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传统文化万花筒 | 上海弄堂里,这些美丽的乡愁打动到你了吗?
分享至:
 (7)
 (1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刘艺 2017-02-28 16:57
摘要:无论是根植于老城厢文脉积淀的楹联诗词文化,还是深藏海派弄堂里的九子游戏,抑或是百姓身边的古文化传播和非遗传承,都让人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本就起源民间,只要适逢松软的沃土和精心的呵护者,活力自会源源不绝。

在黄浦的社区和街巷里,传统文化好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各个角落。信手拾起,颗颗熠熠生辉。

 

无论是根植于老城厢文脉积淀的楹联诗词文化,还是深藏海派弄堂里的九子游戏,抑或是百姓身边的古文化传播和非遗传承,都让人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我们的传统文化,本就起源民间,只要适逢松软的沃土和精心的呵护者,活力自会源源不绝。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为传统文化插上创新的翅膀,寻找传承文化的年轻力量,尤其刻不容缓。

 

而更为关键的是,让更多身边人爱上传统文化,就会更加明了:我们根系何方。

弄堂运动会中的美丽旋转。​

 


老城厢里诗意正浓
 

老西门,是上海老城厢的发源地。文庙、四大书院、徐光启故居、申城最早的中学敬业中学、最早的小学梅溪小学,也都在老西门。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黄浦区老西门如何延续文脉,凝聚人脉,展现全新的书香气质?

 

老西门寻到了“春联大会”这个极好的抓手。社区楹联,能写到什么水准?先看一幅:“浩瀚长江,远携故土而来,再置芳洲一片。乱花飞处人咸聚,蔚成锦绣家园。兴学育才,筑城御寇,群英荟萃,弄巷驰辉,七百年文声显赫……”怎么样,论技法、论意境,这楹联,都够得上一流。这楹联,正是今年第十二届老西门春联大会的获奖佳作。2017年是上海建城725周年,老西门(原仪凤门)建立464周年,春联大会便围绕“情塑老城厢、爱在新家园”,征集涵括老西门上下五百年人文历史的长联,共征集到百字以上的长联230余副,并通过书对联、展对联、诵对联等形式,向社会展示老西门的历史底蕴和精气神貌。

 

在文庙举办的老西门春联大会,已有12个年头,不但在沪上有号召力,在全国也有影响力。董建善在老西门街道工作多年,他记得:2005年春节,老西门社区牌楼居委在创建文明小区,邀请了书法家和社区居民一起写楹联、赛楹联、贴楹联、包饺子、看大戏,年过得“很有味道”。第二年,不止比赛,还要义卖——中华路闹市区摆开了楹联义卖摊位,2元一幅,善款全部捐给社区老年协会,为社区贫困老人做点事。2013年,特设了一个专题——命题联,为区内1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撰联,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渔阳里等。来自全国的“楹联好手”纷纷参赛。“革命发先声,正故园万马齐喑,滚滚雷鸣惊上海;救民寻大道,望长夜重云密布,星星火种递南湖”展现的,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波澜壮阔。“小刀斩雪,开沪上新天,日月有情怀赤子;大笔点春,歌人间盛世,湖山无恙慰红巾”书写的,是豫园点春堂的风雨沧桑。2014年开始,除了传统楹联,引入了平仄稍微放宽的“西门新对”,更受普通百姓欢迎。

 

春联大会渐成老西门社区的文化品牌,每一届都凸显一个时代主题,文庙成了“大赛基地”,人们在这里“以联载道”、“以联会友”,也为今天的文庙聚集了人气和文气。每年大赛前,老西门街道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发布信息,邀请各路高手一试身手,总能一呼百应。而此后,不仅要写春联、送春联,每年还要专门为此出一本书,前前后后忙碌近一整年。而征集于海内外的四万多条对联,就如烂漫的春花在老西门绽放,带着吉祥与幸福贴在了千家万户的门上。

