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上海辟谣平台 > 文章详情
中国人已被西医弄成药罐子?这是一篇“钓鱼文”,鉴定完毕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郑子愚 2017-05-18 16:00
摘要:一篇已在互联网上流传多时的文章,只见通篇文章都在指责“西医有百害而无一利”。文章说的是真的吗?

 

近日,一位网友向上海辟谣平台求助,他说他的母亲身患糖尿病,近期看了一篇题为《一位美国华裔医师的震撼演讲:中国人已被西医弄成药罐子》的网传文章而停用了胰岛素,这让家人非常担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找到了这篇已在互联网上流传多时的文章,只见通篇文章都在指责“西医有百害而无一利”,文章多处语出惊人:“有许多中国人目前已经被西医弄成药罐子而不自知”、“哪里知道这正是恶梦的开始,你的人生自此已经灰暗无趣,大限也提前到,寿命减短就是因为你自己的无知与迷信造成的”、“我写此篇文章就是要发起一如民国前的鸦片战争一样 ,我所谓的现代药害革命”……

文章还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证据”,“酸性对人体破坏最大,碱性体质最好,不但长寿而且完全没有病痛”,“西药都是属酸性,而酸性会破坏血管壁组织,容易造成血管破裂,也就是说服用高血压药物的病患将更容易得中风与心脏病”,不吃的反而不会得“三高”等疾病。

西医真的有百害无一利吗?记者就此进行了求证,发现网传文章的很多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网文观点1:人体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

真相:网传文章中对于酸、碱性体质的观点表述贯穿全文,记者粗粗统计一下,出现次数超过10次。但这个说法却早已被证明是十足的伪科学。

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液总体pH值是在7.35—7.45之间。pH值7是中性,人的体液呈弱碱性,所以说把人体划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医学上也根本不存在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这样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pH值低于7.35就是酸中毒,高于7.45就是碱中毒。也就是说,要是一个人真的属于“酸性体质”或者“碱性体质”,就得赶紧去医院治病了。

 

网文观点2:人们可以通过饮食去改变自己身体的酸碱度。

真相:对此说法,张静指出,虽然食物代谢后会产生酸碱性被分类为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但是它们对于身体的酸碱代谢影响很小。人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人的各个器官对于维护机体内环境都发挥着作用,比如肺、肾、胃肠道等都能及时调节身体体液的pH值。除非身体出现严重的病理状况,比如休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重度呕吐腹泻,才会导致身体酸碱失衡。另外,张静还提醒,目前尚无依据证明碱性食物一定是好于酸性食物,它们为身体提供的营养功能是不一样的。膳食营养均衡才是关键。

 

网文观点3:在碱的环境里,是没有病毒与细菌及癌细胞的。文章暗示酸性体质与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真相:对此,果壳网曾经辟谣。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肿瘤组织中血管供应的氧气和养料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新陈代谢中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然而,在肿瘤细胞内部的pH值却是与正常细胞相同的。可以看出,网文对“酸性体质与肿瘤关系”的表述根本是因果倒置。

 

网文观点4:营养成分很高的药不但对身体完全无助,反而会去喂食癌细胞。得癌症是因为服用西药,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也是因为西药。

真相:得癌症与是否服用西药没有因果关系。

上海市卫计委日前公布申城最新监测数据:恶性肿瘤发病率465/10万;而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上海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我国其他城市。这难道说明,上海人服用西药太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侯霄雷告诉记者,网传文章把人体得癌症归因于服用西药,是完全错误的。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条件的进步,癌症的检出率增高也是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得癌症可以理解为“活久见”。上海正迈入老龄化社会,肿瘤发病自然水涨船高。而根据上海癌症数据监测:剔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上海年龄标准化恶性肿瘤发病率,与世界、以及国内平均水平无明显差异。

 

网文观点5:西药都是属酸性。

真相:有种常用药物名为小苏打片,它就是碱性的。这类药物可用于碱化尿液,治疗痛风。

 

网文观点6:几乎所有降血压的药都是利尿剂,会让你的肾功能下降。而中医认为肾主骨,其华在发,开窍在耳,司记忆,主先天(寿命多长),这就是现在人们会得骨质疏松症,老人痴呆症,掉头发,听力减退,寿命变短的原因,性功能同时下降。

真相:事实上,降压药至少可以分成6类,而利尿剂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仅从种类的数量上来说,还未必占到所有降压药的1/6。其次,中医中的“肾”和西医中的“肾脏”,完全就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显然,网文作者可能根本只知道写中西医的皮毛,却在文章中胡乱套用。

 

网文观点7:作为降血糖药物的胰岛素根本就是骗局一场。

真相:胰岛素是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激素。而当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的胰岛细胞并摧毁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时就会患1型糖尿病。于是现代医疗通过人工注射胰岛素来对1型糖尿病进行有效治疗。正常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是维持体内血糖稳定和代谢平衡的必要方法。

适量的胰岛素治疗,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早期及长期正确使用胰岛素对身体有益而无害,胰岛素是身体的自然物质,注射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网文观点8: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药之后你以为血糖下降了,你就错了,血糖根本没有消失,多余的血糖就开始囤积在你的脚部,就好像糖积在杯底一样,其结果就是双足溃烂,你等着截肢吧 。

真相:“物质不灭定律”真的是这么理解的吗?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不会无缘故地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对于人体摄入的糖分而言,通过代谢,大部分会在各个器官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小部分转变为其他糖及其衍生物,或者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非糖物质;部分无法在体内转化的糖分会随尿液排出。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降糖药按照其降糖原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促进身体释放胰岛素来降糖;2.提高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3.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4.提高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可以看出,降糖药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分解和转化,而并非让糖囤积在脚部。

糖尿病患者的确可能并发一种名为“糖尿病足”的病症。其发病的原因是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血糖居高不下,造成脂代谢紊乱从而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下肢血管是人体最长的供血通道,任何阶段出现狭窄或闭塞,均会影响远端组织直至足部供血,从而导致严重的疾病危害发生。可见,“糖尿病足”的发病,并不是因为“多余的血糖囤积在脚部”。

 

这篇网传文章的胡说八道之处不胜枚举,可以断定,“西医百害无一利”就是不折不扣的谣言。而网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公众号热衷于传播这篇文章?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他们或是为了卖产品,或是为了博眼球。一言以蔽之,皆为利来。

 

[P仔报告] 中医和西医是平衡而互补的

话说回来,自打西医进入中国以来,似乎就不可避免地和中医“杠”上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呢?

侯霄雷认为,西医进入中国,为中医打开了视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这毋庸置疑。现在常说的中西医结合,不妨可以理解为两条腿走路。这就意味着,中医和西医是平衡而互补的关系,绝不应该互相攻击诋毁。虽然,中西医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争执,但是不少医务工作人员都有着一个共识:讲究效率和效力。简而言之,面对一个病灶,考虑一下如何最快治愈?如何最能减轻病者痛苦?如何最有效地节约医疗资源?基于以上考量,“谁行谁上”,让中西医的融合应该发挥1+1>2的功效。

侯霄雷还提醒,目前,有病人抱有讳疾忌医和偏听盲从偏方的现象,这是完全错误的。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病人在服药的过程应充分信任医生,不多服、不少服,更不可以随意变化用药方案。

 

(本文由祖北辰协助校对)

上海辟谣平台邮箱:shwlpy@qq.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