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产生了哪些“浦东经验”
分享至:
 (18)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2017-04-18 06:40
摘要:中央把许多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交给上海,其中很多都集中在浦东。在浦东诸多改革事项中,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索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典型个案。三年来,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27周年的日子。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后,市委书记韩正前往浦东新区调研时强调,中央把许多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交给上海,其中很多都集中在浦东,浦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各项工作都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在浦东诸多改革事项中,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索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典型个案。三年来,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削除监管缝隙,推进综合化与一体化监管

 

 

适应现代市场监管要求,大部制与一体化是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与发展趋势。在市场监管之中,目前许多地方存在着工商、质检、食药监和价格监督管理分段式管理现象。这种管理方式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都较高,也给市场主体带来较大的不便。

 

 

改革前, 浦东新区在食品监管领域之中,质监局管生产环节、工商局管流通环节、食药监局管餐饮环节等存在职能交叉等问题,管理中分段式与碎片化问题突出。市场监管要求高效的一体化监管,要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专业、动态的市场监管机制,形成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市场监管格局。同时,要求优化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促进行政与司法衔接,进一步形成分工明确与职责清晰的综合监管机制。

 

 

三年来,浦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如何优化整合原工商、质监、食药监和价格监督部门的职能、机构、人员资源,再造执法流程,最大限度提升行政效能,形成“四合一”模式,构建起以“市场准入一体化、市场监管一体化、执法办案一体化、诉求处置一体化”为重点的“大监管”体系。通过全方位整合,推进从生产经流通到消费环节的一体化、全过程监管,破解了监管缺位、错位与越位等问题。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设立“注册许可分局”,设置“一口受理窗口”,对涉及原多个局的多个审批事项实行“一次受理、资源共享、证照统发”。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推进市场准入“单一窗口”。在监管执法上,推行了“一次出动、全面体检”的集约化执法模式。同时,将原来分散的12345、12315、12331、12365、12358等5条投诉热线进行归并,建立“公众诉求处置”一体化平台,实现“五线合一、并网处置”,并针对原几条热线处置要求不一的情况,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快速应对。

 

 

改革后,通过归并职能、优势互补,相关职能由一个市场监管局统一行使,建立了生产与流通领域产品商品质量“双向追溯”机制,减少了监管缝隙和管理空白点。这些都是综合化与一体化监管的有益尝试。

 

 

简政放权,以制度创新推动政府与市场关系清晰化

 

 

在市场监管之中,如果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就必然会出现越位与缺位的问题,它会阻碍市场活力与社会动力的发挥。树立“有限政府与服务政府”的指导思想,是推动我国市场监管体系发展的思想基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监管理念,减少政府部门对民事关系的干预和管理,坚持市场导向与社会导向,将能放给市场的放给市场、能放给社会的放给社会。尤其在许可审批领域,应当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与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进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优化和减少政府权力清单,细化责任清单,促进政府与市场之间边界清晰化,不断激发市场自身活力,推动我国统一有序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注重简政放权思想,实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责任清单制度,不断减少自贸试验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建立了证照分离、一口受理、便利高效的准入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便利企业注册登记与注销,使得这两大传统难题得到有效化解。在“证照分离”改革方面,创新许可审批方式,积极推进小餐饮经营许可由审批改备案、修理计量器具告知承诺等7项证照分离改革。在自贸试验区之内,率先推行以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为代表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推出市场准入便利化“双十条”措施,其中“允许自贸区内律师事务所将其办公场所作为企业住所进行登记”新政策较为突出。在全国率先改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在上海市率先试点备案周期从10天缩短为“实时”的“企业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告知承诺、部分计量事项承诺备案等多项创新制度。此外,在全国率先试点“企业简易注销登记”、“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着力破解长期存在的“注销难”瓶颈难题。

 

 

优化监管手段与方法,促进信用监管与智能监管相结合

 

 

传统上运用突击检查和行政处罚的“他律”式市场监管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对市场监管的需求。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要求强化和落实市场主体责任,推动企业成为“自律”的实体,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遵纪守法。作为市场主体,其信用状况将对其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信用监管应当成为市场监管的核心与主要手段。因此,要以信用约束、市场评价、公众监督等机制,全方位推动市场主体强化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第三方支付等平台作用,为市场交易当事人提供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信用评价服务,进一步倒逼企业加强自律自制。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完善行业信用奖惩体系,支持社会相关专业机构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要运用 “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信用监管和智能监管相结合的模式,运作信息化技术探索信用监管的新形式,初步实现了政务数据的归集、公开、共享与开发,促进监管更为便捷、快速,进一步推动事前风险预测、事中动态监管与精准监管。

 

 

三年来,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并在全国复制推广。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收集浦东新区20多个部门近一千万条企业信用信息,在全市率先上线并形成示范样板,面向企业与社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依托平台探索推进“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等创新机制,为多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实施综合监管提供支持。同时,与第三方征信机构联手,共享信息、共建信用,打通了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通道,完善了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的信用约束机制。

 

 

发挥社会共治作用,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

 

 

政府监管部门力量不可能完全覆盖市场的各个角落。采用社会共治的方法,依赖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促进社会参与监督力量多元化,可以减少监管成本并提高监管效能。因此,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立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商会间信用与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机制,推进政府监管和业界自治的良性互动,促进行业协会和商会真正成为行业规范与自治的主力军。要推动专业机构、专家力量参与市场治理,培育和发挥社会参与委员会作用,进一步以第三方参与提升市场监管效率和能级。还要发挥公众和舆论监督在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健全公众监督的激励机制,畅通投诉渠道,推动市场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浦东市场监管局与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合作,已经在加强特种设备、计量、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业监管方面,推出了诸多举措,产生了明显效果。2014年9月,由自贸试验区内各类企业、驻区相关社会力量自行发起组成的“社会参与委员会”正式揭牌。它正在成为参与市场监督的交流沟通平台。同时,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企业年报制度公示和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建设,探索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监管制度框架。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体制经过三年改革,初步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浦东新区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改革红利与实惠,同时也为我们探索市场监管的新思路与新模式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浦东能突破、全市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改革示范效应。今后,需要进一步在如何厘清政府、市场、企业与社会的权责边界,简政放权,推进综合化与一体化监管,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监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与社会“四位一体”多元共治与协调有序的综合监管格局。

 

 

(执笔:陈建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 邮箱:shhgcsxh@163.com )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