一群孩子在参加“九子大赛”。


弄堂体育玩出“新花样”
 

在南京东路街道,风靡社区的则是“弄堂九子游戏”。

 

十多年前,南京东路街道图书馆通过对报刊资料信息查询、社区老人的走访,挖掘和开发了上海弄堂游戏扯拎子、跳筋子、刮片子、造房子、掼结子、顶核子、抽陀子、打弹子、滚圈子等“九子游戏”。于是,他们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上海弄堂风行一时的民俗游戏,打弹子、顶核子、抽陀子等逐步开发,并形成竞赛规则,还邀请了专业音乐人制作了九子游戏“小皮球”背景音乐。从2002年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期间举办了上海市首届民间传统健身项目“五子”、“六子”、“七子”大赛,通过不断培育又成了“九子”大赛,成为黄浦区运动会竞赛项目,列为市旅游节系列活动。

 

去年11月,在承兴居委体育弄举办的2016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季暨第29届承兴石库门弄堂国际运动会,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最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红色地砖铺成的“造房子”格子、接力跑道、保龄球球道……传递浓浓的老弄堂味道,留住儿时游戏的深刻记忆。如今,承兴居委已连续举办了29届弄堂运动会,从最早5个项目增加到25个,吸引了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甚至到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600多名中外运动员饶有兴趣地参赛。

 

1988年,洪克敏38岁。这个黄浦区承兴居委会里唯一的年轻人突发奇想,把居委里的阿姨妈妈、妇女同胞召集起来,在弄堂里召开了第一场别开生面的“妇女运动会”。

 

没想到,这一热闹,就热闹了29年。比赛项目连年递增,很多老弄堂里的游戏,一点点加入进来。不仅九子游戏精彩纷呈,还有扎脚跑、保龄球、踢毽子、游戏棒等民俗体育,都成为了弄堂运动会的一部分。每当运动会增项,居委会主任洪克敏就召开“听证会”,由居民们推荐,大家一致认可、最有儿时记忆的那一项,才能加入“大家庭”。

 

从当年妇女节的小团体活动到如今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最有上海特色的比赛项目,这个汇聚着上海市民智慧的特殊运动会,在这条充满活力的“体育弄堂”里见证了全民健身和上海里弄文化的变迁。

 


社区里的古文字传播者
 

 

吃上一碗汤圆、扎出一个个花灯、成群结队猜灯谜……今年元宵节来临前夕,打浦桥街道除了端上“老三样”,还让居民体验古老的甲骨文拓印技艺——将器物上的图文复制到宣纸上。一名女孩感叹,原来甲骨文并不像在课本上那么遥不可及。

 

在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会理事韩志强现场摆出的甲骨文小摊前,从老人到稚童都爱凑上来瞧一瞧。“这是什么,我能玩吗?”7岁的席涵毅第一次接触甲骨文,当他拿起属于自己生肖“牛”的甲骨文拓印模板时更是看得入迷。“我能不能也做一张?”

 

于是在韩志强的指导下,男孩用毛刷蘸取白芨水,慢慢涂抹在模板上,用宣纸覆盖。不一会儿,一张“猴”字拓片出炉了。席涵毅专门送给一旁的爸爸席锡奇,因为他属猴。这让席锡奇特别兴奋,“没想到这么有趣,我都是第一次接触甲骨文拓印呢,这样充满传统文化的活动,对小孩很有意义,对大人也是熏陶。”

 

上海师大大四女生吴佳也挡不住甲骨文拓片的魅力,“我知道商朝的甲骨文,以前都是在课本上学的死知识,是一个考点,但是动起手来觉得它离我那么近,这样‘小众’的传统文化项目好酷炫。”

 

自幼学习甲骨文、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民间普及推广甲骨文的韩志强表示,要让更多人愿意走近冷门学科甲骨文学,一定要增强互动、实用性,“比如,春节拓印生肖文字,易上手又好看”。他称,在传统节日中去探寻中国久远的文字、古老的文明,意义非凡。

