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纵深 | 不焦虑的家长什么样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17-05-21 12:51
摘要:相对不焦虑的家长,都说了一句相似的话:为什么要从众?是他们不正常


近日,“小学升初中”(简称小升初)的录取工作基本结束,而网络上一大波关于教育的话题再次被频频刷屏,引发家长的共鸣和焦虑。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的孩子,每逢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一关似乎都不亚于高考,也都愁煞了家长。
   

中国式教育难道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在同样的环境下,有没有不焦虑的家长?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二胎家长
因材施教更重要

   

就在小升初最紧张的那一周,何迪看到微信群里有人问:这年头有没有不焦虑的家长?
   

她沉思了一会儿,主动跳出来说:我。
   

短暂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作为家长,伴随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孩子操心揪心,本是人之常情。
   

何迪同样也会为孩子的成长烦恼,为孩子的表现或喜或忧。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不焦虑”的家长并不存在。但现在一些“打了鸡血似的家长”已经焦虑到不正常的地步,而何迪自认,与他们相比,自己应该属于“相对不焦虑”了。
   

“因为我生了二胎。”她总结原因。
   

7年前生下大宝时,何迪曾经也为孩子的教育问题高度紧张。不断接到的广告讯息暂且不说,就连抱着孩子去一趟大卖场,都会有人送气球,随后让她填早教相关的单子。熬不住周围的“焦虑氛围”和铺天盖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何迪还是让1岁多的孩子去上了早教班。这是一条“焦虑家长的传统之路”。
   

大宝4岁多时,何迪生了二宝。此时她已经发现,早教班对大宝几乎没用。“大宝的成长轨迹告诉我,当初读了并没有多大用。刚当爸妈的人比较容易受到蛊惑。”再者,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带两个孩子,何迪实在分身乏术,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再让二宝走遍大宝并无成效的早教路。
   

渐渐,何迪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对比,这让她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深深怀疑。
   

两个孩子天赋完全不同。大宝是个很特别的男孩子,性格内向,口头表达能力弱,这一点即便早早上了早教班,依然没有改变。但是他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心算尤其厉害,平时喜欢玩拼图,两岁多时就可以拼5岁孩子才能拼的东西。如今已经7岁的大宝,并不爱看动画片,而是喜欢看地球起源之类的纪录片。
   

而二宝和大宝完全不一样,是个有运动天分的女孩子,胆子大,爱冒险,游泳、轮滑一学就上手。不像大宝,一看到运动就特别害怕,哭着躲着怎么都学不好。但在另一些方面,二宝又明显不如大宝,比如,大宝2岁不到就能玩转的拼图,快3岁的二宝还是玩不了,并且丝毫不感兴趣。
   

“我后来意识到,不用把后天教育看得太了不起。拔苗助长,不问青红皂白什么都学,并没有用。因材施教比拼命学习更有效。
   

最近,何迪正在做一个决定:取消孩子们每周日的一节兴趣课,把周日的时间完全空出来,以后,每逢周日无论刮风下雨,她都要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因为“一家人彼此陪伴更重要”。
   

从一个焦虑的家长,变成相对不焦虑的家长,她发现自己并非特例,周围二胎家长大多都没那么焦虑。“两个孩子,会让你渐渐看清教育的本质和局限。”
   

从事性别和家庭研究的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沈奕斐认为,教育的后果往往有滞后性。
   

父母现在的教育方式,可能要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长大以后,才能看到后果。几年后对外人提起时,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当初的决定“其实没用”,反而还会自我安慰“读了总比不读好”。
   

然而二胎家长,已经在大宝身上验证了一些效果,面对第二胎时,他们不能回避,也不能自我安慰,必须为二宝认真思考,曾经走过的路究竟有没有用?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逼迫孩子去上“可有可无”“读了总比不读好”的学习班,是否真正值得?

 

自我型家长
我还有自己的人生要过  

 

孟恬对孩子一直采取快乐教育。读小学五年级之前,儿子没上过一个补习班。原因并不是儿子成绩足够好,而是“我懒,不愿意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做一件事”。
   

想要真正理解这句话,还有几个前提。首先,夫妻俩先天的教育观念,就和大部分中国家长不一样。
   

孟恬夫妻俩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都毕业于名牌大学。
   

“因为我们自己是真学霸,所以我们都知道,学霸是天分,不是补出来的。”孟恬说,她可以轻松驾驭每一门学科,不搞题海战术,也以高分考上名牌大学的高分专业。而她的丈夫更是厉害,一路保送,一直送入名牌大学。
   

起初,发现儿子没有学习天分,成绩一直中等,两位学霸“有点不太适应”,“还是有点失望,我们的孩子怎么会没学习天分呢?”孟恬解释,“但我们都知道真正学习好的人是什么状态,所以也了解,多补课作用并不大”。
   

