祖国,1950年,他们来到了南京,向紫金山天文台求职,当时只答应招她先生一人。她十分气愤,毅然向当时的老台长张钰哲写信毛遂自荐。1951年8月,两人来到上海,他的先生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她在上海等待了4个月,进入了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成为了一名天文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她最挚爱的天文事业。

 


题图来源:超星慕课  内文图片来源:上海天文台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