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感冒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打个喷嚏还有影响力?
分享至:
 (10)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凯姿 2017-02-15 06:17
摘要:“完美蝶变,王者归来”?深圳华强北的转型升级,正启程。

空出的店面颇多,无商户问津。

 

对李生而言,近来最大的争议和最大的生意,都源于2017年1月14日。

 

那天,深圳人的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整整封路4年,“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重新正式开街。那天,大概是借了开街的运气,计算机服务器销售商李生比平时多卖了好几台,比春节假期后的黄金生意期还旺。

 

新开放的大街上仍然流传一段神话,说曾经华强北的一个喷嚏,可以让中国电子产品市场感冒。可是近年的电商冲击,让昔日实体销售巨人轰然跛足。尤其是自2012年主街封路修地铁后,很多人一度忘记了华强北的存在。

 

同行的情况相差无几。像李生一样的、拥有近10年经验的电子产品销售者们,一边对开街后华强北的命运忧心忡忡,一边又抢到了好几张大订单。这时有人情不自禁地说:“有救了。”

 

但也有大批望洋兴叹的,看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的商家们人去楼空,称“华强北奇迹将不复存在”。

 

在所有的开街广告语中,“1460天后的全新亮相,众人期待,重新启程”这句让李生最感到震撼。这位下海10年的经销商所经历的起伏,正好与华强北从巅峰坠落到平地的过程一致。2007年,中国首个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在华强北诞生,使深圳成为当时中国电子市场的“风向标”。

 

10年过去了,当年奋力打拼的年轻人中,有一大半卷铺盖走人。留下的李生,在这个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电子产业集散地”的市场,等待这块神奇之地能像宣传语说的那样“完美蝶变,王者归来”。

 

李生的妻弟、刚满19岁的禹攀,则要迷糊许多。

 

高中未毕业就来搭把手的禹攀,对华强北的情感远不及姐夫,尽管他也承认华强北是自己梦想之地。刚入行一年的懵懂少年,企图在艰难的生存夹缝中分一杯羹。但对他而言,待解谜题多多。

 

相同的是,大家都在期待。

 

 


蹲守

图为正在配货的李生(右一)和旁边观察学习的禹攀。

 

过完年刚满33岁的李生仍然十分忙碌,有时下班后特意翻出手机,手指捋捋通话记录,一般都不会低于100条。

 

100个电话来来往往,生意倒也是生意,可并不代表“业务多”。漫长的通话时间,往往是用来与客户沟通的。每当守了一天店回到家中,妻子坐过来想跟他说句话,都要吃闭门羹。

 

妻子禹玉枚说,李生刚从福建出来闯的时候,家里只给了500元路费。在他们恋爱并谈婚论嫁的阶段,根本想不到能像现在一样,可以在深圳买房、生养两个小孩,并成为华强北赛格广场电脑服务器销售领域中数一数二的老板。

 

如今,“恨也华强北,爱也华强北”,李生摸着脑门,怎么也理不清发生在眼前的巨变。

 

要知道,从2007年到2011年,华强北最辉煌时,日客流量能达到近百万人次,年销售额260亿元以上。李生亲眼目睹过的场景,是13万从业人员,在1.45平方公里土地上从天亮忙到黑夜。商家对人头攒动的消费者应接不暇,快递员拉着货箱穿梭在每个角落。

 

一个神话开始流传:就在那些不起眼的“1平方米小柜台”上,至少诞生了50名亿万富翁!

 

在华强北,月收入6万元左右的李生连“有点小钱”都算不上。他的生意从广州起步,到深圳扎根。2008年,李生说自己赶上了最好的时候。一位小店员,发现店铺在3天小长假里居然可轻松售出上百台笔记本,眼睛都瞪圆了。

 

那几年,互联网开始疯狂生长,80后学生和白领对电子、数码产品如饥似渴。由于电商并不流行,人们往往首选实体店。“有时看到赛格广场过道和电梯上全是满的,会吓一跳!”