曾经有人归纳:中国父母觉得,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不够努力,只要努力,成绩一定会提高;而西方父母认为,成绩不好是天分有限,那不如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
   

孟恬夫妻俩的教育理念,更倾向于后一种。身为曾经的学霸,在学习这件事上,他们比较相信天分,不认为努力就一定能收获成正比的回报。
   

也许,有的家长会想:稍微努力一下,能够提高5分、10分也好。
   

“我奉行一种理念:除非是你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视之为毕生理想,不然,世界上没什么事值得投入十二分精力去做。尤其当你为了一件讨厌的事情,被逼投入十二分精力,因此牺牲了大把本可以享受人生、感受幸福的时间,你将来一定会后悔。”
   

看出儿子真心不喜欢学习,确实没有这方面天分,她不愿意让儿子经历不小的痛苦,牺牲所有业余时间,付出好几倍努力,最后只为了成绩能提高四五分。
   

“这不值得。”她说。
   

去年暑假,孟恬与一位同事偶然聊起孩子的话题。同事滔滔不绝地告诉她,即将面临小升初的一学期,自己如何为孩子选择奥数班,如何火眼金睛辨别老师好坏、调换课程,如何让孩子考出了英语笔试证书,又如何研究政策,分析对口的学区……孟恬听懵了,方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那么多“门道”。从那时起,她才开始查阅资料,关心政策。
   

“我是不是太不上心了?”有时候,她也这样反问自己。鬼使神差下,孟恬有些动摇,给五年级的儿子在外面报了班。但与同事不同,她没有关心儿子的学习进度,从来不坐在补习班教室后排一起听课,也不清楚老师的教学水平。
   

她愿意让儿子尝试一下课外补习班,但投入的精力“再多也不乐意了”,“我还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日子要过呢”。孟恬说,她分析自己内心深处,“可能还是因为懒,我不愿意牺牲自己看美剧、看电影、享受生活的时间,只为了逼迫儿子去补课。”
   

儿子有儿子的人生,她也有她自己的人生。夫妻俩并不觉得,人生价值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而活”
   

巧合的是,何迪也认同这种观念。她发现,越是全职妈妈,越容易把孩子当成工具,而不是独立的一个个体。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强迫孩子去实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迫孩子去做到。孩子一旦做不到,焦虑就接踵而来。
   

很多家长自己都没想清楚人生应该怎么过。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也不应该完全被孩子带着走。”何迪说。

 

理智型家长
人生的路还很长   

 

徐阳的孩子读的是公办小学,一直实行“快乐教育”。小学五年级时,班上50%的学生都在外面学奥数,徐阳左顾右盼,还是给孩子报了一个数学课外班。
   

坦率说,完全不被现在的焦虑氛围影响,很难
   

曾经有一回,和一位家长聊完教育,徐阳回头就忍不住给儿子报了新概念英语班。后来发现儿子英语实在跟不上,他渐渐恢复理智,决定作罢。“读出厌恶情绪,反而不好。”
   

儿子喜欢体育,在学校里是篮球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训练,在体育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远比奥数和英语更辛苦。
   

几个月前,临近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徐阳翻开家长群,发现群里弥漫着可怕的焦虑情绪,大部分家长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没有读上好的初中,就此输在起跑线上。
   

妻子也开始焦虑起来。这时,他反过来安慰妻子,不能以当下教育政策的甄选结果,来判定孩子的人生。

 

“未来的路还很长。”徐阳这样告诉妻子,“我相信以我们孩子的素质,只要他将来不迷茫,哪怕没有高学历,没有上名牌大学,只要他做事情有计划有目标,在从事的领域获得认可和幸福感,那就可以了。”
   

其实,很多人已经普遍意识到,走上社会后班里最出色的,往往不是当年成绩最好的那个。起跑线上的学习成绩并不意味着什么。
   

不相信输在起跑线上的,还有孟恬。
   

孟恬的老家有做生意的传统。她和丈夫两个人,是村里难得的大学生。然而,身边的老乡们拿着并不高的学历,却因为做生意等原因,“个个赚得比我们多,活得比我们滋润”。有一次,老乡来上海看望夫妻俩,还调侃他们说:“看你们忙里忙外,也没赚大钱。”
   

在夫妻俩的成长圈子里,学历和当下的收入、成就相关性不大。反倒身为上海白领的孟恬,在亲友圈里“收入算低的”。当她难得给儿子报名补习班时,还会反过来被亲朋好友指责说:“你让小孩子读那么苦干嘛?有什么用?”
   

