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唐人街、唐人街……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童童 2017-02-15 16:53
摘要:街上的行人是我的同胞,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他们说着我熟悉的语言,他们的衣着是我习惯的款式,有人甚至还穿着家人手织的毛背心。他们手里提着刚从中国货超市买来的白菜猪蹄或是餐馆里买的小笼包牛肉面外卖,和国内匆匆赶路的行人毫无二致。

到美国20年了,去过很多城市,每到一座城市,只要那里有唐人街,即使行程再紧,我也要找机会去流连徜徉一番,哪怕那里只有一两个街区,几个小店。

 

我心中,有一种唐人街情结。

 

20年前我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生活学业一时陷入困境,我不得不靠在餐馆小店打工,出卖苦力为生。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唐人街,是我去过的第一个唐人街。虽然已经20年过去,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步入唐人街的那一瞬间给我心灵带来的震撼。

 

那是一个寒冷的傍晚,我去唐人街找工。虽然时间还不是很晚,但是天已经黑了。从地铁站口一出来,还没看到街景,就已经听到了南腔北调的中文,在一片嘈杂的中国话中,我居然还听到了久违的乡音。还站在滚动电梯上的我,心跳竟不由自主地加速了。

 

我屏住呼吸,从电梯上下来,加快脚步,来到街头,啊!唐人街,这就是唐人街!在我出国前就曾引发我无数好奇让我无数次想像的唐人街!

 

街上的行人是我的同胞,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他们说着我熟悉的语言,他们的衣着是我习惯的款式,有人甚至还穿着家人手织的毛背心。他们手里提着刚从中国货超市买来的白菜猪蹄或是餐馆里买的小笼包牛肉面外卖,和国内匆匆赶路的行人毫无二致。

 

街边餐馆商店林立,霓虹灯投射在街道上,把写有“中国城”的巨大的中国建筑风格的牌楼映照得色彩斑斓,使得这一华盛顿特区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分外夺目。店铺招牌上写的是我熟悉的中文,一个个方块字冲击着我的视线,贴在餐馆窗户上的菜单,飘溢在街道上煎煮烹炸的味道让我想起家里妈妈的厨房。

 

我的脚步似乎不会移动了,只感到一阵阵心悸袭来。忽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流行歌曲声,是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一直以来被我压抑着的思乡情感一时间好像被点燃了引信,骤然间掀起无数巨澜,以至于冲破了我心中最后的堤坝,我不禁热泪喷涌!对于一个举目无亲的游子来说,这样的场景难道还会用“家”以外的字来形容吗?

 

从那晚开始,我在唐人街安顿下来,我在中餐馆里当过收银代位,在中药店里当过售货员,在杂货店里当过钟点工,在针灸所里干过打杂,还到观音堂里求过签。遇到过福建来的偷渡客,结识过签证出来留学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黑”下来的同乡,看到过被丈夫抛弃的单身母亲的艰难,认识了在地铁口拉小提琴的曾是国内某著名音乐团体的首席,也曾看到唐人街黑道大亨之间的互相倾轧。

 

在唐人街上,我感受到西方文化的暗潮汹涌,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在唐人街上的每一个华人身上,每一间华人店铺里,每一张中文招牌上。在这里,我看到了我们海外华人是如何在困厄的环境下,不仅能艰苦奋斗,而且还会苦中作乐。我至今难忘我们这些唐人街上的“美漂”举办的一次春节聚会,大家把自己带来的菜放到大桌子上,让人们眼花缭乱的不仅是各种菜肴,更是那些饭盒:有塑料的,有铝的,有玻璃的,有纸的,有圆的,有方的,有深的,有浅的,有的盒子上坑坑洼洼,有的锈迹斑斑。不仅有盒子,还有小锅儿,小盆儿和小盘儿。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快乐地过节,快乐地生活。大家推杯换盏,高谈阔论。酒到酣处,有人失声痛哭,也有人开怀大笑。

 

看到这些比我的境遇糟糕很多,却比我还要乐观的朋友们,我的心中忽然充满了一种“感恩”的情怀。在以前舒适的环境中,无论父母对我多么呵护溺爱,我总是不满意,只会抱怨,可是,今天,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我却学会了乐观和感恩,我越来越感谢生活,感谢父母,也越来越热爱生活。

 