 

但变化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正如曾有科幻电影预测2012年会成为世界末日一样,李生的2012年也像噩梦一般。从这一年开始,电脑等产品的需求接近饱和。更可怕的是,随着京东等电子产品销售平台迅速崛起,线上销售开始碾压实体。正是这一年,京东挑起了“中国电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最全面的价格战”。

 

巧合的是,因规划地铁建设,华强北的主街也在那时启动封路。封路的4年时间,生意每况愈下。

 

路“封了”之后,人“疯了”。

 

蹲守者,几乎都是10年前曾经历巅峰时期的那帮人。据1月18日记者所见,赛格广场以销售为主的1层至10层,计算机服务器的销售人员,仅仅剩下二三十人。

 

整个华强北除了手机等小部分产品还保持着较好的销售量,其它产品的销量急剧下降,市场萎靡不振。仍以计算机服务器销售为例,李生当年的老板在赛格广场开了7、8家分店,每个店铺需雇佣店员二三十名。而现在,只雇佣一到两名员工的店铺大有人在,还有许多老板干脆亲力亲为,以节省每一笔开销。

 

2014年起自己开店的李生,坐在10平方米的店铺中,攥着以前的客户名单,担心的是“一旦放松了,随时会失去他们”。

 

 


缝隙

 

与想当“破局者”的李生不同,禹攀比当年初出茅庐的姐夫还要稚嫩,他是“入局者”,并形容自己是迷惘和希望并存的一代“华强北人”。

 

在华强北的赛格广场4层,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每月租金和工资等开支,需要3万元。准备鏖战到最后的老商户、这些当年的年轻人,成了华强北的中流砥柱。而现在的年轻外来者,插足生存的空间几乎为零。

 

做销售是需要人带的,但整天忙于琐碎事务的老板根本不会给员工提供多少经验。而现在业务稀缺,年轻人连自学的机会都不多,更别说“上道”了。

 

禹攀是幸运的。和10年前的李生一样,他进入华强北的第一步也是从打杂做起。只不过,被电商逼到几无退路的老商户,也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地做起电商来。禹攀就是出现在这样的缝隙里,“如果没有电商,这儿没有立足之地”。

 

可辛苦一年赚到的,只能算得上“零花钱”。“做的话大概能进两三万元,多少有点收入;不去做那就一分钱都没有。”禹攀说,网上卖服务器,几乎靠运气吃饭,捡捡“漏网之鱼”。他指的是,深圳地区的客户一般只会网上检索深圳地区的商家,找到商家后在电商平台上谈好价格,再来实体店验货和购买。深圳服务器销售商不是太多,所以“中奖的机会”不算太小。

 

和往年华强北的大学生员工趋之若鹜比起来,现在少有高学历新人。比如禹攀,读完高一就辍学了。

 

“刚来的时候傻乎乎,什么都不懂,连最简单的电脑拆卸也不会。”禹攀说,幸好赶上了电商这个平台,让自己有活儿干。

 

当下,大大小小的销售店已离不开电商。每到傍晚18时,华强北下班时间,时常可闻胶带打包发出的“嘶嘶啪啪”的声音。由于人们可以网上比价,华强北的远望大厦里苹果手机的批发价,有时甚至比电商还便宜。楼里的批发商们坦言,价格全部明码标清,一台手机就赚几十元,价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的地步,有多少利润可图?

 

“华强北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经很弱。”禹攀说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来也惊险,留也忐忑,走也可惜”。

 

“希望还是有的,服务器还是刚需,坚持下去,客户才会信任,才会慢慢找你做生意。”禹攀曾多次目睹姐夫和客户谈判。在他眼里,李生是销售界的人才,自己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他说,姐夫不止一次告诉过自己,坚持5年才可能站稳脚跟。

 

 


谜题

 

华强北重新开街后,广告铺天盖地。李生看后摇了摇头说,现在还有谁能把它翻个天吗?

