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葛剑雄:读书并不总是快乐的
分享至:
 (23)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葛剑雄 2017-02-26 06:48
摘要:看书如果只是追求快乐的话,只看故事,只看例子,看到高深的地方你就不看了,看到不快乐你就不看了,这样能够全面掌握知识吗?

【编者按】眼下,很多人都在谈怎么读书。近日,著名历史学者、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应邀在上海市社联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上作了题为《读书与人生》的演讲。在他看来,读书有三种类型,即求知的读书、做研究的读书和寻求人生价值的读书。对于当下提倡悦读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快乐阅读在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读书未必都是快乐的,所谓“悦读”不能一概而论。

 


 

我的工作是从中学教师开始的,1964年我开始在我的母校市北中学实习,1965年开始我在闸北区当时新办的中学开始做中学教师,直到1978年我考取研究生时才离开。所以,中学教师是我的第一个职业,也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我这一辈子的经历很简单,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以后做中学教师,到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复旦大学,全部在学校里面。正因为这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读书。

 

 

喜欢读书或许也有天生的原因,还没有进学校的时候,我就对书、对报纸、对一切有文字的纸很有兴趣。以前我们生活的那个小镇上面,旧报纸派的用场很大,比如,窗上面漏风、玻璃没有了,贴上旧报纸,墙壁上面不干净了,贴一张旧报纸。报纸上面有文字,我小时候就喜欢去看那个字,看不懂,但自己好像看看还是有味道的。我的姐姐比我大3岁,她拿到了课本,往往第一个翻书的不是她,是我。我记得《论语》里面的第一篇,就是从她的课本上面看的。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觉得很好玩。

 

 

一辈子读书读下来,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几个体会。此外,讲到读书我还有一个跟其他老师不同的经历,就是我在复旦大学当了7年的图书馆馆长,管书,管藏书、借书,所以,我对书有更加深的感情,也有了跟一般人不同的对读书的体会。

 

求知的读书

 

 

第一种读书,是求知的读书。

 

 

此种读书应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标准。我们读书的主要目的,从工具层面讲是为了求知,获取知识,获得信息。当然,现在讲的读书是广义的,既包括读传统的纸本的图书,也包括从电脑、手机、IPAD等各种终端去接受信息,这些方面我认为不要保守地认为读书只是读纸本的书。我相信,今后大多数信息、大多数知识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产品,可以通过远程传输,通过网络传播,所以,我讲的读书是广义的读书。但是不管怎么样,读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获取知识。

 

 

因为如果不是通过读书的话,一个人对前人的知识都要通过自己实践去学,那么几乎没有这么多的机会。你看人类社会多少年了?我们中国讲五千年文明,而现在上海人均寿命算是全国最长的,女性也不过80多岁,男性大概也基本达到了80岁,在人的一生中间还要除掉吃喝睡觉的时间,还有多少时间自己去实践呢?而且还有很多情况是实践不了的。世界这么大,发生在外部的事都要自己去了解,了解得了吗?近代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以及我们古代先民创造的那些历史,一个人都要自己亲自体会,根本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只能够通过把前人已经总结的书本里面的知识学下来。

 

 

如果说抱着求知的目的去读书,要掌握什么标准、什么原则呢?

 

 

那就是要学会选择。因为不选择的话,你读得了吗?以前有一个说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万卷书放到今天,这个知识量并不大。我们以前还有一个说法叫开卷有益,翻开书总有好处,但是这个话不能片面理解,开卷是有好处,但是你翻得完吗?我当图书馆馆长时更有体会,复旦的藏书,品种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但是如果把一些复本都去掉,大概有两三百万种。这两三百万种在世界大学的图书馆里面比起来还算比较少的,哈佛大学总共藏书是1600万种,有的一种本身就要成百上千册。这么多的书,如果不选择,你看得完吗?看不完。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出版物大概40万种左右,只看目录恐怕都来不及,所以要学会选择。

 

 

此外,不选择的话,有的时候花了很大精力看的书,最后非但得不到正确的知识,还会被误导走上歧路。比如,现在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人说搞历史很好,网上历史文章真多,我说你赶快别看了,里面很多都是胡编乱造。以前要把你的信息观点告诉人家,即使在报纸投稿也不大容易的,不要说出一本书了。而现在,有的人在网上编,特别是编古怪离奇的那种,马上就传播了。如果整天花时间看书看的是这一类的书,非但没有好处,而且一开始就不能建立正确的观念,有很多错误的信息。