转眼间,20年过去,昨日所受之苦难,已是我今日酿酒之葡萄。昔日所经历过的种种艰难甚至绝望都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我早已离开华盛顿唐人街,完成学业,找到工作,办好了身份,买了房子,安定地生活下来,可是,我心中的“唐人街情结”却挥之不去,唐人街似乎成为我漂泊情感可以停靠一下的港湾,一个能让我安静片刻,喘息少许的驿站。

 

在后来的岁月中,我依然喜欢去唐人街。

 

我去过纽约的几处唐人街,曼哈顿,法拉盛等地的唐人街都很大,灯红酒绿间,恍恍惚惚中,那些穿着旗袍和唐装的男男女女把我带回到上个世纪30年代的十里洋场旧上海。当然这里也很嘈杂,卫生方面也有些强差人意,即使这样,我还是喜欢去,为什么呢?是为了羊肉泡馍还是南翔包子?好像是,好像也不是。

 

我去过费城的唐人街,这里紧靠长途汽车站,距离独立宫等几个著名景点都很近。谁能想到,如此规模的唐人街竟是起源于一个开张于130年前的洗衣店。我还去过亚特兰大的唐人街,确切地说,这里不是一个“中国城”,只是几家中国超市和中餐馆集中的一个小小的购物中心。几年前出公差去洛杉矶,我特意挤出半天行程去唐人街,197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唐人街》和1998年上映的由成龙主演的《尖峰时刻》都曾在这里拍摄外景。这里地道的中华美食,极具中国特色的牌楼和建筑以及街道的干净整齐让我惊讶,如果有人告诉你,1850年时,这里是只有两个人华人居住的偏僻之地,你会相信吗?

 

我喜欢唐人街,即使不买东西,不进餐馆吃饭,我也喜欢在唐人街上漫步流连,听着菜摊上的小贩和国内小贩一样的吆喝声,看看油漆斑驳的旧楼,看看墙上讲述历史的指示牌,听听路边的老人拉二胡,再看看小摊上老先生当场泼墨作画写字。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想象着,一百多年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华人来到这里,这个华人也许很矮,很瘦小,也许眼睛小小的,也许牙齿排列得也不整齐,也许脑后拖着大辫子,如果是女人,或许还缠足。这第一个华人操着口音极重的拙劣的英语,或许根本不会说英语,全靠双手比划,在这里开办了第一家华人店铺,也许是一个小小的洗衣店,也许是一个油腻污秽的中餐馆,也许是一间简陋的杂货店,由此慢慢发展演变壮大,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成为现在的唐人街,而这当中又有多少故事,多少血泪,多少悲欢。

 

随着时代的改变,来美华人的构成也有所改变,更多的年青一代华人搬出唐人街,在郊外的高档社区买了房子,有些唐人街渐渐衰落了,华盛顿唐人街就是其中之一。我后来回过几次华盛顿唐人街,那个大牌楼还默默地矗立在十字街头,而我打工过的中餐馆和中药店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串由"正宗地道的老美"经营的店铺。听说那片地盘是被犹太房地产商买去了,唐人街的规模几乎比以前小了一半,但是,这里每年依然要举办中国文化节,那天整条街上满是五星红旗,武术表演队,舞狮队和腰鼓队等从牌楼下穿行而过。每每看到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我的心也随之起起落落,多少往昔的岁月,一时间化作一江春水,向我汹涌袭来,让我肝肠寸断,泪水横流。

 

那些和我在唐人街上不期而遇而又擦肩而过的"美漂"们,你们都在何方?曾在北京什刹海体育学校当教练的小毕,你当年不是雄心勃勃要报考美国大学里的体育管理专业?祝你实现你的愿望。中药店的陈老板,您的药店被犹太房地产商“强拆”,您现在搬去了哪里?

 

在有些人的眼中,唐人街也许和杂乱无章,肮脏污秽甚至高犯罪率相连,但是这无法阻断我对唐人街的热爱。

 

我喜欢在唐人街的街头漫步,驻足,我喜欢这种感觉,这是一种兴奋,又是一种温暖。即使有一天,实体唐人街在地球上不复存在,可是我的心中永远会有一个唐人街,一个不会消失的唐人街,让我心安的唐人街......

 

(本文编辑朱蕊)题图:美国纽约唐人街。 新华社(资料照片)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