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常沙娜,用一生心血浇灌敦煌艺术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7-04-28 12:51
摘要:常沙娜,“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这朵用一生心血浇灌敦煌艺术的“沙漠之花”,带着她的毕生力作,在刘海粟美术馆绽放。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 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展览囊括了常沙娜敦煌临摹、装饰手稿及艺术设计200余件作品,分为“至美敦煌”与“花开遍地”两部分,贯穿了常沙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向观众全面呈现常沙娜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转化,继承与升华,引发当代人面对自身文化的承接使命与思考。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灯花设计。

 

常沙娜1931年3月出生于法国里昂,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她承载父亲遗志,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与教育。

 

常书鸿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与徐悲鸿、吕斯百、王临乙等人都是中国近代最早留学法国的艺术家。1935年,常书鸿在巴黎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敦煌图录》画册,他十分震撼。他发现,敦煌艺术最早的内容远早于文艺复兴时期1000年,甚至早于西方油画创始时期 800年,这些发现促使他急于返回要中国。

 

1943年,身处战乱却依然心系敦煌的常书鸿毅然带着妻子与女儿常沙娜到敦煌,任敦煌艺术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第一任所长。12岁的常沙娜跟随父亲在敦煌学习敦煌历代壁画艺术。她还记得,在河西中学读书时,每逢学校放假,她必回千佛洞,蹬着“蜈蚣梯”,跟着大人爬进蜂房般的洞窟临摹壁画。“我喜欢进洞画画,特别主动,不用大人催。”那时除了用现成的稿子,常沙娜都用对临的办法来学习,而常书鸿一有空也来指导她。虽然对临难度大,但可以把眼睛练得很准,提高造型能力。“我学习素描的基本功就是从临摹壁画开始,绘画基础就是那样打下的。”1948年春天,兰州双城门举办了《常书鸿父女画展》,展出的临摹作品大都是她14到17岁时所绘。

常书鸿带着常沙娜、常嘉陵在莫高窟洞窟内。

 

1948年,常沙娜赴美留学,归国后在林徽因指点下进入工艺美学领域,以敦煌图案为蓝本,完成了如人民大会堂建筑装饰等国家重点设计任务。“林徽因先生引导着我,要把敦煌的图案运用到现代的生活、现代的工艺,这对我的设计观念影响很大。”她与林徽因设计的景泰蓝工艺品在1951年亚太和平会议上深受外国友人喜爱。

 

常沙娜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敦煌图案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之一。1959年,常沙娜曾与前中央美院同事到敦煌进行临摹考察,将莫高窟历代壁画与彩塑人物的服饰图案按年代分类收集整理,其成果于198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一书,这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系统研究敦煌服饰艺术的著作。多年来,常沙娜潜心研究敦煌艺术图案,经常带领学生到敦煌进行系统的临摹整理与研究。1983年至1998年间,常沙娜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致力于推动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敦煌图案的整理与教育工作、主持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为庆祝香港回归赠给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物“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

女供养人 五代61窟

 

常书鸿一生为敦煌艺术默默奉献了半个世纪的年华,其女常沙娜经过岁月的流逝,一直践行着父亲的艺术生命,透过工艺美术设计与教育的方式,将敦煌艺术之美带给世界。在展览第二部分“花开遍地”中,观众可以看到常沙娜对敦煌的壁画与古典元素的应用与创新。展览还呈现了常沙娜与她带领的设计师们所设计的当代工艺品,将敦煌石窟中的艺术元素融入景泰蓝、珠宝、瓷器等工艺品与生活用品中,向大众展示敦煌艺术的应用价值。

 

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自2014年至今在国内外多地展出。此次展览将展至5月14日。

展厅现场。

 

题图为常沙娜。图片来源:由刘海粟美术馆提供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ljnjf@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