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区势微头条 > 文章详情
宝山 | 到顾村广福镇最后一家即将消逝的老茶馆里,品浓浓乡愁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宝山报 2017-02-23 19:50
摘要:随着顾村新区建设,一大批市区动迁安置房和商品房在这里落成,拥有百年历史的广福镇9个生产队将全部动迁。按照现有的建设规划,这里的村民已完成动迁安置,镇上唯一留下的广福老茶馆“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

二月中旬,天气乍暖还寒。清晨六点,太阳尚未升起,老街上十分冷清,但顾村广福老镇上的“广福茶馆”早已开门。虽然元宵节连着春节都已过去,但茶馆内照样十分热闹,缕缕茶香中,交谈声、寒暄声、咳嗽声、偶尔扯开嗓子的争论声,和壶水鼎沸时发出的“咕噜咕噜”声交织在一起,令人觉得仿佛回到了黑白胶片的电影时代。

茶馆是江南古镇的标志,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广福镇上,鼎盛时曾有过七八家茶馆,后来只剩下了一家背靠洋泾河的广福茶馆。五十多平米的三开间屋里,放着十来张四方桌,一式的木长凳,简陋古朴中透出一份宽松随意。这里不仅供应茶水,还有面条、老酒和荷包蛋、花生米、蚕豆、猪头肉等下酒菜。虽然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但茶馆老板陈龙兴却尽力维持原价,直到近年才作些“微调”,最节俭的茶客,只需花两元钱泡上一壶茶,就可以在这里“孵”上大半天;而倘若消费十来元的话,则除了一壶茶,还能咪上一盅酒,等最后一碗阳春面下得肚子后,脸上便有了神仙的模样。

陈龙兴年轻时参军,复员后被安排在镇上的供销合作社工作。1998年,陈龙兴下岗了。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怎么过?正犯愁时,陈龙兴得知邻近合作社五金商店的那家小茶馆的“老当家”要退休准备不干了,便主动接过盘子,随后通过协商,把这家旧茶馆搬迁到已经弃用的五金店里,再投入一笔资金装修后,添上一些桌子、凳子、茶壶碗碟,挂上了“广福茶馆”的招牌。开张那一天,没有放鞭炮,没有请客招徕,按陈兴龙的话来说,“低调得不得了”。

一晃,近20年过去了。 

开始的日子里,陈兴龙还拉着妻子做帮手,后来妻子身体不好,他便一个人起早贪黑地干,许多日子干脆睡在茶馆里。开业至今,别说什么节假日了,就连自己生病发烧,也从来不敢晚一点迎客。父亲去世了没关门,儿子结婚时没关门,只是在女儿结婚那天,经不住母女俩的一再诉求,陈龙兴才歇业一天。

可是,随着顾村新区建设,一大批市区动迁安置房和商品房在这里落成,拥有百年历史的广福镇9个生产队将全部动迁。按照现有的建设规划,这里的村民已完成动迁安置,镇上唯一留下的广福老茶馆“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了。

“按说,我已到了这把年纪,茶馆的效益也越来越差,撤了也就撤了。”陈龙兴说,“可是,心里到底舍不得啊!”

舍不得的还有更多茶客。眼看广福茶馆将要“关门打烊”,来这里的茶客反而多了起来,老陈的茶水,有时要烧满七八十个大号的热水瓶,而茶馆的去向越来越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记者走访这一天,见到几位老茶客,他们来自刘行老镇、王宅村、李家村、大陆村,大家边喝边聊,说起茶馆即将关门,无不叹息。

“每天到这里喝壶茶,和老乡亲们谈天说地早已成为习惯,以后没处去了,也不知道到哪儿消磨时间呢!”“是啊,去高档茶馆饭店,哪里有这里自在,也再凑不齐这么多老伙计啦!”听着这些议论,陈龙兴只能安慰大家:“这段日子不是常有热心的摄影师赶来,拍下不少照片吗?谁要的话,我可以加印后给,也算留个纪念吧!”

大家听了纷纷表态:“好啊好啊,这些照片以后还可以留给儿孙们呢!”

作为宝山志上占有重要位置的百年老镇,广福镇最后一家茶馆的消失,无疑是为了顺应乡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这座茶馆曾经为每个茶客带来过的熙来攘往谈笑风生的生活况味,对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来说,终究是难以挥别的——对于他们来讲,上茶馆不仅仅只是喝茶,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份早已习惯了的融合了古镇文化元素的乡野生活。

旧的逝去,新的到来,世事的变迁大抵如此;但不知,以后的这片故土上,是否还会建起一家原汁原味的茶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宝山报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