事实让她坚信,孩子成绩即使读到最好,也未必拥有一个所谓最好的未来。她甚至分析说,未来那一代,面临的环境已经和我们这一代不同。经过经济高速发展期,年轻人的工资很可能不再年年都会涨。这样的背景下,成绩能起到的作用,越发比不上个人综合实力来得更加重要。
   

“我与其逼孩子,不如逼我自己。”孟恬相信,只要夫妻俩能赚得一份不错的家底,未来孩子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那时候,儿子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开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起跑线不算什么,人生的路还很长,一切都充满变化和未知。”徐阳也这样说。

 

从众型家长
不是焦虑,是困惑

   

有家长表示,自己从小就是沿着读书、考试、揣着文凭找工作的独木桥模式一路拼杀出来,他们没有看到这条路以外的成功方式
   

有人在论坛上写道:你有看到孩子因为喜欢画画,成为画家了?因为喜欢摄影,成为名导演了?我们看不到未来在哪里,又怎么敢让孩子这样选?
   

相对来说,成绩好、上名校,至少有一个保底的未来,这条路径的尽头是清晰可见的。
   

但如果孩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这条“逼上梁山”之路,真的比从事他们擅长的兴趣爱好更好走吗?
   

纪敏是一位大学教授,第一次见到好友的妹妹时,他特别意外。好友从小是位学霸,个性开朗,但他的妹妹正好相反,读书成绩一直很差,再怎么努力都徒劳无用,整个人非常自卑,见人唯唯诺诺,始终抬不起头。中考失败后,好友的妹妹上了一所中专。
   

直到有一次,纪敏意外发现,小姑娘喜爱画画,只是一直不敢说出口。纪敏立即请来一位画家朋友教她。画家朋友一开始担心教不会,没想到上了几周课后,反而兴奋地告诉纪敏:“这孩子确实有天分,我能教。”此后,凭借美术特长,好友的妹妹考入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
   

几年过去了,纪敏再次遇见好友妹妹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位服装设计师,整个人变得自信飞扬。回头看,当年如果在读书这条路上死磕到底,她未必会有今天的成就。
   

可“想通的家长”毕竟是少数。
   

有一回,何迪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带孩子去动物园的视频。一位妈妈留言道:后妈。
   

原来,打了鸡血一样的妈妈才叫“亲妈”,带小孩出去玩的被称为“后妈”。
   

事实上,“鸡血家长”不是特别多。真正占大多数的,是困惑的家长。他们有时候也会想:我干嘛非要把孩子逼得那么累?可一旦听到周围各种“不补课不行,会跟不上进度”等声音,他们就慌了,从了。
   

究竟该怎么做才对?
   

何迪说,“我相信言传不如身教。我自己喜欢看书,我的两个孩子从小也喜欢看书。我一直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孩子也会被我的态度感染,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有时候反思孩子,不如家长反思自己。
   

沈奕斐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奕斐有话说”里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想跟孩子说“哎,你努把力,努把力就能进什么什么学校时”,这句话请留给你自己。
   

作为教育学者,她曾在2009年做过一项中美教育比较研究。

 

看了无数案例后,她发现美国孩子如果出现问题,背后常常有一对不靠谱的父母,忙于赚钱不顾孩子。而中国孩子如果出现问题,背后常常有一对“特别靠谱”的父母,甚至牺牲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可是方向错了,结果越用力,孩子状态越糟糕。
   

沈奕斐发现,如今有一些培训机构宣扬“胡说八道的理论”,家长们信以为真,一听就慌,以讹传讹,最后集体散播焦虑。教育被商业捆绑,导致家长们学的“理论”越多,孩子越辛苦。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则见多了焦虑的家长如何“言传身教”。
   

她说,和焦虑的人呆在一起,旁人也会一起焦虑。比如焦虑的人一回到家,常常会说:这个电视机怎么还开着?那个作业怎么还没做好?孩子一听,也变得焦虑,学习只会越学越差。
   

陈默形容,焦虑的家长喜欢用鞭子抽,一旦抽得过分,孩子的体质受不了,可能索性停下来不走了。“我手里经常有不去上学的孩子,一问,一般背后都有一堆格外焦虑的长辈,把读书看得比天还大。找我咨询的,基本都符合这条规律。”
   

陈默对两代人的冲突,有一套自己的分析。她认为,今天的中国家长,当年奋斗时正处在集聚财富的初级阶段,凡事都靠自己争取,对社会资源特别敏感,习惯竞争,自己也由此成为社会精英。他们同样希望下一代成为自己认知上的精英,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但今天的孩子出生在一个不愁吃穿的环境下,时代不同,需求不同。下一代孩子可能需要的不是财富、地位,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孩子告诉陈默说: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卖掉一套上海的房子,去非洲做志愿者,“把我的一生奉献给需要我的人”
   

这种更高层次的精英,家长不懂。
   

面对时代的变换、未来的不确定,家长能做什么呢?采访时,几乎所有保持自己节奏、相对不焦虑的家长,都说了一句相似的话: 为什么要从众?是他们不正常。
        

(除沈奕斐和陈默,其余均为化名。)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