 

自己的“10平方米小店”,月租11500元,比起以前几个平方米小铺的10万元租金已是白菜价,但降下来这么多,走掉的人和腾出的地方却越来越多。

 

“虽说现在到哪儿都能看到电脑,但基本上没人会为了一台电脑到电器城逛半天。”李生说,大多人购买电子产品选择的是网购,已经把逛电器城看成是浪费时间。而需求上,电脑的更新换代慢下来。“奔腾处理器跳到酷睿i3后,电脑配置已经很高,一般的都可以用上五六年。”

 

李生发现,现在来华强北的,多是“游玩”,把这里当个旅游景点;或者看好型号而不买,回去再网购。即使是大公司的采购,现在大多也不会来实体店。

 

电商的冲击让华强北猝不及防,这已成了老生常谈。真正有感触的,就是这些实体商户中实实在在的人。帮忙做电商的禹攀知道,线上既便捷又可以比价,客户可以先到京东等平台看价格,再来实体店看货,这样一来,利润空间就很低了。在李生的店里,一台普通服务器最多也就赚1000多元。而放眼以前,一台高配置服务器的利润甚至可以达到10万元。

 

因此自2014年开店后,李生就秉持着“7分靠运气,能力占3分”的信条。“顾客都没有了,做啥生意?”

 

最期待改变的,正是“李生们”。李生总认为,仅凭“开街”就想恢复人流量,绝不可能。

 

实体店受到冲击后,电商使山寨货更加猖獗。手机等产品的“高仿”,有些几百元就可买到。

 

禹攀盼望的华强北创新转型,也不容易。他有些困惑的是,华强北出现了那么多高科技产品,比如无人机、微型蓝牙耳机、高科技LED灯等,但做出品牌的屈指可数。

 

危机感加重的商家们,出路是必然要思考的。在华强北,很多时候生意模式竟是“先在京东等平台购买,然后转手卖给客户,赚点转手费”。

 

不过,李生倒也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电商。很多商户口口声声说“不是唱衰,只是期待改变”,实则是还有继续躺着赚钱的心态。“这也是不行的。”

 

“电商冲击,逼着实体店转型升级,也有好处。”李生说自己现在不单是想退路,还要重新思考经营模式,“思路统统要换”。

 

早在2015年12月,时任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聂林海就已表示,电子商务冲击可以促进传统产业通过主动利用互联网,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发展,会发展更快,也是大势所趋。

 

 


出路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禹攀觉得出路并没有李生说得那样危机四伏。

 

2016年11月17日,华强北转型升级国际高峰论坛举行。数位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华强北的转型升级恰逢其时。华强北应当牢牢把握技术变革带动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依托“中国电子第一街”,打造国际电子商业名街,再创华强北新的辉煌。比如,成为全世界创客聚集的创客天堂。

 

近年来常提的“创客”正成为华强北摆脱山寨、转型升级的希望所在。如今,华强北在尝试发展智能硬件,从无人机、VR、机器人到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设备,应有尽有。

 

“中国电子第一街——创客的摇篮,创业的天堂”新招牌树立在深南大道和华强北路交会处;赛格和华强电子集团也拿出黄金地块并分别投入千万元资金,设立首期5000平方米的创客中心。这些动作给予人们的想象空间,似乎与商户们的焦灼形成鲜明对比。  

 

“坚守”的一部分商户,正在考虑离开。

 

“这两年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忙完,另找个路子。”李生讲了很多次,旁人都有些腻味了。问题是,去做什么呢?投资100万元做餐饮,脑子里规划了很久,但只是个想法;或者回老家做投资,心里也没把握。

 

禹攀倒是没那么着急。他知道自己还是愣头青;他也决定,做一个行业就要坚持一个行业。

 

他的底气是,IT对于城市不可或缺,所以生意还是有的。他准备学好技术和经验,自己抓一些客户到手里,将来驻守在华强北。  

 

另外,禹攀想到的转变是以后多参加企业和政府竞标,这是他的目标,“利润会高很多”。“来深圳不是养老的,是赚钱的。”

 

“四年后的惊艳亮相”,是华强北开街打出的宣传语之一。当地谋求改变的重要布局,从中可窥。

 

作为国内第一条立体景步行街,开街后的华强北不仅建起了长830米、总面积70530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街,约1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号称“深圳最长”;还将4条地铁线汇聚起来,并预留了42个出口。“复兴”的信号再明确不过。

 

禹攀在闲时会经常走走华强北的“圣地”——赛格科技园。在这块小片区,走出了腾讯、大族激光、海能达这样的大企业,“必然有它的魔力”。

 

“让人高兴的是,大家都希望华强北改变。”他说。

 

 

图片来源:陈凯姿 摄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