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我与上海改革发展共奋进⑬| 将阳光洒进每个人的心里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海霞 2017-05-24 11:37
摘要:转眼间,我到上海已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飞速发展,而我也在改革开放的怀抱中得到蜕变成长。

1978年的12月,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也经常听到老人们感慨:“你们这帮孩子命好,赶上了好时候。”之前一直不明白,长大后才渐渐知道,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在改革开放怀抱中成长的我,不用为温饱而犯愁,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生活越来越好,记忆中的童年快乐而充实。

 

社会在发展,身边的事物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修了公路,通了电话,城市更是矗立起幢幢高楼大厦。农村里的孩子通过电视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长大后要到外面的城市看一看,闯一闯成了很多农村学子的梦想。于是在1997年7月,我从卫校毕业后,便开启了自己的上海追梦之旅。

 

照顾身体,更要照顾心理

 

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三甲医院做护士。离开父母照顾的我虽然在生活上显得有些清苦,但在精神上却非常富足。我每天穿梭在医院的病房里,细心地照料着每一位病人,在专业上尽力提升。

 

几年后,我成了病人口中的好护士,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后来,随着和病人的深入接触,我发觉很多病人的心理创伤远比生理疾病难愈合,心理问题成了影响健康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帮助我的病人,经常“三班倒”的我开始努力挤出时间,去翻看心理学书籍,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钻研临床心理学的知识。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让患者实现身心全面康复的梦想在心底悄然发芽。

 

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我开启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生活模式。由于起点太低,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我这种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学习的生活非常辛苦,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脑海中曾经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整整的五年。五年里,我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专业本科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高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资质,成为了一名专业心理辅导工作者。

 

康复中心,为人们带去阳光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传统的医学模式和健康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伤残、病残和各种退行性功能障碍者为服务对象的现代康复医学迅速发展起来,康复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作为上海最大的专业康复机构,于2007年在上海松江落成,而在上海学习储备了十年的我,非常荣幸在中心成立之始就加入了这个平台,为自己开启了在上海追梦之旅的第二个旅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到康复中心工作不满一年的我,志愿加入了国家康复医疗队,与市残联的几个前辈一起奔赴灾区,冒着余震危险参与康复和心理救援。我们出色完成了中国残联下达的各项任务,也在接受生死考验的同时,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量伤员的康复需求推进了中国的康复事业发展,阳光康复中心的康复业务也逐渐步入正轨。有着护士和心理咨询师双重角色的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步融入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内容,帮助患者更快适应康复生活,提升康复效果。2010年,落成仅三年多的阳光康复中心开设了心理治疗科。作为当时中心唯一拥有心理治疗师资质的人员,我挑起了新科室建设的担子。没有经验可循,就主动向前辈和同道请教;科室人手紧缺,就动员实习生担任志愿者;白天无法安排活动,就自发留到晚上组织开展心理辅导。通过不懈的努力,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配合程度有了很大提升,心理治疗效果开始逐步显现。新科室有了起色,我也得到领导与患者们的充分肯定。

 

走进内心,对每一位患者保持尊重

 

2012年,我在承担心理工作的同时,开始担任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项目负责人。为了让已经习惯了久不出门的残疾人了解这一新兴服务模式,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走街道、下社区,走进一户户残疾人的家中,拨打了无数通的电话,锲而不舍地宣传“中途之家”工作,帮助伤友勇敢地走出第一步。

 

为了让服务更加贴近伤友的需求,我和我的团队从需求分析到课程设计、从活动组织到日常管理,夜以继日潜心钻研。经过几年探索,我们创设了融心理重建、护理指导、技能训练、环境适应、社会实践等于一体的康复服务模式,力求将肢体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有机结合。付出就有收获,越来越多的伤友在我们的帮助下从低落消沉到积极向上,许多伤友也通过“中途之家”重塑了生活信心,重绘了人生蓝图,实现了自我价值。

 

为了巩固康复成果,扩大受益人群,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我们编写了脊髓损伤康复教材,发放给伤友和其他省市的“中途之家”;我们还成立了由医生、护士、治疗师、心理师等组成的“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视频讲座、视频在线解答等方式,坚持每周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伤友提供志愿服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途之家”被逐步打造成了全国领先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项目,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营造尊重理解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人工作者,我希望自己能够用爱和真诚走进残疾人的内心,用心血和智慧为他们架起希望的桥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努力和贡献。

 

转眼间,我到上海已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飞速发展,而我也在改革开放的怀抱中得到蜕变成长。我随着改革开放出生,在改革开放中受益,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未来,我将继续在上海,追逐梦想,与改革发展共奋进!

 

 

专题推广


版面编辑:陈敏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题图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