 

 

就算读的书是好的,有的人说我现在要学好这门知识,我要去找最权威的书、最高级的书来看。那也不一定对。这是因为,你一开始通常是接受不了的,所以应该选择一本最合适现在要看的书。学会选择,这样才会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能够产生更好的结果。这个选择既要是有质的选择、有量的选择,也要有阶段性的选择。比如,刚刚入门,就不是去看什么原典经典,而应先看入门的书。在这方面,自己如果不了解的话,不是随便去相信哪个名人、哪个明星的话,而是要请教一下熟悉你现在情况、这一门知识的老师、家长、同学,这样自己一开始就能做出比较好的选择。

 

 

做研究的读书

 

 

第二种读书,是做研究的读书。

 

 

做研究的时候,读书要注意什么呢?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要穷尽。例如,今天要研究某个学校的历史,我们要怎么穷尽呢?关于这所学校的直接的、间接的、现代的、过去的所有记载的东西都要看一遍,不能漏掉,要穷尽。有人说,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研究,因为你肯定研究不好,说明你选的题目太大了。那就可以再缩小一点,比如说,1949年以来的学校历史。但是,哪怕缩小到一个人、一件事,也必须要把前人已经做过的研究,他们形成的文字这些资料都要看一遍,这样才有研究的资格。

 

 

什么道理呢?一般来讲,我们称为的研究成果是必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发现。如果研究了半天,跟前人完全一样,这只能算是学习,必须是发现了前人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做过的,或者他们错了的,或者我今天有新的体会的,至少对前人的成果要做出一个评价。比如,研究学校历史,我把这些书、这些文章、这些资料都看完以后,觉得前人已经研究得很好了,没有必要再做新的成果出来,那么,我可以对已经有的成果做出一个评价,告诉后面的人前人研究得怎么样;或者我发现哪一段历史错了,我把它纠正过来;或者你们什么都注意到了,但有一个事情没有注意到,那么我有新的发现,这才叫研究。

 

 

现在有的老师很迫切,要高中生试着写论文,但是,往往没有讲清楚这个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最后写出来的论文是读书报告、心得体会,这不是论文,也不是研究成果,这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如果今后或者现在为了研究的目的去看书,那么请千万注意,要把已经在这一方面有的知识体系、已经有的研究的成果,统统都要看一遍,不能漏掉。有的时候,包括我的一些硕士生、博士生在内,他们自己以为有了一个新的成果,但是一查,人家20年甚至几十年前早就写过文章了。所以,如果说求知识,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的话,那么到了研究的阶段,就不能够只是自己适合了。

 

 

有的人说,前面的人已经做了很好的研究,我还有什么好研究的呢?换一个去研究吗?但是,未必如此。比如,前面的人可能因为偶然的疏忽,有个地方他没有注意到;或者他错了,但是,因为他是了不起的科学家、是一个名人,大家就不再去对,这个错误就长期存在了。所以,只有通过穷尽这些资料,然后以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做研究,这样才能发现错误或者遗漏的问题,科学学术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

 

 

怎么看当下几个流行的“读书观”

 

 

在讲第三种读书之前,我想先提请大家注意一下,要全面地看待现在几个流行的对读书的看法。

 

 

比如,现在有一种说法,读书要提倡悦读,即快乐阅读。这个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写书的人要快乐,很容易接受,读书的过程当然也要这种愉快的心态。但是,读书都是快乐的吗?未必。如果读到我们这个民族以往一段悲惨的历史,读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能快乐得起来吗?但是因为不快乐,这个书我就不读了吗?

