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他的笔墨里,仍存有大众心中事
分享至:
 (3)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玮 2017-04-17 10:13
摘要:今日中国,动漫几成全民事业。在浩如烟海的娱乐图像中,有几张能像华老漫画那样切入中国人的心扉,砌在中国社会的时代路口?


《漫画寓生———馆藏华君武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举办。

华君武作为中国漫画史的一位重要书写者,其横跨近一个世纪的漫画创作,时常对应着自己身处时代里国家和民族所遭遇的重要事件。

从这个意义来说,今天的观众观赏华君武漫画展,就像观看一段形象的中国当世“画史”。
 


“发汗剂”
   

中华艺术宫17展厅里,《漫画寓生———馆藏华君武作品展》上,180幅漫画大家华君武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原汁原味地展示着。
   

观众迎面可见的是,整个展陈所构筑的一种不事装扮的简朴。
   

这简朴,又会随着观众目光在作品之间的流转或凝聚,暗自浮现成一个隐喻———好作品自有光彩,何须装扮。
   

白的纸,黑的墨,寥寥数笔,生成一幅幅漫画。却时有一些力透纸背的东西,让读懂它们的观众,或沉思,或会心一笑。这正是漫画这门艺术形式的重要特点———针砭时弊和幽默风趣,在观众心里激起涟漪。
   

漫画在中国的发展,与近代中国激荡的社会变革有着紧密联系,这也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华君武作为中国漫画史的一位重要书写者,其创作以时政漫画为主要标志,于方寸之间洞察社会百态,其作品被喻为战斗的武器和人性的镜子。

 

不过,华君武自己对漫画又别有一番生动且耐人寻味的见解:“漫画应当是发汗剂,让病人出一身汗,病也好了。”
   

“2010年,95岁高龄的华君武逝世,留下的是数量巨大的作品,以及中国漫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影响。2011年,华君武先生的儿媳露阳女士根据华君武和其长子华端端的遗愿,把华君武245幅漫画作品和他生前用过的112方印章,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这次,我们在馆藏华君武作品中挑选出180幅与公众见面。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既有人们熟悉的华君武代表作品,也有不太为人所知的他晚年时的创作,它们组合成这个《漫画寓生》展,再现了这位漫画大家的艺术历程。”中华艺术宫收藏保管部副主任邱旻彧介绍了中华艺术宫推出这一画展的缘起和用意。

 

中国风漫画
   

站立在《漫画寓生》展中,华君武生前忘年交、画家谢春彦所看到的,远比“漫画大家的艺术历程”丰富而深刻。“华君武的漫画创作历程,恰与中国漫画兴起的步伐重叠。因此,《漫画寓生》其实也折射出中国漫画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他横跨近一个世纪的漫画创作,时常对应着自己身处时代里国家和民族所遭遇的重要事件,从这个意义来说,今天的观众观赏华君武漫画展,就像观看一段形象的中国当世‘画史’。”
   

上世纪初,随着新闻出版的发展和西方漫画的引入,中国现代漫画在上海发祥。1933年,华君武从杭州至上海求学。五年的上海时光,他结识了丰子恺、鲁少飞、张光宇等漫画界的重要人物,创作了很多漫画,发展出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大场面漫画。后来他曾这样回忆道:“我故意把许多事和人凑在一起画。比如说画警察抓小偷的题材,我就画很多警察在画面里,我就是用大场面来吸引人。一般老漫画家不会去画那么多人。”
   

现代漫画是西风东渐,所以,华君武和当时的不少中国漫画家一样,也有自己的“洋师傅”。他经常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看到白俄漫画家萨巴乔的漫画,极感兴趣,不仅对其画法努力效仿,连签名都有意模仿。
   

抗战爆发后,华君武到了延安,以画笔为武器投身抗战宣传事业,从此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的风云交织在一起。他注意到,画在墙报上的连环画、宣传画,老百姓爱看,但看到漫画,扭头走了,因为看不懂。
   

