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请回答2017|国产电视剧四大障碍如何翻越?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17-02-27 06:47
摘要:26日举行的2017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以《请回答2017》为题,直指中国电视剧行业当下的问题。

一二线演员片酬上涨250%,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占比升至75%;收视数据污染暗流涌动,收视与口碑不匹配,电视剧行业缺乏更科学、更全面的评判体系;IP“药效失灵”,过度浮躁和急功近利造成创新流失,IP转化专业度不足;快餐制作透支电视剧行业信用,从业者急需工匠精神……

 

26日的上海制播年会上,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以《请回答2017》为题,直指中国电视剧行业当下的问题。他把现有的中国电视剧未来发展过程比作一次攀越珠穆朗玛峰登山的过程,“登山过程中,第一个障碍是海拔3千米有缺氧线,海拔5400米时是高危线,6500米时有淘汰线,7500米时则是生命线,我们中国电视剧现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就在这四条障碍线上。”

 

3千米缺氧线:高片酬遏制了国剧的喉咙

 

首当其冲的就是被业界一直诟病的演员片酬问题。

 

“高片酬遏制了国剧的喉咙。2016年最飞涨的,不是房价而是明星片酬。2016年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所有一线和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将近250%,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在一些高流量偶像IP剧的投入方面,演员方面的投入甚至占到整个制作成本的75%。”

 

演员片酬占比过高后,会产生怎样后果?2016年所采购的2017年电视剧中,出现了非常高比例的超天价采购。在业内人士看来,电视价格超过600万元,网络价格超过1000万元,就是采购价格的天花板,最新信息据说又有一部网络剧的采购价格达到1200万元的价格。销售价格节节攀升,导致平台的广告收入和采购价格的严重倒挂。目前播出平台能够承受的价格底线已经到平台期,由于未来一两年广告的持续效应,包括互联网制播分成模式的改变,互联网和电视台的采购价格不太可能再有大幅度的增长空间。

 

5400米高危线:数字污染暗流涌动

 

第二个障碍来自收视数据得污染。2016年各种数据光怪陆离的现象仍然暗流涌动,一些剧的收视率与口碑不匹配,一些剧的播放量超出常识,这些情况引发业内互相猜疑。

 

对此,2017年SMG影视剧中心将推出东方卫视综合评价体系。“东方卫视这几年剧场取得的成功,关键也在于品质制胜,始终坚守着精品剧的导向,未来我们希望建立这样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让品质制胜始终延续在东方卫视选片一切过程中,为品质买单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王磊卿透露,“除了收视率因素之外,我们将会围绕一部电视剧的思想性、专业性、创新性、融合力四方面,包括收视率进行电视剧的综合评价。评分最高的剧目,将于每年举行的品质盛典挂钩,进行表彰和奖励。”

 

6500米淘汰线:IP效应渐成泡沫

 

电视剧市场的一剂灵丹妙药在2016年药效失灵。2016年的制播年会上,王磊卿曾预言,当时非常热的IP潮流当中,如果转化率没有解决,那IP也只是美丽的泡沫。

 

如今,这个情况似乎被言中。去年暑假开始,一些IP大项目在卫视平台上播出的收视口碑并不是特别理想。2017年第一季度网络播放IP剧的情况来看,也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IP剧失灵?大数据的IP主要来源于网络小说,高度商业化的网络小说写作,本身有类型化和模式化的先天不足。此外,雷同、抄袭的现象屡禁不绝。他总结了网络IP的三大套路:第一套路在于科幻剧,基本上10个女主都是傻白甜,9个会爱上外星人,还有一个爱上来自海洋底下的人,男主各个都是霸道总裁。第二个套路是青春剧,高中时代要谈恋爱,大学时代要有小三,偶尔一定要怀个孕。还有玄幻剧,基本各个都要拜师学艺升级打怪,虽然特效从5秒钱转为6毛钱,但所有人手上拿的酒杯茶杯都植入了广告,这也是一大套路。

 

“套路深”的这些IP剧,市场制作方在选择类型方面又高度集中,基本上集中在仙侠玄幻、女强类、宫斗类三大品种中,难免会造成“交通堵塞”,频频撞车。此外,大IP落地前天花乱坠,真正落地时,创新又不到10%。

 

IP剧的症结在于高度雷同、低转化率、创新缺失。他继续预言,随着IP的过度开发,IP改编剧带来的新鲜度会进入半衰期,更多的IP泡沫将被市场挤破。“只有当我们眼界更宽、眼光更毒、心态更稳时,当IP转化得更为专业的时候,IP改编剧才有可能进入精品剧井喷的春天。”

 

7500米生命线:快餐化制作正透支国剧信用

 

2017开年伊始,抠图表演、剧本抄袭等一直被热议。

 

如今,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几乎人人都是朝阳群众,他们懂哪部IP剧中有抄袭,哪部IP剧当中有融梗(似抄非抄),还会通过截频方式逐桢分析抠像式后期制作。就连平平常常男女主角对切表演的时候,观众都能分辨出镜头另一边的明星是真人还是替身,堪称专业。

 

一方面是观众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标准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是电视剧的制作水平还停留在快餐水平上。很多剧组拿着八集、十集剧本开拍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个大导演挂着名,结果找他十八代徒子徒孙在当执行导演的情况也不少见。又或者,一个大牌主演一周内同时开拍三部大戏,每周一、二、三、四同时拍三部戏,到周日还能休息一天的情况也是常见。紧张的后期制作引发一串联的吐槽,快餐式的制作理念和方式正在不断消耗观众对中国电视剧的信用和口碑。

 

王磊呼吁,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电视剧制作全流程的ISO900的技术标准。“海外优质电视机构中,仅一个场记的工作手册就长达200页纸,相比中国电视剧剧组里的场记,他工作职责可能是一张纸,甚至只是一个师傅带徒弟的一个作坊式的口口相传,想想大差距有多大?希望我们追求品质制胜的同时,一定要专业制胜,把工匠制胜放在工作的首条。”

王磊卿在2017年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发言。 图片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提供

 

编辑邮箱:ljnjf@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