 

 

又比如,有些书的确是非常高深的、抽象的,一般人读的确读不懂,也不会觉得好看,但是因为这种书看了不快乐我就不读吗?以前有一个说法,科学之门就是地狱之门,有些书随便你怎么写都不可能很通俗、很吸引人,此时如果还一味强调快乐读书,那就不合时宜了,那世界上还有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真正的科学研究恐怕也要打一个问号了。当然,也有一些天才的科学家、大师,那些在大家看来也许很枯燥的书,他可以读得很快乐,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讲,恐怕做不到。所以,所谓“悦读”的建议是有片面性的。

 

 

我有时到一些学校做报告,校长领导都称赞,你看你讲得那么生动,我们学生听得很认真,而我们有些老师就讲得很枯燥。我说你错了,因为我的报告是经过选择的,但是,如果让我上一门课,那是没有办法选择的,我既要讲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内容,又要讲一些学生听得很枯燥、甚至我也觉得枯燥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作为研究这门学问或者掌握这门知识却是必须的,这个光凭快乐行吗?比如,上历史课,我如果要吸引你们,我整天讲历史故事,大家说这个老师讲得真好,但是,可能到了考试的时候有些问题学生就不会做了,为什么?因为除了故事以外还有一些必须要记的。再比如哲学,不能老是讲哲学故事,把本身很高深的哲学过于简化。看书如果只是追求快乐的话,只看故事,只看例子,看到高深的地方就不看了,看到不快乐就不看了,这样能够全面掌握知识吗?

 

 

所以,“悦读”这个说法,它反映了大家对读书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更多地是对少年儿童,对一般普通的读者而言。但是,对一个希望自己能够全面掌握某一门知识、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提升个人人格、希望做一个未来我们国家合格的建设接班人来说,仅仅讲快乐是不够的。

 

 

这些年还流传一个说法,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什么东西都要用图画、PPT、视频、音频等方式来介绍知识,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比如,今天讲座我没有用PPT,我觉得没有必要,不用PPT听众听得懂,用PPT干什么?又比如,现在有人常说,出版书要用插图,我说没有什么好插的,没有也可以,插了很多图,书弄得那么厚,其实都写不出什么来,还要用图画来表达?

 

 

为什么说单纯强调读图是片面的呢?因为人类积累的知识,前辈要传递的信息,或者人们自己的思考,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够用具体的画面形象来表达的,而知识的高级阶段往往包含不少抽象的内容,即便它能够用具体图像来表达,也必须建立一个抽象的观念,这样才有利于今后在没有图画、没有图像的情况下,同样能够去接受新知,同样能够去研究问题。比如,我们学地理的,当然希望配上地图,但是,想想看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依赖地图,没有地图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状脑子里都没有概念,连今天世界几大洲的概念都没有,连地理上面等高线都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样的,建立不了这个概念,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地理学家吗?很多概念需要有一种通过训练、通过读书形成的抽象思维,这绝对不是一个读图时代就可以把整个都引导过去的。

 

 

所以,英国有一些传统名校,到现在都禁止老师使用课件,而是用传统的方法教。他们认为,这可以对学生有全面的训练。所以,对读图时代也不要盲目、片面地理解。我们的学校现在也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倾向了,就是不要盲目地一切都要求通过电教等方法来传授知识。如果过于注重这些的话,其实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能力,特别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再有流传一个说法,是提倡经典。其实,什么东西都要看经典,也没有必要。如果要做研究的话,当然必须学经典,必须看经典,因为研究最终肯定要对经典有提高,这才叫研究。但是,一般作为求知的话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可能。第一,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第二,现代社会知识越来越复杂,所以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比如,某个人要当科学家,通常最多只能做一种家,如物理学家,而即便物理学下面也有很多分支、很多学科。即便得了物理学奖,他的成就在哪里,也往往要人家给你解释,不解释的话,你甚至可能不知道他这门学问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强调什么都要看经典,什么都要读原典,很难做得到。

 

 

比如,最近在报纸上、科普刊物里面可以看到的引力波、暗物质。假如说到引力波,就一定要去看原典,从爱因斯坦看起,一般人有这个时间吗?有这个水平吗?像这种,只要看一下一篇总体介绍的文章其实就够了。我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当初大家一窝蜂都要看霍金的《时间简史》,我一直没看,然后我问一个北大的哲学博士,要他老实告诉我这本书看得懂吗,他说看不懂,我说那我更加看不懂了。我也不想怎么懂,一个哲学博士都看不懂,我去凑什么热闹。这并不是说原典不好,而是我不需要,现在世界上经典、原典太多了。现在经常是这样的,这边一个什么书不得了,这本书非读不可,大家就买回去,但有几个人真正能读完呢?假如盲目地提倡一定要看原典,一定要读经典,这是误人子弟。读书,还是要根据需要读。