华君武深受触动,他觉得自己的漫画能让老百姓欣赏才行,否则就没意思了。于是,他开始探索一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逐渐认识到“漫画还是要有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在谢春彦看来,华君武漫画对民族文化本体的转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面貌独具,特别是创作用纸“从洋纸易为月宫殿纸和生宣纸后,真正开创出中国风的漫画样式,足成诗书画一体的‘华家样’”。

 

战斗的浪漫
   

步移而画换,观众在《漫画寓生》展中依稀可感受到两种历史的呼应:中国漫画的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历史。
   

在华君武代表作之一的《磨好刀再杀》中,有人一手持写着“和平方案”的盾牌,一手正磨刀霍霍,传神地揭穿了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1947年,该漫画在《东北日报》刊发后,老百姓叫好,国民党特务组织则将他列入了黑名单。这种艺术所迸发的力量,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解读的:华君武漫画首先是战斗的檄文,充满了讽刺的匕首般的力量。在他的漫画里,漫画之“漫”,不是笑的浪漫,而是愤怒的浪漫、战斗的浪漫。
   

和平年代里这种战斗的浪漫依然存在,只不过是以镜子取代了匕首,所映照的是人性。今天,在这个与漫画家的创作时隔许久后的画展上,观众与这些作品相见时,既能从中读到鲜明的年代特征,也会感受到一份直抵当下的讽刺力量。
   

或许,那些当年的笔墨里,仍存有今天大众的心中事。比如,表达反腐主题的《一分为二》、讽刺见钱眼开的《先生姓钱》、挖苦歌手“为人民币服务”的《躺倒的歌星》、“从来不思想”以致脑袋长草的《疑难杂症》等诸多作品,都一一印证着漫画家对此艺术形式的内在把握———“漫画是用笑来战斗的……笑不能庸俗,不能简单为逗人笑而笑,笑的后面应该有个严肃的问题,一定使人笑后有所得。”
   

而在艺术表现上,华君武漫画也具有一份别样的美。以一名画家对其作品《猫虎同宗》的解读为例:画要悦目,但漫画家面对的是人间百态,又怎能绕得开那个“丑”字。画上的小猫冒充老虎,虚张声势,一副穷凶极恶见谁咬谁的嘴脸,已尽其丑。再细细一看,看到漫画家采用剪纸的样式来表现小猫身上的乱毛,却又显示出朴拙粗犷之美。于是,丑中见美,点铁成金。

 

别有意蕴
   

谢春彦相信,“华君武不同时期的作品,与中国现实的历史同行,与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在。它的辐射力之广远,恐怕很难有别的画比肩”。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则进一步道出了“很难有别的画比肩”的某些原因:漫画作为“有思想的艺术,有艺术的思想”,对创作者提出了思想性的要求。所以,“漫画家另需一种基本功,即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支配下的形象思维的契合。因为漫画直接评论时事,它介入生活、干预生活,针砭时弊,扬善抑恶,这使得漫画家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在创作成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见,漫画能不能成为“发汗剂”,与思想的力量大有关系。
   

反过来,和社会生活的亲密无间,让漫画大多偏时效性、功利性,常易“速朽”。但谢春彦和不少艺术家都认为,华君武漫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的许多名作现今读来仍新鲜感人,别有意蕴”。
   

关于这种意蕴,谢春彦的解析是:“华君武的笔致内容很丰富,许多作品具有独立的欣赏和审美价值,他的幽默可视作中国式的高品。作品中的立意、章法、造型乃至点线则是一种活化的中国文人画。”于是,他轻轻挥动毛笔,却画出入木三分的厚重;他洞察不同年代的生活百态,却拨动今日观众的心弦。
   

当下,漫画寂寞,动漫热闹,重温华君武作品似乎更隐含着一种关乎文化艺术发展的叩问。就像许江曾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所问的:“今日中国,动漫几成全民事业。在浩如烟海的娱乐图像中,有几张能像华老漫画那样切入中国人的心扉,砌在中国社会的时代路口?”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豆瓣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