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107篇中国医学论文遭撤稿,学术论文背后的魔咒指挥棒
分享至:
 (3)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7-04-26 06:31
摘要:大规模撤稿事件让谁难堪?

“一次地震。”上海市期刊协会秘书长、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24日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此次施普林格集团《肿瘤生物学》杂志撤稿事件。在秦钠看来,大环境与个人两方面因素,是酿成此次大规模撤稿事件的原因。 

 

发表论文求短平快影响科研环境

 

不同于过去常见的学术数据造假,此次涉假的环节在于评审流程。“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确保了期刊的权威性。施普林格作为知名出版集团、学术出版巨头,旗下期刊暴露出同行评审过程中如此大的漏洞,因此大规模撤稿,对期刊自身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秦钠说,上海大学期刊社与施普林格集团在不同学术领域合作有四本期刊,截至目前还未发生过撤稿事件,“我也想与施普林格的有关人士交流,看看是不是接受稿件和审稿的系统出了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找漏洞、打补丁。”

 

从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来看,这107篇中国医学论文,涉嫌利用杂志评审制度的漏洞,向《肿瘤生物学》的编辑推荐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作为自己论文的审核人,即同行评审;伪造了这些评审的邮件地址,假冒专家表扬并通过了自己的论文。

 

“对作者来说,这显然击破了作为科学工作者的底线,也许他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丧失个人诚信是确凿无疑的。对中国医学界来说,这是集体声誉的重大损失。”在秦钠看来,撤稿事件背后,有关人才评价的制度体系可能是“各种各样原因”中十分突出的一点,“无论是研究生毕业还是评职称,或是大学排名,对于发表论文数量短平快的追求,已越来越影响到高校的生态和科研环境。” 

 

由于此次撤稿事件的集体性,业内人士猜测,这些论文极有可能都是通过论文代投机构向杂志投出的,机构大批量伪造了同行评审的专家邮件地址。

 

秦钠向记者证实,这种论文代投机构或代理公司确实存在。“有些公司、机构甚至驻扎在大学校园里,向研究生推销业务,保证通过购买他们的服务就能完成论文发表任务。”秦钠认为,此次大规模撤稿有些蹊跷,“不排除有代理公司为解决部分作者的需求有组织地操作了这一事件,也不排除有人操纵了这一结果的曝光,详尽的来龙去脉还有待调查。”

 

“以刊评文”评价体系令人困扰

 

认证为“前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微博签约自媒体”的微博用户“白衣山猫”发文分析“为什么会有学术论文造假”,在文章中就转贴了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妇产部助理教授施景中贴出的一份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文章转让价格表。施景中感慨:“原来真的有这种公司,以贩售SCI论文来营运。而且文章居然还可以转让,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在发出这篇分析文章之后,“白衣山猫”24日晚再次更新微博称,“在此风口浪尖上,还有人打电话给我卖论文。帮我写好,挂我名为第一作者并发在SCI分值1分的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目前已经涨价到60000元一篇。论文公司真敬业啊。” 

微博用户“白衣山猫”转贴的一份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文章转让价格表。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论文和刊物背后的人才评价体系,它让学术界、高校追逐的目标越来越功利。”秦钠将此形容为一种“魔咒”和“根深蒂固的痛点”,“进入SCI的刊物一般来说质量都比较高,也有较高创新性,关注的是行业热点问题,是一种相对便于量化的评价指标。但作为数据库来说,也存在着自身缺陷,比如被引量其实存在着正、负两种情况,一类情况是其他论文为批驳该论文的数据或观点而进行的负引用,但无法从被引数上得到反映。”   

 

秦钠说,自己被当下“以刊评文”而非“以文评刊”的评价体系困扰良久。“比如,一篇质量很高、对业界很有影响的论文假如发表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刊上,那么很有可能被湮没。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小刊因为没有影响力而吸引不到好的稿源,好的稿源因为刊物没有影响力也不会投过来。评价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不是看它的质量和所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而是要看它发在什么刊物上。”  

 

期刊评价这根“指挥棒”成为高校、科研工作者和办刊人的重压来源。秦钠说,“对办刊人来说,不得不迎合数据库的评价体系做些技术处理,比如影响因子,是看被引用数量与发文数量相除的数值,那么尽量缩小分母即发文数量,就能一定程度控制这个数值。于是,编辑们更倾向于刊用字数在1万到2万间的长文章,而非1万字以下的文章,以降低每期杂志的刊发篇数——然而,短文章就真的比长文章质量低吗?”

 

秦钠说,作为期刊人,盼望一种更公平、公正、健康的评价体系引领更为公平、公正、健康的学术生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不仅考察影响因子等硬指标,还要考察对学术、对社会的软性贡献度,引入更科学的同行评价体系”。

 

“大规模撤稿对中国科学界来说确实相当难堪,但或许是一个痛定思痛,扭转、重建评价体系的契机。”秦钠这样表示。

 

(编辑邮箱:scljf@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