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大视界 > 文章详情
【眼界】亘古荒原上的找矿人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雍凯 2017-05-18 18:50
摘要:与孤独为伴,以大漠戈壁为家,一寸寸触摸着大地。他们就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1:50000地球化学普查项目组。

队员们在作业区勘查采样。

在新疆的哈密地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整日与孤独为伴,以大漠戈壁为家,一寸寸触摸着大地。他们就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东天山沙垄南一带1:50000地球化学普查项目组。

1:50000地球化学普查项目组队员。

早上8时整,太阳已高挂在茫茫戈壁上空,一阵阵热浪驱走了残留在沙砾间的寒气,地质队营地四周一片蒸腾。

顶着热浪采样的队员。

队员们仔细检查了随身携带的罗盘、GPS卫星定位导航仪等勘探设备,分乘两辆皮卡车驶向戈壁深处。项目组共有12人,8名技术人员、4名后勤保障人员。项目组负责勘查哈密地区沙垄南一带12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矿产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在该区域找矿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区地处戈壁荒漠无人区,距营地最近的村镇也有200多公里。

队员们每天的勘查线路在前一天就已确定。当日的勘查任务是在一处1.8平方公里范围的断裂破碎带上,测制两条2.2公里长的地化剖面,并采集岩石样本。

工作线路是依据GPS提供的数据划定一条笔直的勘查线,每隔40米就要采集200克左右的岩石样本,记录地质信息、绘制图表,即便前面是高山阻挡也要笔直地穿越。

8名技术员平均年龄27岁。

中午时分,队员们在野外就餐,补充体力。张刘强(左一)说,他原来每天要喝六公斤的水,现在只要喝三公斤左右就能维持一天。

队员小田说,他每年都有近9个月在野外开展地质勘查,足迹遍布南北疆,他曾有过从5米多高的土坎上跌落下来的经历。“幸亏背部着地,身上的睡袋和帐篷抵挡住了冲击。”小田说他现在一见到高山陡坡心里就有些犯怵。“但犯怵也要爬啊,即便是坐在山坡上一点点地向前挪,也要挪过去。”

整理岩石样品,准备打包送回实验室。

回到营地后,队员们脱下厚厚的野外工作服,洗去一身的尘土。

皮鞋表面在汗水长时间的渗透下,已经泛出盐碱。

一大早,厨师余海宽在给大伙准备早饭和午饭。看着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的,余师傅变着花样满足他们的胃口。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是队长马军经常对技术员们说的一句话。8年的野外勘查工作,让马军经历了遭遇狗熊、狼群,掉入湍急的河流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虽然年纪轻轻,马军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胆囊炎等疾病,一遇阴冷天气,浑身酸痛不已。相比伤病和危险的困扰,更让马军难受的是对家人的愧疚。“妻子怀胎十月,我中间只回去过一次,儿子出生时我也不在身边。现在每次回去,即便是上厕所,孩子都要缠在我身边。”

让马军们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换回了一袋袋沉甸甸的岩石样本和一个个数据详实的矿化线索,不断填补着新疆地质勘查工作的空白点。

入夜,万籁俱静,只有满天星斗与营地为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