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传统文化圆桌谈②|邵龙宝:要让传统美德在当代活起来
分享至:
 (17)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邵龙宝 2017-02-24 06:30
摘要: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意蕴是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做人的信仰,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也是仁、义、礼、智、信、和、敬、廉、孝、忠等核心理念的具体展开。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交往实践中积淀的以儒、道、法、墨等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之总和。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发展的深厚道德基础,是中华文明“活的灵魂”和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元素”;有利于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融入“文化基因”,使之更能贴近老百姓的文化心理和生活实际;有利于塑造当代中国公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抵御唯物质主义、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有利于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切实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道德人格的培育和完善上着力;按照中国文化“德福一致”的理念,有利于每个中国人获得幸福的人生,真正过上美好的生活。

 

 

与西方“神”文化或“逻各斯”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道”文化系统。道是孕生万物的总根源,是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运行实践的总规律,是真善美的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也就是指中华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指导社会人生的总的原则和具体的行为规范。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意蕴是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做人的信仰,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也是仁、义、礼、智、信、和、敬、廉、孝、忠等核心理念的具体展开。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心和修身上要求做人要有良知,在齐家、治国上要求确立建立在忧患意识基础上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具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具体来看,诸多中华传统美德都有丰富的内蕴以及显著的当代价值,最好的传承就是让它们在当代活起来。

 

 

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动力。《易•乾》说:“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是强健、积极、不懈的意思,乾象征永不停止、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天,以健动不已为徳,人立于天地之间,应效法天地自强不息、生生不已地创造,才能“徳配宇宙”、成就人生、推动社会进步。“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睿智、人生的境界和精神气象。中华民族长存不亡,衰而复兴,在多灾多难中始终奋进不已,其秘密就在于,中华文化中不仅包含刚健、弘毅、生生不息的精神,还蕴涵着宽厚博大、博厚悠远、包容万物的精神。

 

 

例如,“敬业乐群”是中国人应有的职业精神气质。“敬业”是指专心于学业事业;乐群是指和同学融洽相处。敬业乐群,比喻专心学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庄子•达生》中记载孔子评价一老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就是在讲敬业。在朱熹看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他认为,“敬”和“诚”紧密联系在一起。“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强调内心和外在行为应主敬,不做事时内心总是处于一种警觉、警醒、敬畏的状态,做事时绝不怠惰放肆,处于一种专一、敬业的态度。程颐也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这是在说,凡做事必须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概念。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员都要有爱业、敬业、勤业、精业精神,学校尤其要引导学生敬业乐群。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乐群”的“乐”发音为“要”(yào)群,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意思是,第一年要能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第三年就要考察学子是否能够潜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善于融入群体。今天我们强调敬业乐群,就是要求人们能够专心学业,热爱自己的专业、事业;能够团结同学和同道,相处融洽、诚信宽容、厚生益众,热爱集体、同舟共济。这与“厚德载物”密切相关。“乐群”在主体身上体现为某种生命的境界和精神气象,这是一种待人的友善厚道,宽以待人、谦恭礼让,行为的恰到好处,价值选择的“适宜”、“应该”,具有一种圆润温和的气质,这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认同、接纳乃至人际和谐、组织和睦、社会祥和,将自我汇入群体的关键,也是推动团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与条件。

 

 

(作者为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上海杉达学院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