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青年学者谈创世神话】黄德海:神话的“创造性重写”是有原则的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德海 2017-05-18 07:21
摘要: 中国古代神话,尽管看起来散碎,却也同样参与了家国的教化,让一群自然聚居的人,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文明共同体。古代神话中的盘古、女娲、伏羲、神农、大禹……就如鲁迅说的这样,始终流淌在人们的血脉里,一路连绵不绝,接力一样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造型。 对神话的创造性重写,有一个原则或许需要特别注意,即新增的意思最好能够放回(神话和非神话)经典之中而不显突兀。

 

以除魅和拆除鬼神世界为志业的卡尔·萨根,在他的名著《魔鬼出没的世界》里有些沮丧地指出,尽管科学日益昌明,但(如唐诺总结的)“鬼神世界从不消失,事情远比我们大白天的常识印象要严重多了,它们在幽暗的角落里秘而不宣地依然存在并活跃,在夜间依然神秘飞翔,并且在某些特殊的困难时刻、人虚弱不堪的时刻、人欲念远超过自身能耐自身努力太多这一类生命时刻,重拾其昔日强大乃至于接近统治性的力量”。在理性统领了世界数百年之后,那些人们用尽全力仍然驱赶不走的东西,或许是因为其自身就有着某种独特的能量,就像神话并没有在现代绝迹,反而一直在文学艺术中繁茂地蔓延。

 

在谈到哲学的起源时,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说:“惊奇(thauma)是哲学家的标志,此外,哲学别无开端。”接下来,苏格拉底引用了神话:“说(神的使者)伊里斯(Iris)是(海神)陶玛斯(Thaumas)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这相连的两句话,显示出滥觞时即存在的神话和哲学的有意味关系,也几乎预言了此后神话与哲学的相处之道———既是某种明显的对抗,也同时标示了神话与哲学参差的承续关系。

 

神话似乎先于哲学抵达意识,唤醒了混沌蒙昧的人心。“神话的光芒所到之处,希腊人的生活就被照亮了,否则他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尼采曾在笔记中这样写。周作人也于某处提到过,希腊神话的内容和材料与别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只因他们净化过愚昧丑恶的部分,便成就了诗化的神话,如哈理孙女士所说,“这是希腊的美术家与诗人的职务,来洗除(原始)宗教中的恐怖分子。这就是我们对于希腊的神话作者的最大负债”。如同在中国神话里那样,人跑不快,所以脚生双轮;双手柔弱,所以力大无穷;人不能飞,所以有了翅膀;人不能游,所以沉潜海底;齿不尖利,所以生了獠牙;人看不远,所以有了千里眼;人听不切,所以有了顺风耳;如同人们因为对无边黑暗的惊惧,才有了那个一日九变、日长一丈的盘古开辟混沌———是想象在愚昧和丑恶里洁净地无中生有,变现出了神话中瑰伟的一切。

相较于西方(尤其是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似乎略显断烂,但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完整性转移到启示和教谕上,则两者的区别显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希罗多德说:“赫西俄德与荷马……把诸神的家世交给希腊人,把诸神的一些名字、尊荣和技艺交给所有人,还说出了诸神的外貌。”我们由此知道,署名赫西俄德和荷马的一系列作品,面向古希腊的过去、当下和未来,通过摹写诸神的世系和他们的特性,让生活于城邦的希腊人有了效仿对象,从而确立了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对诗和诗人无比苛刻的柏拉图,就因此让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无比准确地说出了神话诗人的作用:“当你遇见赞颂荷马的人,听到他们说荷马是希腊的教育者,在管理人们生活和教育方面,我们应当学习他,我们应当按照他的教导来安排我们的全部生活,这时,你必须爱护和尊重说这种话的人。”

 

中国古代神话,尽管看起来散碎,却也同样参与了家国的教化,让一群自然聚居的人,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文明共同体。如同古希腊在荷马和赫西俄德的教导下形成了他们独特的nomos(民俗,宗法,法律),中国古代神话经过一切以某种好为目的的重述之后,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谣俗”(《史记·货殖列传》用词)———细心一点,从这谣俗里,大约能看出这一共同体人的性情、生活方式乃至命运。“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古代神话中的盘古、女娲、伏羲、神农、大禹……就如鲁迅说的这样,始终流淌在人们的血脉里,一路连绵不绝,接力一样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造型。

因此,每一代人对原始神话重写,并根据自己的时代状况不断损益,差不多就是神话保持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神话的‘意蕴’并不是神话创作者一劳永逸地给予的本源意义与历史常量,而是神话研究之中不断生成而趋向于完美形式的孕育过程。”比如在僭越已经成为社会常态的情形下,重写神话时就不免要加入点什么———随着沿建木登天的人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天庭的美景,听闻了诸神的传说,一面充满羡慕,期望自己也有一天能成为天神,一面却“近之则不逊”,觉得天神也不过如此,于是就慢慢变得傲慢无礼,不免引来了后来惩罚式的“绝地天通”———后世的所有重述甚至(大胆而节制的)改写,都可以看成是古代神话自身的变形记,却也在更深入的意义上是一个不断创生的过程。新的意味和形式,就在这过程中加入了进去,那些看起来渺远的神话,也就因此始终保持着不息的活力。

 

对神话的创造性重写,有一个原则或许需要特别注意,即新增的意思最好能够放回(神话和非神话)经典之中而不显突兀。本质上,神话已经用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拒绝了颟顸的改造和无知的添加,它要求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维持自己的基本样貌。因为,在时光的长河里,神话“无限次地被重复,从一个叙事到另一个叙事,接着从一次阅读到另一次阅读”,与此同时,它却也早就站在了打破世界静默的时刻,用“语言编织自身的道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现在、未来和从前的事”。


本文组稿:徐芳   编辑:伍斌    图片来源:中国作家网 东方IC 百度百科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