 

 

而且有时就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有些原典也是看不懂的。比如,历史方面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英国学者汤因比写的历史研究。但是,连我们这些人看的都是有人根据他这本书写的简写本,这是因为,简写本够了,而且他本人当时也表示这个简写本不错。再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来后,大家都说看不懂,后来有人进行科普竞赛,就是谁用比较简易的话、在多少字之内写一篇介绍相对论的文章,后来这几篇好的文章选出来,据说爱因斯坦说不错,把他的概念讲得很清楚。所以,如果某个人是搞研究的,当然要看经典,要看原文,但是一般的学者、一般的人并不用看。

 

 

寻求人生价值的读书

 

 

讲清楚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流行观念,接着要详细讲第三种读书了。

 

 

第三种读书,是把读书看成一种人生的需求,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目的。

 

 

这个情况下,不需要特定的选择,也不需要穷尽,而可以随心所欲。我们讲的真正的读书乐趣,往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出来的。这也涉及到读书的另一个功能,即价值层面的功能。它已不是简单地把读书看作是一种工具、途径,而是跟人生的目标、人生的价值联系在一起。读书的更大功能,从价值层面上来看,是读书和人生的关系。我们一个人到底一辈子追求什么,到底想做什么?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秦始皇什么都有了,但是还有一样没有,不能长生不老,所以,他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找仙人。汉武帝也是这样。根据当时汉朝的规矩,每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是用来给皇帝修墓的,结果他当了54年皇帝。原来一开始规划的墓太小了,东西都放满了,放不下了,只好放到地面上来了。因为当时认为一个人死了,就要到另一个世界里面继续生活,所以,要把吃的喝的都放进去。但是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愿意到另一个世界去,他希望长生不老。但哪怕贵为皇帝,他最后的追求还是无法满足。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如果追求的是物质,那么,他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假使追求精神的目标,就不一样了。当然,这不是说物质目标不要了,物质目标也需要,因为个人也好,群体也好,总是有未来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才有发展的动力,如果什么东西都满意了,那就没有动力了。但是如果只有物质,没有精神目标,那么他最后能不能有幸福呢?没有。因为人总要死的,死了以后这些物质的东西不都不在了吗?

 

 

所以,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追求的目标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看到一些革命先烈,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什么能够面对死亡、面对艰难困苦仍然笑对人生,因为他们还有一个精神的目标,而这已经超越了物质。

 

 

我是研究历史的,有一件事是确信无疑的,就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间,物质条件是不断进步、不断改善的。今天人们享受到的很多物质条件,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慈禧太后都享受不到的,今天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古人做梦也许都想不到,这是物质条件的进步。但是,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是不是一定也是这样进步的呢?未必。无论中国、外国都有这样的情况。今天中国的书画家中,有哪个人可以说超越王羲之了吗?印度有个天才数学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无师自通,写论文出来印度人都看不懂,他寄到英国,英国教授发现这是数学天才,把他请到英国去做教授,最后英年早逝,到现在印度都认为没有一个数学家能超越他。所以,物质条件会越来越进步,但人类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不一定是越来越进步的,也许前人达到了某一个高峰,我们很难甚至没法超越。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了解他们,怎样在精神层面向他们学习,怎么样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呢?途径有很多,比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家风家教;比如,通过好的老师、好的传承来实现。但是,这些条件不是大多数人具有的,很多条件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些机会。但是,有的条件却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都有的,那就是读书。所以说,读书还有第三个功能,就是满足人生的需求。人们可以通过读书了解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接近他们生活的环境,接近他们的感情,接近他们精神的高度。比如,现在了解孔子、颜回、子路,当然也可以跑到孔庙那里去看看,然后请某一个传承他们的人来讲解,但是,最便利的办法就是读书,而且最容易在心灵上跟他们沟通,使自己在读有关书的过程中真正进入一种心灵的交流、学习。

 

 

从这个角度讲,读书读什么书,要从自己的需求、乐趣出发,从那些对你有启迪、那些符合你的目标入手,有选择地去读书。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幸福的。

 

(本文根据演讲现场速记整理,经演讲者授权发布,略有删节;整理人:李小佳)

 

 


【思想者小传】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