 

毕竟是3000年前的“老古董”,怎么能让普通人欣然接受?“要让古老的文字活起来。”韩志强想了很多办法,最容易实施也是他最擅长的,就是把甲骨文字变成书法,让大家当作书法来练笔。

 

百家姓也是个普及的好载体。不久前,韩志强出了一本书《甲骨文版百家姓之家训格言》,选取一百个姓氏以及这些姓氏中的经典家训格言,用甲骨文书写成斗方、条幅等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临摹。“有些姓氏没有对应的甲骨文,我就参考《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说文解字》等,以通假字、古今字或金文替代。”韩志强告诉记者。

 

其实,韩志强本是个名副其实的“理工男”。他大学学的是桥梁设计专业,曾任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拥有50多项专利成果。但受到喜爱古董、古文字的父亲影响,韩志强从小勤习书法,玩拓片更是童子功。退休后,韩志强来到上海,重拾起对甲骨文的热爱。

 

为了让大家都来了解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他在黄浦区打浦桥社区文化中心开班教甲骨文书法,特意当起了古文字的传播者。

在黄浦区“非遗进校园”中小学非遗作品成果展上,非遗传承人正在现场指导教学。​

 


百姓身边的“最炫非遗风”
 

 

环人民广场地区曾被誉为中国的“戏码头”,它如同一块缩影,彰显着黄浦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百姓参与其中,他们在欢聚联动的区域舞台上,探索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

 

“来,你们看着啊,把两根铁丝剪到一样长度的时候,慢慢用大拇指贴着弯曲,熊猫的耳朵就做出来了。”在“上海灯彩”国家级传承人何伟福的身边,4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正在小心翼翼地传递老虎钳剪铁丝。他们有的来自清华中学,已经跟随何伟福学习灯彩制作2年了,有的是第一次学,时不时遇到上不了手的问题还要回头向家长求助。

 

何伟福告诉记者:“我现在每周五会在清华中学教授灯彩制作技艺,每次参与的学生有20人。有两三个学生是非常有天赋的。”据悉,自2011年黄浦区“非遗进校园”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针对“上海灯彩”、“海派剪纸”、“上海里弄风筝”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海派剪纸”传承人李守白每周二在兴业中学开展基础性剪纸教学,工艺美术大师樊黎明每周在七色花小学开设泥塑课程,敬业初级中学语文老师每周在学校开展楹联教学,区级非遗项目名录“上海里弄风筝”传承人每月一次在市南中学、中华路三小开设制作技艺传习班。谈及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承,何伟福充满了信心,在2015年全市“非遗小达人”评选活动中,清华中学学生的灯彩作品获得了金奖。

 

近年来,黄浦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下足了“功夫”。非遗传承人不仅走进校园,更走进社区,让传统技艺在黄浦掀起了“最炫非遗风”。

 

每到暑假,位于五里桥街道的上海灯彩传承工作室便人头攒动。“现在孩子都做低头族,不愿意离开电脑放下手机,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还能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少家长自己对灯彩也入了迷,和孩子一起简单地跟着国家级传承人吕协庄动手制作熊猫、小狗、猫咪等作品。

 

开在社区里的工作室让对上海灯彩情有独钟的老外们也凑起了热闹。来自丹麦的一家从事老年人服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就曾专程来到这里,拍摄反映上海老年人生活的素材,他们对上海灯彩的“搓、扎、剪、裱、糊、描”传统制灯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对灯彩作品和制作工艺进行了专业拍摄,还长期派送项目传人前来学习。

 

“希望让更多的居民与非遗文化来次‘亲密接触’,增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甚至让非遗走出去,向更大范围内传播,使它们不再小众,同国粹一样成为被熟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黄浦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来源:杨建正 摄、黄浦区供图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