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在澳洲当小贩(下)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惟群 2017-02-10 14:52
摘要:红绿灯前停车时,突然发现窗前头顶上一块暗,再看,因一块门板没扎紧,刹车时串了出来。太危险了。不得不下车,大雨中,重新放好门板,收紧绳索。正忙着,只见后面一辆车中冲出个人,是个洋人,以为碰到了疯子,恨我堵塞交通,妨碍他行车,心想,少不了被这疯子臭骂。然而,怎么都没想到,没听骂声,只见身边多了个身影,一双大手竟出现在我忙乱的双手旁,和我一起忙碌起来。这才意识到,这人冲出车,是来帮我一起扎门板的。竟然不顾倾盆大雨,不顾如注的大雨浇湿全身。澳洲人,有时让人不得不服,他们做出的事,往往出人意料,完全超出我们熟悉、通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有的拍卖行,去的大多是生意人,有的则大多是居民。买主完全不同,兴趣点完全不同,需求量也不同。生意人买货成堆成批,居民买货则一个两个。

 

曾在一家大多生意人去的拍卖行买进两箱手表,五块钱一个,挺好的手表,但卖得不好,我便将之送去另一家大多居民去的拍卖行,一只一只卖,结果,平均价值二十元朝上。再比如,我曾买进两大箱洒水枪,五毛钱一把,全新的,看上去非常好,起码可卖十几元,可结果发现,这批枪漏气,打不出水,不能卖,于是我将它们送去另一拍卖行,结果,三元一把卖出。是的,我对买者深感遗憾,但这就是拍卖。

 

后来,我坚定地相信,如肯下功夫、下本钱,我根本不用当小贩,只要买辆卡车,将这家拍卖行买进的货运到那家拍卖行卖出,肯定发财。这话听上去夸张,其实一点都不。而我所以没做,只因骨子里不想做,一怕烦,二为成天进出拍卖行,非我所爱,三来,或许我天生就非买卖人。

 

有一阵,我还做过批发。一个朋友,当时在澳生意规模很大,办许多展销会。展销会产品,每次展览过后,会有很多留下。因是朋友,他让我先拿货后付钱。我从他那拿过些胶卷、台灯之类的出去批发,也算做得顺利。

 

说起批发,有意思。

 

因周末要摆摊,故批发必得周内,而周内,我得在家带孩子。怎么办?没办法,只有带上孩子。可哪有带着孩子外出做批发的,一看就不正规。于是,我耍了小滑头,每次进店,见到店主,先说一通“谎”,说自己是搞批发的,带着孩子正经过这,顺便进来看看——接下去才是“你是否需要……价格非常便宜……”如此这般。

 

作家说谎大概更能骗人,至少考虑周全,少漏洞。

 

我卖的是礼品,品种多,门板架子也多,车顶上堆老高,一点疏忽不得。一次,因绑不牢,高速公路上,车顶上的门板竟被风吹得像树叶般飘落,幸好没砸到他人之车。还有一次,回家路上,倾盆大雨,白茫茫一片,路都看不清。红绿灯前停车时,突然发现窗前头顶上一块暗,再看,因一块门板没扎紧,刹车时串了出来。太危险了。不得不下车,大雨中,重新放好门板,收紧绳索。正忙着,只见后面一辆车中冲出个人,是个洋人,以为碰到了疯子,恨我堵塞交通,妨碍他行车,心想,少不了被这疯子臭骂。然而,怎么都没想到,没听骂声,只见身边多了个身影,一双大手竟出现在我忙乱的双手旁,和我一起忙碌起来。这才意识到,这人冲出车,是来帮我一起扎门板的。竟然不顾倾盆大雨,不顾如注的大雨浇湿全身。澳洲人,有时让人不得不服,他们做出的事,往往出人意料,完全超出我们熟悉、通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曾去的一个集市,生意特别好,最多时,一天净赚一千四百多。可那集市很远,来回四百公里,开车四小时。每次去前一晚,得把货备足,车里塞得满到不能再满,实在装不下的,还要和门板、架子一起扎到车顶。兴奋也好,紧张也好,一整夜往往难以入睡。有时刚刚打个瞌睡,清晨三点半,闹钟哗哗响起。头晕眼花,起床洗脸,刷牙,喝杯咖啡匆匆上路。到那,忙着摆摊位,搭架子,货物一样样拿出,放好,分分秒秒没一刻停息。

 

去那集市,一路高速公路,风驰电掣,路面没变化,只是没完没了地开,只听风声马达声嗡嗡嗡没变化地响。最恐怖的是天亮前,五点左右,突然困得不行,上眼粘住下眼,睁都睁不开。那时车里,总备几盒“万金油”,困了,太阳穴上、额头上、甚至眉毛上,一会儿抹一层,一会又抹一层。但就这,还是困得不行。曾经两次,那么“滴答”一秒,觉得自己睡着过,肯定睡着过。事后想想,那一秒,只要方向盘稍微一歪,车子失控,那就必死无疑。

 

一次派对上,一位有个两岁孩子的年轻女子,大叹自己带孩子的苦,叹得暗无天日。我问:你带几个孩子?她说:还几个?一个都受够了!也是那时,我突然感到自己很了不起。

 

整整三年半,周末摆摊赚钱,周内在家带孩子,不是带一个,是带两个,另外,还得照顾家中一狗一猫。不仅如此,还要批发,进货。尤其是去拍卖行,不是容易事。好几次,实在安排不过来,我不得不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去。拍卖场里,一手牵儿子,一手推推车,车里躺着小女,车上挂个大包,包里装上随时要用的尿片、奶瓶。待到货物拍买下,账付好,货取好,先把孩子车里安排妥,然后,将买来的货物一件件装进车,车尾车内到处塞,实在塞不下了,还要绑上车顶。

 

现在想想,能做到这样的,全世界大概也没几个人。

 

不可思议的是,苦也好,累也好,忙也好,那时一点不觉得,只觉精神抖擞,干得热火朝天。

 

第一次进货,花了八百多元。之后,再没往里添过一分钱。待到三年半后不再干时,剩下尾货起码五千元。——这,恐怕也非人人都能做到。

 

这段小贩经历,写过不少文章,好几万字,很受欢迎,有的还得了奖。几个如今的大老板,曾经偷偷对我说:“你的文章都读了,很生动,很准确,尤其是心理活动……当年,我也当过小贩……”我一听,笑了,那样的历史,如今的他们,大概不愿再提,但其实,再成功的老板,哪个没有起步时。

 

(本文编辑朱蕊)题图来源:视觉中国(资料照片)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